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六個道德故事

艾力克.侯麥,Éric Rohmer 自由之丘
出版时间:

2012-2-9  

出版社:

自由之丘  

作者:

艾力克.侯麥,Éric Rohmer  

译者:

胡小躍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這些「故事」之所以自稱為「道德故事」,其原因之一,是它們可以說沒有身體動作:一切都發生在敍述者的頭腦裡……我的主人翁們有點像唐吉訶德,他們把自己當作是傳奇中的人物,但也許並沒有那種傳奇。──《六個道德故事.前言》艾力克.侯麥想要不忠誠,卻必須忠誠的「六個道德故事」侯麥的電影致力於表現人物的內心思想狀態和矛盾衝突,用影像來揭示他們捉摸不定的情感世界。他把鏡頭對準法國的青年知識分子,細緻入微地刻畫他們的情愛困惑與糾葛,體現了法國人浪漫

作者简介

艾力克.侯麥 Éric Rohmer, 1920-2010小說家、影評人、國際電影大師、法國新浪潮電影代表人物。在校主修古典文學,1942年起擔任文學教授,1950年在曇花一現的電影雜誌《Gazette du Cin?ma》擔任編輯,1957-63年在影響力深遠的《電影筆記》雜誌擔任主編(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堀起的年代)。
.
侯麥拍攝的電影由於製作經費都不高,且從第一部作品開始即是自己作品的編劇、導演和剪接,可說是新浪潮導演中最貫徹「作者論」的導演,法國電影界稱為「最自由的導演」。作品總是充滿濃厚的文學和哲學氣味,主要有「道德故事」系列、「喜劇與箴言」系列、「四季故事」系列等等。
.
侯麥曾形容自己的電影在於「思想而非動作」,處理的「不是人們做些什麼,而是他們在做這些事時心中的想法」,1983年他以《沙灘上的寶蓮》拿下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1986年以《綠光》一片獲威尼斯影展最高榮譽「最佳影片金獅獎」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大獎。2001年,威尼斯影展評審團頒予侯麥「終身成就金獅獎」。
.
比起導演的身分,更早成名的是作為小說家和評論家的侯麥,小說創作有長篇《伊莉莎白的小屋》和這本短篇小說集《六個道德故事》,這六個道德故事有如剛萌芽的種子,成就侯麥日後在影壇開出的一片豐美果實。侯麥於2010年1月11日辭世,享年89歲。
.
.
譯者:胡小躍
.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翻譯家協會專家會員。主要譯作有《加斯東.伽利瑪──半個世紀的法國出版史》、《阿爾班.蜜雪兒:一個出版人的傳奇》、《午後四點》、《黑蜘蛛》、《主人與茶屋》、《灰色的靈魂》、《母豬女郎》、《巴黎的憂鬱》、《孤獨與沉思》、《亞拉巴馬之歌》(以上為簡體版)等等。曾獲第二屆傅雷翻譯出版獎,2002年獲法國文化部授予「文藝騎士」勳章。

书籍目录

〔推薦序一〕 只有對話能觸及的高牆 高翊峰
〔推薦序二〕 從「我」到「我」:《六個道德故事》的道德旅程與戰爭 黃以曦
.
〔前言〕 侯麥
.
一、蒙索街的麵包店女孩
二、蘇珊的愛情經歷
三、莫德家的一夜
四、收集男人的女人
五、克萊兒的膝蓋
六、午後的愛情
.
〔譯後記〕 胡小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六個道德故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