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哲学主体思维

蒙培元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3-8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蒙培元  

页数:

2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透过思维方式的研究,深入了解中国哲学的根本特点。掌握了中国哲学主体思维这一特点,或许有助于理解一般所谓主体性问题。同时我想表明,思维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更加深层的问题。也是传统文化与哲学中更具稳定形态的东西。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解决人的问题上至今仍有其意义,但是,它也有自身的历史局限。如何使传统思维转变为现代思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作者简介

蒙培元:1938年生,1963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66年于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

书籍目录

前言一 绪论二 自我反思型内向思维 1 反求诸已 2 穷理尽性 3 反朴还纯 4 察已以知 5 明心见性三 情感体验型意向的思维 1 两种思维方式的比较 2 四端、七情 3 未发、已发 4 心中之乐 5 以体会为心 6 体道、体自然四 主体实践型经验思维 1 躬行践履 2 何谓真知 3 为已与自为五 自我超越型形上思维 1 形而上者 2 天道性命 3 实现真我 4 复归于极 5 超佛越祖附录 1 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2 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对中医学的影响重版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在我们看来,中国哲学思维之所以具有主体性特征,是同中国哲学以人为小心的人本主义思想联系在一起的。从根本上说,中国哲学是关于人的学说,是关于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学说,为此,它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这就决定了它的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必然足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思维。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由于中国哲学思维是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思维,因而决定了它必然是人本主义的哲学。在这里,思维方式同哲学问题是不可分的,不能用单向因果律说明谁决定了谁。  中国哲学的主体思维,就其一般特征而言,是围绕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而展开的。在这一关系中,人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它又表现为不同的逻辑层面。就其基本指向而宫,它是自我反思型的内向思维,即收回到主体自身,通过自我反思获得人生和世界的意义,就其基本定势而言,它是情感体验型意向思维,即从内在的情感需要出发,通过意向活动,确立主体的存在原则,就其基本程式而言,它是主体实践型经验思维,即以自我完成、自我实现的主体实践为根本途径;就其终极意义而言,它又是自我超越型形上思维,即超越感性自我,实现主客内外合一、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这些不同的层面足互相联系的,不是各自独立的。但是,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将分别加以考察。  就中国哲学主体思维的意向性特征而言,它是与对象性思维相对而言的。它以主体意识的意向活动为其思维的主要定势,以主体的情感意志和内在意识为其思维的主要内容,以主体体验和本体认知(或存在认知)为其主要形式。这同西方哲学以对象性思维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有所不同。但是,能不能说,意向性思维同对象性思维的区别,就是中国传统思维同西方传统思维的区别呢?对此当然不能作绝对的肯定和否定。就人类思维的一般特征而言,意向性思维和对象性思维并不构成互相对立、互不相干的两种思维方式,不能简单地说,西方人的思维都是对象性思维,中国人的思维都是意向性思维。但就其基本特征或整个传统的主流而言,中国哲学思维确以主体意向思维为主要特征,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以主体的情感意向为基本定势,这是同中国哲学重视内在情感的特征分不开的。它从主体内在的情感需要,评价和态度出发,通过主体意识的意向活动(包括直觉,体验),获得人生和世界的意义。因此,它不同于以外部事物及其客观性质为对象的科学思维或逻辑思维。  这种思维同任何思维一样,也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但它赋予经验以主体意识的特征,使经验带有主观需要和态度、评价的色彩。这种思维通过对经验的过滤,具有明显的价值取向,其目的在于获得事物(包括人生)的“意义”,而不是事物的客观“性质”。现代哲学力图证明,对微观事物的认识具有主体性特征,实验观察离不开主体因素的参与,但这并不改变整个问题的性质,因为它基本上仍然属于对叙性思维。就中国哲学思维而言,其特点在于,它不是认识事物的客观性质,而是获得人生的意义(包括人与世界的关系),甚至不是获得如同西方语义学或其他哲学所说的关于语言或世界的意义。这一点又是同人的存在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传统哲学把“道”作为根本范畴或最高范畴,但所谓“道”,有“天道”与“人道”,之分。传统哲学中只有极少数人主张“天道”与“人道”的区别与对立,其主流派则主张“天道”与“人道”合一,对“天道”的认识只能通过“人道”的自我认识而实现,知其“人道”,即所以知其“天道”。其实,不管是主流派,还是非主流派,事实上都关心“人道”而不是“天道”。道家提倡“天道”,但那是为了论证“天道”即是“人道”,儒家提倡“天道”,则是为了论证“人道”即是“天道”。其实,他们的立足点都是人而不是天,“人道”的核心则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性,是人的本质的或形而上的存在。这就决定了传统思维不仅是内向性和意向性思维,而且是主体实践型和自我超越型思维。  中国哲学思维为什么具有这样的主体特征?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并需要进行专门研究的问题,不是本书所能解决的。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这就是从自然环境看,中国是一个大陆性国家,从社会环境看,中国几千年来是一个自然经济的农业国家,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与自然界有一种特殊的关系。一方面,人的生命和生活必须依靠自然界提供良好的条件,人对自然界有一种感激之情,同时也就缺乏征服自然的意识,另方面,人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包括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以确立人在自然界的地位。这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和科学主义,也不是向彼岸超越的宗教意识,而是以“天人合一”为框架,以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为特征的主体意识。这样的主体意识,既要提高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又表现了人对自然界的高度崇敬,人与自然界有一种内在的关系,人不离自然而存在,自然界不离人而存在。一方面,人的生命来源于自然界,因而同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另方面,自然界对人虽然有很大的恩惠,但这一切都是要人来实现的,因此,人又是自然界的“主宰”。  这样,便回到主体自身,通过心灵的自我反思、自我体验和自我超越,最终认识人生的意义,与自然界保持高度和谐一致的关系,从而获得最大的幸福。    中国哲学主体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并不重视对于外部事物的认识,而是把重心转向主体自身,重视对于人的自我认识。但人也是一个自然物,中国哲学所提倡的,并不是对于作为自然物的人的认识,而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也就是对于人的内在本性的自我认识。  按照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人的本性被说成是“天道”或“自然”之赋予人者,即内在于人者。它既是自在的存在,又是自为的存在。作为自在的存在,它是自然的,作为自为的存在,它又是具有自我意识的。认识并实现自己的内在本性,这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根本特点之一。  在传统哲学中,“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是主体性的标志。心是主宰身的,故被称为“一身之主宰”(朱熹语)。但心不能仅仅被理解为人的认识器官,即物质实体及其功能或作用,它首先标志着人的存在。心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在,或者说,心是人性的真正承担者。中国哲学家喜欢说“人者万物之灵”,这个灵处就在于心。心不仅具有灵明知觉作用,而且是人之所以灵于万物者,即人的本质所在。这同西方笛卡尔式的“我思故我在”不是一回事。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从思维方法讲,是一个怀疑主义的说法,同时又包含着理性主义原则,在本质上是观念论的,他强调“清晰明白”的逻辑观念的先验性和普遍性。中国哲学则强调心的本质存在,因而是本质论的。心固然有“思”,“思”固然是心的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但心之所以能思,则是“天之所与我者”。这个“天之所与我者”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性,不只是天赋的思维能力。“能思”是心的功能,“所思”则是心的存在,它不是别的,正是人的内在本性。“心之官则思”(孟子语),就其真实涵义而言,并不是或主要不是思其心外之物,也不是以概念的明晰性为特征的先验的理性原则,而是反思其自身存在。这种思具有自我觉悟、自我呈现的意义。  这说明,中国哲学思维是以自身为对象的自反思维,也就是思维的自思维,或思维其思维者。这种自我反思不是概念论虚观念论的理性思维,而是一种自我觉解、自我觉悟或自我直  觉。  所谓觉解或觉悟,就思维形式或方法而言,属于体验型直觉思维,但就其思维指向或定势而宫,则是自我反思型的内向思维。前者是解决如何觉解的问题,后者是解决觉解什么的问题。这二者是密切联系的,但又不是一个问题。直觉并不都是内向的自我直觉,体验也不都是自我体验。现代科学所说的直觉思维,虽然具有很明显的主体因素,但就其基本特征而言,仍然是外向思维。只有中国哲学才十分重视并主张内向的自我反思、自我直觉。  在传统哲学看来,人之所以为人之性,离不开心,性就是心的本质存在或心之所以为心者。心作为主体性的根本标志,并不是“一团血肉”,它是情感、意志和知性的统一,是一个合知情意而为一的内外合一的整体存在,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孟子语),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这里所说的物,既是主体意识的内容,又是主体意向的所指,它未必是作为感知对象的外物,但却是关于事物及其意义的意识。因此,这不是“存在就是被感知”那样的主观唯心论,而是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主体论的特殊表达。心也不是一块白板成一张白纸,如同西方某些哲学家(如洛克)所说,可以在上面涂上各种颜色,心也不是一面镜子,如同某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所说,可以照见外面的事物。在中国哲学中,心固然是知觉、思维的器官,但它首先是作为人的存在及其主体意识出现的,至于世界的意义,就内涵在每个人的主体意识之中。心就是知,也就是性。儒家自孟子以来的道德主体论,都是这样主张的。  其他各家的思想,也都与此有关。他们无不认为,心是人性的主体承担者。佛教中的禅宗就是如此,道家包括玄学,也不例外。他们都很重视心,也很重视性,当他们把心性合一起来时,也就把心看作是存在范畴。这一点深深地影响到中国人的思维,形成一种传统,变成人们的思维习惯,即反回到自己的心灵世界,把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觉悟作为人生的主要任务。这是如何作人的问题,并不是如何认识世界,征服世界,以满足外在需要的问题。在这里,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充实和实现自己的心灵世界,这是人生的最大追求,不是为了追求别的什么目的。否则,人不过是一个“躯壳”而已。心也就是孟子和后世儒家所说的“良贵”心之所以为贵,就在于它是自我完备的价值尺度,价值标准。正如明儒陈献章所说:“人其七尺之躯,除了此心此理,便无可贵,浑是一包脓血裹一大块骨头,饥能食渴能饮,能著衣服能行淫欲,……凡百所为一信气血,老死而后已,则命之曰禽兽可也。”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几年前,当我开始研究中国哲学思维方式这个问题时,我认为,辩证思维、整体思维、意象思维、直觉思维和意向思维,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基本特征。而其中的意向思维和直觉思维,明显地表现了中国哲学的主体性特征。进一步的研究使我对主体性问题发生了兴趣,同时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于是,我决定以主体思维为题,进行一次全面思考。现在这本书就是这一思考的初步结果。  主体问题能不能作为思维方式去研究,或者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去研究,这是一个有可能会被提出讨论的问题。我之所以提出主体思维的问题,并把它作为中国哲学最根本的思维特征去研究,并不是从通常所谓认识论的意义上来理解的,我是从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着眼来理解这个问题的。  通常所理解的思维方式,大都是从认识论的意义上来说的,(这一点我也是赞成的)而通常所谓认识论,又都是从主客体的关系立论的,更确切地说,它必须以划分主客体的界限为前提。人作为认识或实践主体,所面对的是客体即对象,这个对象包括人自身在内。思维方式被说成是如何把握客体即对象的方式,不论是讲结构还是讲过程,也不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但是,中国哲学的特点,恰恰在于它不是主张主客体的分离和对立,而是主张二者的统一或合一。而在这样的统一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换句话说,它要解决人的问题,而不是客观对象的问题。所谓认识,归根到底,是关于人的认识,有关自然界和客体的问题,最后都要落到人的存在和人生意义的问题上来。所谓思维方式,也是围绕这个主题而展开,而形成的稳定模式。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把主体思维作为中国哲学最根本的思维特征提出桌并进行讨论的主要原因。  应当指出,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具有自己本身的特点,我把它称之为“为己与自为”,似乎突出了主体实践的特征,其实,它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它既不同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所说的主体性,也不同于近现代西方人本全义哲学所说的主体性,它表现了中国和东方哲学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的核心,无疑是以儒家为主导的道德主体及其形上思维,但是,其他哲学如佛、道两家,对此也有各自的贡献。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构成了中国哲学主体思维的重要内容。对此,本书进行了较多的论述。  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透过思维方式的研究,深入了解中田哲学的根本特点。掌握了中国哲学主体思维这一特点,或许有助于理解一般所谓主体性问题。同时我想表明,思维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个更加深层的问题,也是传统文化与哲学中更具稳定形态的东西。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解决人的问题上至今仍有其意义,但是,它也有自身的历史局限。如何使传统思维转变为现代思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书中所讨论的问题,只是一个初步而粗浅的勾画。我自己知道? 有些问题,比如意向问题和情感体验问题,在中国哲学中占有什么地位,具有什么性质,我虽然提出了一些看法,说了一些话,但是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我期望能得到读者和学者们的指教。  本书的出版,得到东方出版社及王粤女士的热情支持,借此机会表示诚挚的谢意。  ——蒙培元


编辑推荐

  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与哲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解决人的问题上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本书透过思维方式的研究,深入地揭示了中国哲学的特点,对广大读者必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和帮助作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哲学主体思维 PDF格式下载



( 内容簡介)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透过思维方式的研究,深入了解中国哲学的根本特点。掌握了中国哲学主体思维这一特点,或许有助于理解一般所谓主体性问题。同时我想表明,思维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更加深层的问题。也是传统文化与哲学中更具稳定形态的东西。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解决人的问题上至今仍有其意义,但是,它也有自身的历史局限。如何使传统思维转变为现代思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好书!深入浅出地讲述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本主义精神。看过它之后再回想以前略读的诸子理论,就能大致抓住源头以及终点,理解起来也变得简单一些了。


这书很不错,能够启发哲学思维,对学习哲学很有帮助,建议哲学爱好者看看会很好


本书是对中国哲学思想的综述性著作,读研的同学,学相关专业的,一定要看,先看总数,弄清概念,这本书就必须细细读过来。建议购买。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哲学,应该多读一些


买了好久以至于都忘记买过了


和理学范畴系统一样,解刨的非常详细,好书。


这套书价廉物美


一直支持当当信誉好服务好~


好书、力挺。很实惠,和买菜一样,我特喜欢,很好,


从哲学角度来说,中国哲学是没有主体思维的。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主体思维?到底为什么没有?这些问题我想有些哲学教授已经作了深刻的剖析,比如黑龙江大学的李楠明教授专门研究哲学主体性的一本书(具体书名已经忘了)。在该书中作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也有同样的想法。因为,简单地说,作为一种主体,它是相对于客体来说的。当人类还没有完全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时(即马克思提出的人与自然的整合状态或依赖状态),人不可能具有自我意识,也不可能对自然世界作为一个客观的东西去思考,即作为客体去认识,并采取一种实践的态度,利用人类独特的创造性、超越性去改造这个世界,使之具有人类的对象化特色,即更符合人的生存需要的特点。这一点在原始社会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并且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由于采取了一种与西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法,导致传统中国人与自然没有彻底分离开来,比如孔子的仁、老子的道等都反映出这样的思想,导致古代中国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是把自然界与人性融合为一体的,自然界是人的自然界,人是自然界的人,即张世英教授所说的“天人合一”。在这样的思维条件下,当时的人们不可能对自然采取一种理性认识态度,即科学认识和改造的态度,由此导致古代中国人不具备主体思维。可以说,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一直缺乏科学理性思维的一个核心原因。也是导致中国近代社会被动挨打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如果我们说,作为一种动物,我们还尚且不具备充足的生存条件,而且我们还不具备完满的生存工具(人自身是非圆满的、有限的、相对的),那么,我们就仍然需要客观自然界对我们的关照,那就是为我们提供充足的资料。只有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存在一种物资能源的取舍关系,人类就必定要改造自然,甚至征服自然。这是人类作为一种普通动物的基本条件。那么,人类就必然在一定阶段和认识水平上,把自然作为客体,而把自己作为主体,这不是形而上,而是切实的直观的,它不需要论证,因为如果不这样人类就不可能存在下去。该书的观点虽然经过了周密的论证,但是在着力点上显然受到研究视域的限制,没有跳出传统思维,即认为,凡是以人本身的主观态度来认识和评价自然界就必然导致人的主体建立,中国人的感情思维、反向思维、自然辩证思维、天人合一思维仍然控制着有些学者的视野。即对主体性没有采取科学理性的态度,没有把它纳入主客体二元关系中思考。在思考古代中国人有没有主体思维这个问题时,我们只能采取比较的方法,比如梁漱铭的中西文化比较以及冯友兰的哲学书籍都采取了比较的方法来思考传统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的差异。只有跳出传统思维,采取一种不同的视角去认识和诠释传统中国哲学思维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认识结论。不知道这些观点正确与否?请有兴趣者参与评论!


研究中国哲学,没有主体的体验是不会真切的。书好,价格便宜


弄懂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再看一些中国哲学的书,理解会更深刻。


这我收到的是2005年印刷的~额……有点小小汗颜,我想,这种哲学书,买的比较少吧……


这本书很好只是有点太系统


4印,可惜装订没锁线。


中哲研究生该看看,从另一个视角总结中国传统思维特点.


小个子,还好.


废话不多。


原著引用不忠实,前后有点逻辑混乱。有些明显的没常识的错误:玄学中提倡“崇有论”的郭象。(想必大家知道郭象是独化论,裴危才是崇有论)。其他错误只要你仔细看该自己可以发现。不过能把一些东西系统说下已经够初学者好好消化了。不满的一个地方太喜欢用西哲说中哲了…


作为一般知识了解,还可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