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

韩大梅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8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韩大梅  

页数:

375  

内容概要

政治民主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代中国人为此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奋斗。这种奋斗面临着与西方国家不同的问题和困难。 本书从宪政的新视角,融合历史学、政治学和法学的理论与方法,并通过必要的纵向及横向比较研究,重点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中共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对这一理论的实践;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的政权模式、人民权利的保障、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各个侧面,在此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新民主主义宪政的性质、特征和伟大的历史作用,从而给新民主主义宪政以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位,也为我国现阶段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韩大梅,女,1955年12月19日出生于辽宁省兴城市。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199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讲授中国现代史、知识分子史及中学历史教学法等,科研方向为中国现代史,发表相关论著多篇。

书籍目录

绪论 一 宪政的概念和内涵 二 新民主主义宪政 三 研究的范围和突破点 四 研究的方法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中共早期对政权模式的探索 一 劳工专政的国家与真正民主共和国 二 真正平民的民权与革命的民众政权 三 中国苏维埃政权思想的提出与实践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萌芽 一 国防政府的政治主张 二 从工农共和国到民主共和国 三 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雏形 一 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中的新思路 二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理论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形成 一 新民主主义宪政概念的提出 二 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基本形成 第五节 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完善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政权模式的确立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政权的转制 一 历史沿革 二 伟大的战略转变 三 新民主制度 四 新民主制度 第二节 晋察冀边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创建 一 敌后游击战争与根据地建立 二 军政民代表大会 三 乡村政权的改造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实施 第一节 三三制政权 一 三三制政权的内涵 二 三三制政权实施的意义 第二节 三三制政权在陕甘宁边区的实施 一 在民主选举中贯彻实施 二 抗日民主政权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第三节 三三制在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的实施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宪政中的法制建设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宪政建设第六章 《共同纲领》与新民主主义宪政第七章 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内涵及特质第八章 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历史地位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中国共产党是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建党初期的政治构想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走十月革命道路,不经过民主革命阶段,直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即走俄国革命的道路,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劳工专政的国家,实现共产主义的目的。这是这一时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特别是党的领导人一致的政治主张。在党的“一大”召开前夕,《共产党》月刊就以“举行社会革命建设劳工专政的国家”为主题展开讨论。提出“要改造社会,非先夺取政权不可”。即“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有产阶级,把政权夺到无产阶级的手上来”。同时还论证了实行共产主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明确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与黄色的知识分子阶层以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


编辑推荐

《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新民主主义宪政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