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学底蕴

李超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6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李超  

页数:

344  

内容概要

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内涵,比较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三个大问题:首先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观——能力、能力本位和创新问题;接着对当前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如利益、公正、诚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生存方式进行了前瞻式的探讨,即对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全书由导言——当代世界人学研究的兴起,以及人学思想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进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塑造、能力——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核心价值、创新——人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突出表现形式、利益——人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觉醒、公正——人的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理性展现、诚信——人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通行证、学习——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本生存方式等10章组成。共计26万字。

作者简介

李超,1974年1月生,四川盐亭人。现任绵阳师范马列部教授。社会兼职:河北省哲学学会理事、河北省人学学会事事、绵阳市嫘祖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人学、人才学、意识形态学和文化学的研究。主要论著有:《邓小平人才思想概论》(25万字)、《意识形态学》(24万字,与人合写)等。发表过《试论毛泽东的伟大人格》、《邓小平在香港回归上的伟大民族气节》、《江泽民人学思想探微》、《评社会价值观“世俗化”倾向》、《试论个人价值的实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同步性问题》等70余篇论文。现承担四川省社会科学两项重点研究课题:《先进文化与四川休闲文化》、《马克思主义人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书籍目录

序言 导言 当代世界人学研究的兴起 一 什么是人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人学? 二 当代世界人学研究兴起的原因 三 中国人学研究的历程和发展趋势第一章 人学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 中国人思想的历史发展 二 西方人学思想的历史发展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时代背景 二 马克思学生时代对人性的认识 三 马克思在“两个转变”时期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四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的本质思想的发展 五 《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人学理论的发展 六 恩格斯、列宁对人学的发展 七 马克斯主义人学的逻辑构架、基本内容和重要地位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进程 一 毛泽东的人学思想 二 邓小平的人学思想 三 江泽民的人学思想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塑造 一 市场经济推动着人的发展 二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自觉地进行思维方式的变革 三 强化主体意识,塑造跨世纪的创新型人格第五章 能力——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核心价值 一 能力与“能力本位” 二 中国需要建立能力社会 三 中国正在走向能力社会 四 西部大开发与人的能力建设第六章 创新——人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突出表现形式 一 创新能力:人的核心本质 二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三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四 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第七章 利益——人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觉醒 一 人性及其构成 二 市场经济是人性完善和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三 利益——人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觉醒 四 利已与利他——“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第八章 公正——人的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理性展现 一 公正的涵义 二 公正与社会市场经济 三 效率与公正第九章 诚信——人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通行证 一 诚信的涵义 二 诚信的意义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四 “诚信缺失”的表现 五 “诚信缺失”的危害 六 “诚信缺失”的原因 七 确立诚信人格,建设信用社会第十章 学习——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本生存方式 一 对人类生存方式递进和学习方式发展阶段的探讨 二 学习:21世纪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 三 “学习型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四 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五 创建学习型学校后记参考书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学底蕴 PDF格式下载



掉页 想换货但是太麻烦还得寄北京 算了 哎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