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孙权新传

方北辰
作者:

方北辰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三国君主孙权的传记,通俗易懂,只是内容稍嫌简略,尤其孙权的父兄的生平介绍过短,比如孙坚斩华雄、败吕布的事迹就没有提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孙权新传 PDF格式下载



  
   现在我已经不那么狂热于三国了,主要是不想让自己的视野被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事实上春秋战国、五代十国、两晋南北朝这类乱世故事也丝毫不逊色于三国时代。
  
   不过我毕竟曾经是一个“标准”的三国迷,也就收集过不少三国类书籍,人物传记方面,曹操、刘备、诸葛亮就不必多说了,孙权则不是一般的冷门,别说孙权了,整个东吴都很冷,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实在太少了,只有曹魏的一半左右,比起蜀汉更是连一个零头都达不到。
  
   然而,我总喜欢把目光瞄准那些被世人所忽略的事物,还是那句话:想放宽自己的视线。从上面的话你就可以看出,我也许会很喜欢某个派系或某个人物(比如曹操),但不会因此而拒绝观看其他内容的书籍。
  
   在连续的几年里,我发挥了自己的淘书精神,居然也A到了好几本吴系三国书,后来孙权的故乡富阳还给我寄来了好几本民间传说一类的书,又没把我给乐死,有意思的是,当中有一本居然还是写孙权的爱情故事。
  
   我目前收集的关于孙权的传记,有①尹韵公的《孙权传》、②张作耀的《孙权传》、③章映阁的《孙权新传》、④方北辰的《孙权新传》、⑤丁红的《三国人物孙权》、⑥施建伟的《虎踞江东的孙权》、⑦周思源的《吴大帝孙权》、⑧花城出版社的《孙权别传》、⑨黄忠晶的《人生例案丛书-孙权》、⑩富阳出版的《生子当如孙仲谋》等等。此外还有一些民间传说之类的就不多说了(这类书籍个人推荐《吴大帝传说》,里边有一些很有趣的故事)。
  
   以上列出的书籍中,①尹、②张、③章,这几本书是专业的历史研究,各有优劣。尹版写得相当不错,但对赤壁之战的看法令人无法恭维(尹老就是那个提出曹操兵力只有5000人的学者);张版个人觉得总体是三本中最好的,但也有一些观点值得商榷;章版则有点作者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读者的意味,写的也不是很客观。
   ⑤丁、⑥施,是小故事丛书,篇幅较短,只适合让初心者看。
   ⑦周、⑧花,也是历史小说,篇幅较长,有一定的虚构。
   ⑨黄,是属于品读类,这本书还有另一个版本《孙权以弱克强的九九个方略》,书名很俗,但内容更详细些。虽然不是专业的史书,但作者的一些观点还是可以作参考的,只是作者似乎不太喜欢刘备,对曹操和孙权的评价明显更高一些。
   ⑩富,是一本珍贵的论文集,当中包括的内容并不止孙权的人物生平,还有不少颇有见的的观点。
  
   至于第④方北辰的《孙权新传》,堪称以上书籍中最有可读性的一本,其文笔极佳,可与林汉达比美,而且内容高度地遵从史实,当然,作者为了把故事讲得通俗易懂,免不了会作一些合理的想像。
  
   笔者认为一本好的史书,首先必须:客观、公正,可以有主观看法,但不能强迫读者非得按照自己的观点那样去思考问题。在这几点上,方版《孙权新传》基本可以拿满分。
  
   方北辰给很多三国人物立过传记,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往往能够跳出狭窄的视野,不去简单地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对”谁“错”,而是用一种更为理性的方式去分析、理解。
   比如最为敏感的荆州话题,有人指责孙权一方“不对”,认为孙权背叛盟友,从背后下手不够光明正大;也有人批判刘备一方“不对”,认为刘备纯属一个小人,从赤壁之战后到曹操去世为止这十来年间,只和曹军有过那么一两次交手,而孙权和曹操之间却年年交战,光是大规模的战役就超过八次之多,刘备始终只顾着发展自己去对同宗兄弟刘璋下毒手,从没有派过一兵一卒协助抗击他口中“势不两立”的“曹贼”,所以像刘备这样的无赖盟友,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在这个问题上,方北辰的看法要更为宏观一些,他没有去偏袒或贬低哪一方,你可以看出他完全是以“春秋战国”这样的乱世标准来写三国历史的,也就是所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谁都可以和最痛恨的敌人拥抱,也可以和最“亲密”的友人反目。
   这可谓也是“大历史”的一种表现形式。
  
   要说方北辰版的《孙权新传》有什么不好的话,那就是有点简略,很多事件在书中根本没有提及,比如孙坚斩华雄、战吕布,孙权与吕范的故事,孙权草船“接”箭(也就是“草船借箭”的原型),还有凌统和甘宁的恩怨也有头无尾。
   此外,笔者还发现书中至少有两处地方出现错别字,主要是把人物名字拼错了。
   但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相当好的,值得给出一个“推荐”。
  
  
   下边来谈谈孙权本人。
  
   如果人只要长得帅就可以统治天下的话,那么魏蜀两国的人士都可以去撞墙了,因为两国的帅哥加起来,竟还不如区区一个东吴。
  
   江东帅哥太多了,而且多为短命鬼,太完美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滕胤,这位DD才12岁就被捧为当红的偶像,看来江东臣民们也有够BT的,当然,在江东人长得太帅是很付出代价的,所以滕胤DD也早早地死掉了。不过在这些帅哥当中,孙权却是个例外,他长寿得很,活了七十多岁才挂掉,而且老当益壮、春心未灭,凭借他个人不可阻挡的刑男魅力继续迷倒了无数个MM,而且每天都还要OOXX几次,让更多的MM享受他施与的雨露之恩……这可是很伤身的,真让人怀疑如果没有整天XO的话,他是不是还会更长寿。
   长寿对个人是好事,对国家可就未必了,事实证明,孙权是又一个唐玄宗,如果他早几年挂了的话,那么他将会是三国时代的第一完人。
  
   史家一般认为孙权前期英明,后期昏聩。从表面上来看,的确是这样。孙权早年求贤若渴、礼待下士的程度,简直和李世民、齐桓公有得一拼,完全没有半点高高在上的姿态,和臣下的相处几乎可以说是“哥们”。可自从孙权称帝后就不是这样了,他开始变得脾气暴躁、多疑猜忌,极力地打压群臣,与早年判若两人。
  
   但事实上,真的是这么简单吗?
  
   我们首先要看到一点,那就是江东政权,是由多个派系组成的,基本可以划为“江北”和“江南”两个集团。
  
   江北集团的代表人物是:孙权、周瑜、鲁肃、吕蒙等。
   这一集团的人士多来自长江北部地区,其成员政治策略也许有所不同(比如周、吕和鲁肃之间),但都是以整个中国为基础来布置他们的政略,所以特别热衷于开疆拓土。
  
   江南集团的代表人物是:四大家族——陆、顾、朱、张。(相信这四个姓氏,各位能够想出一些代表人物,比如:陆逊、顾雍、朱据、张昭)
   这一集团是南方当地的豪强,他们考虑问题总是先从自身的利益开始,故对进军北方的兴趣相对没有江北人士来得大,这倒不是说他们没有远大志向,而是人之常情,总要从关照老家开始嘛~
  
   了解了以上这两大势力后,你可能脑海里会闪过很多三国时期的重要事件,并且开始查阅一下整个历史事件里的登场人物,你也许注意到了,没错,赤壁之战!
  
   我们看看赤壁之战里的主战派与主和派吧。
  
   主战一方的有:孙权、周瑜、鲁肃、吕蒙、程普。
  
   主和一方的有:张昭、顾雍。
  
   看清楚了没有,主战的多为江北人士,主和的则多为江南一方!
  
   对江南集团而言,能否统一全国是次要的,毕竟这些人的根基就在这里,即便打下再多的土地,也不能给自己捞得更多的好处。所以江南人士相对不在乎自己的主人是谁,只要能够保全自身就行了,说不定哪怕曹操来了也没关系(后来晋灭吴时就是这样)。
   整个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在这长达四百多年的历史里,南方地区的统领者换了一个又一个(包括:东吴、东晋、南宋、南齐、南梁、南陈,史称“六朝”,全部定都南京,故南京被称作“六朝古都”),但当地的豪强始终牢牢地掌控着政局,他们的支持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南方政权的决策方向。
  
   赤壁之战时,孙权虽然有意和曹操决一高下,但主和派的势力太大,孙权显然孤立无援,只好寻求江北集团的支持,在这个紧要的时刻,正是周瑜和鲁肃拉了他一把。
   纵观孙权的一生,他对江北人士的亲近是显而易见的,至于对江南一方则是有时亲近,有时打压。
  
   因此可以看出,阻碍孙权向外扩展自己的实力的最大因素,既不是曹魏的强大,也不是蜀汉的所谓“正统”,而是来自内部的压力。孙权与豪强的冲突,首先就产生在这里。
  
   其实这种特殊的君臣关系,并不只在东吴出现,魏蜀两国也有。
  
   三国君主对地方豪强既需依靠,却又大加提防,说白了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故豪强与皇权之间总是矛盾重重。在对待这些豪强势力上,三国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魏国的方法是“纵容”,更准确地说,这种“纵容”是建立在“拉拢”的基础上,也就是间接式的。这种不计后果的方式,其好处就是聚集了大量的人才(三国时期魏国人才之济济不用多说了),但缺点就是养虎为患,最终魏国是三国中被灭得最干脆的国家,被司马氏直接从内部取代。更夸张的是,由于大量人口被豪强侵占,并被编织成私人军队,魏国后期甚至出现了政府“无兵可调”的尴尬局面,于是政府常常得向豪强“求援”,如此看来,司马代魏并非偶然,不过是在“情理之中”。
  
   蜀国的方法是“打压”,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都极为猜忌四川本土的人才,许多人士终身得不到重用,有人就借此批评诸葛亮等人“任人唯亲”,其实客观地说,这是无奈之举,因为对于巴蜀之地来说,刘备集团是一个“外来政权”,彼此之间无论政治还是情感,都没有过合作基础。事实证明,“打压”只能实效一时,无法真正的解决问题,一旦政府的能力衰落,豪强就又猖獗起来,这给蜀国后期留下了隐患。对此诸葛亮不是没有料到,而是难以解决。
  
   吴国的方法是“剪除”,以暴力强行削弱豪强的实力。其实看问题得全面些,孙权早年对豪强的信任是不留余力的,这是因为江东君臣上下都有着一致的奋斗目标,然而到了孙权称帝后,吴国内部长期积累起来的矛盾就全面暴发了。人们向来说孙权晚年错误地宠信了奸臣吕壹,以致听信谗言迫害群臣,然而吕壹充其量不过是孙权用来对付世家大族的一枚棋子罢,说吕壹能够“迷惑”孙权那实在太抬举他了,这些血腥的政治斗争的真正主谋无疑是孙权本人,他可是清醒明白得很。对此,《中国通史》对孙权有着一段冷静客观的评论:“治史者常常指摘孙权晚年对大臣的猜忌和残杀,说与其早年的礼贤下士不同。孙权早年和晚年的变化固然可能与其脾气的变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他对于日益强大难制的世家大族的恐惧和忧虑。许多重大事件,在本质上都是皇权与豪强的斗争。”
   孙权极力打压的对象,正是江东的四大家族。事实上,孙权是这场斗争的输家,最后不得不把吕壹抬出来当替死鬼,从而缓和了双方的矛盾。
   其实孙氏政权与地方势力的冲突,早在孙策时代就有了,这一若隐若现的争斗贯穿了整个吴王朝。孙策被人暗杀,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这种矛盾,郭嘉评判“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这句话透露出了地方势力在当地根深蒂固的程度,孙权晚年不过是在重复孙策的悲剧而已。
  
   三国的君主,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豪强地主,但都没能搞好皇权与豪强的矛盾——因为这根本是不可调和的。在这里又不得不提到晋国。司马氏吸取了历史教训,便将亲族派往各地,妄图用以牵制众豪强。这下可好,结果问题非但没有得到缓解,亲族们倒是和地方势力勾结起来了,于是有了震惊朝野的“八王之乱”。
  
   三国灭亡后,这类情况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东晋时期这种现象特别严重,正如百度百科上所说的,东晋时“整个世家大族都不忠心于司马氏,同时各士族之间常为了争权而北伐,这是政治上特点”,到了南北朝时期,对官员的出身之要求简直苛刻到了极点,很多治国之才、善战之将,只因不是名门望族的后代,就终身难以得到提拔的机会(比如南梁名将陈庆之就是如此),直到隋唐时代建立了科举制度,这种现象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这也是隋唐之所以是划时代的伟大王朝的原因之一。从这点来看,似乎不能太过于苛求三国时代的君主们,而三国的昙花一现,似乎又是无法改变的。
  
  
   阻碍孙权壮大自己的另一个重要元素,还是内部原因,这就是军队问题。
  
   东吴的军队主要由水军组成,在江面上横行无阻,和曹操一方交起手来绰绰有余,可一旦上了陆地,那就不行了,战斗力简直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就拿周瑜来说,赤壁之战一举击溃了曹军,看似好不威风,然而在随后攻打江凌时,却打了整整一年才打下来,这还算是够快的了,有些城池那是反复打了又打,始终就是攻不破(至于合肥这种拥有先天优势的易守难攻之城,那就更不用多说了,整个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不知有多少名将折戟于此)。
  
   孙权的军队不利于陆战,这当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东吴没有骑兵。
  
   南方河流很多,造船产业很兴旺,然而缺少良马,不利于培训骑兵部队,所以你别看孙权每次出征几万人,但那些都是步兵,真的和强大的曹魏骑兵打起来,那恐怕7:1也没得拼。
  
   想要征服北方,就得有骑兵,如何获取战马,一直是令孙权头疼不已的重大问题,于是,他想到了与曹魏貌合神离的辽东。
  
   很多史学家一味地批评孙权在辽东问题上很刚愎自用,却很少去认真地分析其中的深层原因,这一点上,方北辰的《孙权新传》倒有着比较客观实际的说法,那就是孙权对辽东的经略,既是想拉拢这一势力,也是想与其建立贸易来往,从中购买马匹运往南方。
  
   然而孙权过于急躁和盲目乐观,最后被辽东耍了一回,落了个人财两空。
  
   这次失败,对孙权的打击很大。事实证明,孙权雄心未灭,也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导致的结果就是,尽管他发动了比诸葛亮多上十倍的北伐次数,却收获极小。
  
   在孙权对待辽东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有个更为全面的视野,而不是仅仅去说黑道白。
  
   孙权在这场风波中唯一该被批评的,只是他太急于求成,而不是企图和辽东打交道。
  
  
   战马和骑兵已与东吴无缘,但不甘偏安一隅的孙权,又把眼光瞄准了未知的大海,在那个时代,没人知道海洋有多大,尽头在哪里,再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孙权企图开创一个大航海时代,由战船来振兴整个东吴,但他失败了。
  
   他的战船到达了南海,到达了台湾,到达了东南亚,到达了每个中国人过去不曾到达的地点,但这些地方对东吴而言,却无济于事。孙权并没有从这些航海壮举中获得实际的利益,但他或许并不知道,正是他首次将汉人的统治范围,延伸到了南海地区,汉朝时的版图名义上很大,然而实际上统治范围只局限于中原地带。汉人政权第一次染指偏远的南海,还是从孙权开始。
  
   孙权不懈地努力着,但东吴的势力,却从此定格在了那一带,直到灭亡的那一刻。
  
  
   吴国的灭亡,依然还是“内因”。固然孙权晚年对地方豪强的打压损伤了国家的元气,但实际上东吴也没有因此走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在魏蜀两国灭亡后,面对比昔日的曹魏更强大的晋军,东吴与其交起手来依然显得很沉稳,这其中陆抗和陆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不过等到二陆死亡后,吴国就可以说兵败如山倒了,究其缘由,后主孙皓得为这种结果负上最大的责任。
  
   其实东吴本来还有起死回生的机会,第三代吴主孙休上任时,可谓很努力地平息国内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尤其政治矛盾之类,在这种情况下,东吴也许无法统一全国,但再偏安上几十年应该不成问题。然而孙休太短命了,在如此关键的时刻,王位还没坐稳几年就挂掉了,这样一来,“品学兼优”的末代皇帝孙皓才闪亮登场,而当时谁也没有料到,正是此君,为东吴实力的急转直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孙权可谓中国史上最勤俭的帝王之一,他连自己的住所都舍不得多花钱,他的吃苦耐劳,不知给国库省了多少钱。然而孙权恐怕不会想到,他的后代孙皓竟然是史上最荒淫奢侈的君主!
  
   要知道,著名的暴君纣王,他的很多罪行都是后世人添上去的,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并没有提及,有些暴行甚至是等到晋朝之后才突然“冒”出来的。但孙皓的残暴,却是在当时的多部正史中就有明文记载,许多野蛮的手段简直就像传说中的纣王那样令人发指,以致让我有点怀疑,是不是后人把孙皓的行为安在了纣王头上?
  
   你若把孙皓的一生了解一下,就会觉得孙权时代最黑暗的时刻,也简直是人间天堂了。这位老兄才能不如他爷爷,在经济方面也无所建树,对国家造成的破坏程度,却堪称三国第一,可以使孙策和孙权两人所有的负面内容加起来也相形见拙。
  
   依靠孙权的勤俭而节省下来的大量钱财,在孙皓上任后没几年就被挥霍光了,他建造了当时最富丽堂皇的宫殿不说,还很搞笑玩起了“没事就迁都”的闹剧,直把首都当作自己的旅行车。孙权虽然也迁过好几次首都,但每一次都有着重大的政治考虑,而不是像孙皓那样只是为了“好玩”而已。
  
   东吴是历史上第一个南方国家,基础不稳,很多建设都只是在起步之中,还有待发展,哪里经受得起孙皓这般折腾。孙皓此君,莫非是上天派下来灭掉东吴的?
  
  
   都说“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孙权死了,东吴灭亡了,但这个南朝之首所发挥的作用,却没有因此而中止。
  
   孙权刚继位时,只有18岁,是一个年青有为的少年君主。那时的东吴,由于孙策的突然暴亡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几乎陷于崩溃,李术等人叛吴,群臣欲离,再加上令人头痛的山越问题,以及江东地区复杂的派系斗争、北方新移民的政治要求与南方原住民的利益冲突等等,对少年的孙权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他所面对的压力,远远地超过后来诸葛亮接领蜀国。
  
   然而,孙权办到了,他成功地平定了这些难题,但也因此延缓了进军荆州的时机,可以说孙策之死,使得东吴的起步比别人晚了许多。
  
   没有孙权的力挽狂澜,也许东吴早在200年就灭亡了,可是,孙权在历经千辛万苦烧制了一个美丽的花瓶后,却又亲手将其摔坏……
  
   孙权虽然不常被人关注,然而他对建设江南所作出的贡献,却影响至今。
  
   尽管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人开始关注江南一带,但真正意义上,在南方正式建立的有组织、有建设性的国家政权,东吴还是第一个。别看当今南方发展得很稳妥,但在三国以前,那里象征着落后、愚昧、野蛮……
  
   改变这一切的,是从孙权开始,正是他迈出了转折性的第一步。
  
   也许,孙权并没有预料到,由于他的努力,振兴了江南地区,中华文明不再由黄河独有,从此出现了能与黄河文明抗衡的长江文明,从此中原士大夫眼中“蛮荒”的江南成了“昌盛”的代名词。
  
   也许,孙权并没有意识到,他就是长江流域的“黄帝”,他对江南的开拓,使得江南一带正式崛起,甚至中国的经济重心在此后不断地南移,给东晋、南朝、以至后代都提供了定位江南的基础。
  
   宋朝时,正当人们都在为民间故事中的刘备把曹操打得落荒而逃直喝彩的时候,却有一位诗人情不自禁地感叹道:
  
   “今人浑忘却,江左是谁开。”
  
  


今人浑忘却,江左是谁开。
的确,孙氏对江南的发展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孙权的早年及壮年无愧英雄,晚年就有点昏庸了,胸襟狭小,猜忌害才,子嗣问题又没处理好。。


写得好赞……作为一个小鹿脑残粉,知道小鹿结局的时候真心恨死孙权,但是后来知道了更多他作为君主的无奈后就渐渐变得没办法怪他。谁让他们生在那个时代,那个位置上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