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崑簡史
香港中和(時報)
李曉 著
232
由國學大師以深入淺出的手法精心編寫的中華傳統文化通識讀物。 《文史中國》叢書共38本,分為四個系列:“文化簡史”(10本)、“世界的中國”(10本)、“中華意象”(8本)、“輝煌時代”(10本)。四個系列互相聯繫,同時又自成體系,為讀者多視角多側面地展示中華文明。“文化簡史”系列從中國人文化生活的各方面入手,介紹中國人知行合一的生活情趣,高尚優雅的審美理念,以及傳承有序、豐富多姿的文化積纍。 《京崑簡史》簡略記述了中國戲曲的形成,中國崑劇、京劇的出現、發展、繁榮,以及抗日戰爭後走向凋敝的經歷。還介紹了中國戲曲史上諸多有影響的劇作家、藝人和藝術家的成長經歷,以及他們各自的風格。
李曉,上海藝術研究所研究員。從事古代文學與戲劇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古劇結構原理》、《戲劇與戲劇美學》、《中國藝術史》、《中國崑曲》等。
第一章 中國戲曲的淵源及其形成戲曲、崑劇、京劇戲曲的淵源:古代歌舞、古優滑稽、角抵百戲、說唱藝術戲曲的初級形態:宋雜劇、金院本戲曲成熟期的代表:元雜劇、宋元南戲第二章 崑曲的早期:從崑山腔到水磨調崑山腔形成於元末明初早期崑山腔流行於蘇州地區明中葉崑山腔演唱南曲漸成風氣魏良輔等人對崑山腔的改造梁辰魚創作崑曲傳奇《浣紗記》第三章 崑曲迅速發展,進入繁榮期崑曲向南北方傳播,清唱風行開創了崑曲傳奇創作的時代湯顯祖和他的“四夢”傳奇繼續以蘇州為中心流佈全國崑曲傳奇創作的兩度繁榮家庭戲班與職業戲班發達昌盛第四章 崑曲得到恢復後,繼續繁榮發展崑曲一度衰微而後日趨繁榮李玉和蘇州派崑曲劇作家李漁及其他崑曲劇作家家班衰落與職業戲班日益發展洪昇《長生殿》與孔尚任《桃花扇》崑曲創作的末路和宮廷大戲流傳甚廣的崑曲傳奇《雷峰塔》進入折子戲競演的時代第五章 崑曲由繁榮漸趨消衰,皮黃合流形成京劇花部亂彈諸腔興盛發達崑曲在“花雅之爭”中失去獨尊的地位徽班進京與徽秦合流南方崑曲折子戲演出繼續繁榮崑曲的乾嘉傳統與蘇州風範漢調進京與徽漢合流京劇形成與“前三鼎甲”崑曲在流佈地區形成支派第六章 京劇發展成熟走向繁榮,崑曲漸漸消退趨於末路北京崑曲和幾起幾落的崑弋班京劇的“後三鼎甲”與“同光十三絕”王瑤卿對京劇旦角藝術的貢獻京劇進入宮廷演劇蘇州崑曲及其向上海轉移崑曲在上海的競爭中趨於衰落京劇南下與京劇向全國流佈第七章 京劇由鼎盛走向衰落,崑曲於衰敗中保存餘脈京劇的改良運動京劇出現女班與坤伶京劇形成旦、老生、武生新格局京劇進入了流派紛呈的鼎盛期北京崑弋班一度復興而後瀕於絕跡蘇州的崑曲和上海的崑曲最終衰敗為延續崑曲生命創辦昆劇傳習所京劇的演出走向衰落餘文 建國後京崑藝術煥發出新的生命深入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