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卡夫卡的沈思

卡夫卡 立緒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401  

出版社:

立緒文化出版社  

作者:

卡夫卡  

译者:

高志仁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一位敏感纖細的作者所寫的不凡佳構!卡夫卡步步為營,他用字多有寓意,刻意含蓄,沒有一目了然的感情。他寫書——通常是一本樸實無華的書——從來不是一以貫之,從來不是脈絡分明,從來不是建構工事。何以見得?如同每一部失傳的傑作,這裡的文字無法言詮,難以套入一般的分析框架,獨立自恃,堅持在本身的價值中安身立命,同時卻又無比脆弱,一陣微風就可以吹走。
卡夫卡小心敏銳,呈現出細小的動作,不落情緒,彷彿無法抹滅的清冷夢境裡稀罕的意象。在他這本含蓄自持的小書淡出時,我們看到的是精巧細緻的姿態,聽到的是即將消逝、再難尋覓的生命過客所說的旁白。這類沉鬱(但多所啟發)的作品只有在政治氣氛濃厚、但不對外擴張、且非十分健全的國家裡才寫得出來。卡夫卡只有像這樣做著筆記時,才顯露出肯定自許的語態。
埃稜斯坦(Albert Ehrenstein):「他所說的,彷彿是那些無人疼愛、安靜無聲的人在悄聲低語;這些被趕到牆角的人,只有在加入奧地利帝國議會(Austrian Imperial Parliament)的王國和國家中才找得到。一首奇異的散文詩,沒有所謂畫龍點睛,少了點阿騰博(Peter Altenberg, 1859-1919)的機鋒。」——《柏林日報》(Berliner Tagblatt,04/16/1913)

作者简介

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
7月3日生於布拉格,希伯來文名Amschel。父親赫爾曼(Herrmann)為百貨批發商,母親茱麗葉(Julie)的家族則有虔誠的猶太教長老、醫生等。胞弟二人幼年夭折,之後有三個妹妹。14歲開始寫作,但早期作品全被他銷毀。18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和法律,23歲完成法學博士學業,在民事法庭實習。他生活在奧匈帝國行將崩潰的時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學影響,對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觀態度,故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
卡夫卡的作品生前大多未發表,且不想出版。主要作品為短篇小說集《卡夫卡的思與言》(Betrachtung, 1912)、《變形記》(Die Verrwandlung,1915)、《流刑地》(In der Strafkolonie, 1919)、《鄉下醫生》(Fin Landarzt, 1919),和三部他去世後才出版的長篇小說《審判》(Das Urteil, 1925)、《美國》(Amerika, 1927)、《城堡》(Das Schloss, 1926)。1935-1937年,一生支持並出版他的作品的馬克斯. 布羅德(Max Brod)整理第一版的《卡夫卡全集》六卷刊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卡夫卡的沈思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