第一图书网

水的漫舞

王唯工 大塊文化
出版时间:

2007年04月25日  

出版社:

大塊文化  

作者:

王唯工  

页数:

180  

Tag标签:

无  

前言

前言東西方醫藥學中最大的分歧是「血」與「氣」。西方文化重形,以解剖為基礎;以看得見的內臟、骨骼、肌肉及血管等可以清晰分析的標的為主,進而對血液的成分、各個器官之大小、各種組織之結構都一一加以了解。東方以中國為代表重勢,以氣之運行為基礎;強調推動血循環的動力,是比較不著相的,類似物理學的力或場。若以更簡單的分類來說,可以說西方比較重物質,而東方比較重精神。不著相的東西是很難了解,更是難以研究的。克卜勒觀察星體之運行,做了幾十年的記錄,才得到一些規則,而這些星球之運行是著相的,是物質的位置,可以精確地觀察和測量;但是造成這些星球如此規則地運行的是萬有引力,力則是不容易觀察的,一直到牛頓從蘋果的落下悟出萬有引力,才發現重力的道理。身體則是比星球、比蘋果更為複雜的系統,從巨觀的解剖到微觀的細胞及DNA、RNA、蛋白質等各種分子,我們就忙不完了,要進一步了解其間之作用力──如萬有引力一樣的較抽象的分析與觀察,更是遙遠。近年來另類醫學開始流行,各家各派的理論都言之成理,但是比較具體而又有長久歷史的還是行血之「氣」。本書提供一個與氣直接相關而又容易了解的指標,希望這個指標可以成為中西醫學會師、進而融合的起始點。氣與水像極了,都與心肺功能有關,而且都在全身各處鼓盪。易經中的陰與陽,水是陰,氣是陽;氣不足則水起,水排除則氣至;相互剋制,又相互糾纏。《氣的樂章》中提到氣的運行,主要討論人體如何輸送養份;本書則要從水的角度──即血的運作──來談人體的健康,探討人體如何排除廢料,如何因排廢料功能不佳而造成水腫。氣與水的道理,陰與陽的關係,至此,我們對於自己的身體,才算是有了較完整的認識。

内容概要

  ◎聯合推薦:台大校長李嗣涔  排毒、排酸、減肥、美容的理論根據 《氣的樂章》姊妹作。  水是陰,氣是陽;氣不足則水起,水排除則氣至。  任何一個永續不斷的系統,一定要週而復始,不能讓廢料堆積;正如汽車要排放廢氣,城市要收垃圾、排污水。對身體這個精密複雜的系統來說,最大量、最普遍的廢氣便是二氧化碳。在《氣的樂章》一書中,作者清楚地說明了氣即共振,解釋養份在人體中的運送;本書則進一步揭露,人體要健康,除了養份能順利輸送,還要廢料能順利排除。所謂廢料,就是含二氧化碳的酸水;酸水的堆積,便形成我們所俗稱的「水腫」。  但到目前為止,一般人只知「排毒」、「排酸」,卻不知道所謂「酸」和「毒」,正是人體沒有排出的廢料--二氧化碳--所造成的。在本書中,作者以其結合中西醫的背景,並以精簡而邏輯清楚的方式,說明二氧化碳如何產生、如何堆積,如何形成幾個不同階段的水腫;更重要的,我們可以如何透過正確的飲食和運動,消除水腫,邁向真正沒有病痛、不會老化的人生。「氣」與「水」是健康的一體兩面,有了這兩方面的知識,我們都有機會預約一百二十歲的未來。  二氧化碳是毒。作者反覆在書裡告訴我們這一點。過去我們只知道「呼吸」是吸進氧、呼出二氧化碳,但我們並不清楚每一次的呼吸中,究竟排出了多少二氧化碳,還有多少留在體內?更不知道,這些沒有排出的身體的「廢氣」,在我們的身體中造成什麼影響、如何直接地關係到我們的健康?不僅一般人不知道,許多健康營養專家也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於是減肥和養生成了流行時尚產業,這陣子流行消除自由基,接下可能是排毒、排酸;有人主張少吃澱粉,有人主張高蛋白……消費者疲於奔命,也鮮少去探究這些理論背後的科學思惟。  事實上,幾乎所有不健康和肥胖的原因都和二氧化碳(廢氣)的堆積有關。所以任何一種健康飲食理論,都必須理解這個最根本的成因,才能真正發揮效用。因此我們便明白了為何自八○年代以來廣受歡迎的阿金氏減肥飲食法(Atkins diet)有那麼多失敗案例,又為何後來修正成現在的觀點。  從《氣的樂章》一書中,我們已經知道,慢性病大都是循環的問題,而循環會產生問題,多是由於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一點一滴地累積。因此我們該從身體整體的大架構來看待飲食和健康,而非局部性的理解;同時應尋求一個可以早期自我檢測的方法,而非依賴西醫成千上萬個標準值來為自己的健康下定義,或是等到身體某個器官拉警報了才來應對。為什麼要少吃碳水化合物,為什麼可以多吃油,為什麼蛋白質是最不好的熱量來源……,本書的觀點,推翻一般人的既有認知,很有可能是繼阿金氏之後最具有影響潛力的健康飲食革新理論。健康沒有秘訣,唯一的答案就在我們的血液循環之中。

作者简介

  王唯工  台灣大學物理系學士、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1969年因為對中醫感到興趣,放棄了史丹福及耶魯而選擇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的生物物理系,主攻神經科學。1973年獲博士學位。曾任中山大學物理系創系主任、陽明大學醫工所所長,並於台大電機系醫工組任職,在中國醫藥學院中醫所授課五年。1988年首次製成脈診儀,在台大醫院、榮總、中國醫藥學院等多處與西醫會診,並與中醫黃維三、林昭庚、張步桃、張家訓、潘念宗、胡秀卿;西醫鐘傑、崔玖等先進合作研究。  在醫學工程領域多次獲國科會傑出獎,且因脈診之相關發明獲經濟部發明獎。其發明上的貢獻連續收錄於Marquis世界名人錄。現從事漢唐醫學之研究,以及各種非侵入性醫療器材之開發。

书籍目录

前言I.人體的運作之舞 我健康嗎? 水腫與老化的關係 血循環之再探 能量醫學的觀點 II.二氧化碳是毒 人體的下水道系統 酸水的形成 水腫的五個階段 排毒就是排除含二氧化碳的酸水 III.減水腫計劃 脂肪是比碳水化合物更好的能量來源 飽和油和不飽和油的正確食用方式 為什麼要多吃纖維素 健康飲食之兩大原則 IV.保健的要訣(運動篇) 酸水集中處 協助身體排除二氧化碳的方法 增加氧氣的運動 排酸水運動──伸展運動 糾正姿勢的運動 V.保健的要訣(飲食篇) 早期診斷、並可自我檢測的健康標準 飲食的四大原則 多吃油,皮膚就不油 蛋白質是最不好的熱量來源 食物分配的革新理論 結語  以能量為出發點的食物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水的漫舞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