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錦繡梨園

嶽清,Abby Fung 绘 一點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5-7  

出版社:

一點文化有限公司  

作者:

嶽清,Abby Fung 绘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錦繡梨園:1950至1959年香港粵劇》主要內容簡介:1950至1959年是香港粵劇日漸式微的時期,亦是香港粵劇百花齊放的時期,一群創造力豐富的編劇家,如唐滌生、李少芸、陳冠卿,徐若呆、盧山,潘一帆、吳一嘯,梁山人等,都處於他們的青壯年階段,經典作品不斷湧現,一些作品至今在舞臺上仍可看到。編劇家會就各藝人獨特的才華和性格而寫出度身訂做的劇本,使到配戲時各伶人可以盡展所長,互相輝映。這個時期名班屢出,如大鳳凰,真善美,新豔陽,鴻運,多寶,利榮華、麗聲,仙鳳鳴等等。他們的戲寶都影響到香港粵劇日後的發展,加上一群當時年輕的後起之秀,如紅線女,芳豔芬、白雪仙,鄧碧雲,羅豔卿,鄭碧影,吳君麗、何非凡,蘇少棠,祁筱英等等,令到各劇團在互相衝擊之下,務求在演員,劇本、音樂,佈景各方面,都做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作者简介

嶽清,喜愛戲曲、電影和文學。已出版著作:《烽火梨園》、《錦繡梨園》。

书籍目录

前言目錄錦添憶大鳳凰碧雲天大龍鳳非凡響覺先聲新馬真善美新豔陽鴻運、多寶、利榮華麗春花、麗士、高升樂麗聲仙鳳鳴大龍鳳(麥炳榮、鳳凰女)浚語附錄:伶星掠影鳴謝參考資料

章节摘录

版權頁:插圖:繁盛的電影事業令到粵劇觀眾走進電影院,由於粵劇票價高昂。觀眾想看哪個紅伶,現在花少許金錢便可進戲院看他們主演的片子了。粵劇伶人隨著五十年代中期班事凋零,為了生計而把大部分時間放在水銀燈下。由於製片商和班主都看准了電影的強勁生命力。大家都把資金、人力、物力等放在趕拍電影上。可惜很多電影過於粗制濫作,造成了很多低俗的粵劇歌唱片,其中一些片子甚至把重點放在主題曲上,其它場口就稀鬆平常。此等現象令到喜歡觀看製作認真、嚴謹和有藝術性粵劇的觀眾有所失望,亦令到一些對粵劇認識不深的觀眾,對粵劇產生誤解和偏見。3.五十年代粵劇戲班的一些惡習在五十年代的香港粵劇戲班中存有不少惡習,例如很多戲班都沒有排戲的習慣,到演出臨場前才捧讀劇本,造成有些演員忘記了臺詞便在臺上胡亂[爆肚],亂編笑話引觀眾發笑。編劇者亦然。一些編劇都不能依時在演出前寫好劇本。由於臨渴掘井,演員便沒有機會熟讀劇本。


编辑推荐

《錦繡梨園:1950至1959年香港粵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舊《霓裳》,新翻弄。唱與知音心自懂,要使情留,萬古無窮。(洪升《長生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錦繡梨園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