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客厅里的大学

景克宁;卫君翔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景克宁;卫君翔  

页数:

258  

Tag标签:

无  

前言

“宇宙通过空间包围我们,而我们却通过思想理解宇宙。”——(法)帕斯卡尔. 思想是人类生活的特征。中国至圣先师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科学家爱因斯坦宣告:“我在思想、思想、思想。” 哲学家笛卡尔坦言:“我思,故我在。” 戏剧家萧伯纳指称:“如果肉体和头脑分离可以生活,我宁愿选择头脑而放弃肉体。” 是思想引领孔予登上世界十大文化名人的首席位置;是思想引领爱因斯坦开辟了一个新的科学时代;是思想引领笛卡尔创造了一派新的哲学体系;是思想引领萧伯纳步上了戏剧艺术智慧的高峰。思想,是人类生命的统帅。因此,未经思想过滤的生活,是不能创造价值的。而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的过滤器,创造了思想..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未经事先策划和刻意经营的书。书中所涉内容,大都是我和作者二十余年来随意即兴或偶尔接触的命题。作者是卓有所成的新闻工作者,是我25年前重返大学教坛的首届毕业的学子。他资质不凡,求知心切,沉浸书海,或默而识之,或躬亲求教,因而毕业至今和我亲密无间,已成为我家族的一员,自然是我文化沙龙式的客厅的长时参与者。在谈话中,对问题的探讨是朴素的,自然的,率性无忌的。尽管如此,所涉命题的论证,却自然经过思想的过滤。未曾想到的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我的毋甚高论的一得之见,却像吉光片羽,照亮了作者的思想。落在作者心灵的沃土中,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终于成活为一颗绽放着知识之花的思想之树。

作者简介

景克宁(1924-2006),山西运城(河东安邑)人,我国一代有影响的报人、学者、教授。抗战开始后,曾在西安及京、津、宁、沪等地办报;在出任南京《大江晚报》总编辑时,为庆祝南京解放而撰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社论《天亮了》,文传港澳。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第一代马克思

书籍目录

序致读者生命的论证(景克宁人生述评)第一章 谈知识 知识要在严酷的生活中验证 智慧是对知识的驾驭 严峻关头方显人的内涵 优秀的学生总向目标飞去 《浮士德》悲剧的永恒启示 神话,是人类对巨大成功的一种追求 《圣经》的启示:理解就要思考 “难得糊涂”实为一种痛苦的清醒 谁是21世纪信息社会的发言人 楹联是传统文化的绝响 谈话感悟(1)吹去浮土找见岩石第二章 谈社会 人类总是踏着悲剧的节奏前进的 民族悲剧可以使人警醒 学会用历史眼光看问题 感谢祖国的伟大传统 历史是人的启示 关于《日史》序言起草的意见 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是“六化” 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说明了什么?  谈话感悟(2)法则之船永不沉没第三章 谈生活 生活中不要蔑视平凡 人生是自我设计的过程 对弱势群体重在施爱 你能微笑面对现实吗?  最神圣的还是劳动 在人生的总体上精神更重要 在与癌症对峙中的思考 我没有辜负生活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爱情观 爱情的最高境界就是相依为命 谈话感悟(3)人生不可以失落英雄主义第四章 谈哲学 一个哲学的头脑是不会被征服的 用理论的利剑开辟认识道路 开启社会历史大门的两把钥匙 真理总是本质的东西 用哲学眼光解释邓小平理论 政策本身是一种战略性的资源 中国文化的伟大是传统和前卫的结缘 学问贵在所以然上 “三观”的内涵是知识、理想、信念 实践与理论结合产生真知 再谈神话的内涵 孔子的科学态度与西方的上帝问题 解读爱因斯坦的一则幽默 谈话感悟(4)登上装有“罗盘”的船舰第五章 谈生命 我是60而立,我享受崇高 人在重大选择面前要有决断的勇气 要注重对老年问题的研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个大境界 最神圣的任务是做人 人在时间面前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时间的生命就活跃在今天 生命要充满时代的进击性 巨人之力:智慧、思想、心灵、精神 在一定的时空里沉默是真理 达到永恒是智慧的最高追求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生命启示 人一般地不能盖棺定论 一个题外话:画家与作家的生命现象 做人的坐标:原则性、使命感、责任心 谈话感悟(5)生命是对自身力量的追寻第六章 谈方法 记者要有哲学的思辨力 新闻报道的第一任务是引导 努力寻找“唯一完善的一句话”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档案 一篇好文章如何去阅读 怎样才能写出文章新境界 脱离内涵的华文无任何意义 讲究“三读”才有所得 演讲要注意的五个方面 记者要忠于事实 再谈演讲问题 学会运用“三论”组织和提升思维 深入海明威“冰山”的深处 真知只能在实践中获得和印证 谈话感悟(6)人只有在学习中才能前进附录一:景克宁演讲选萃——领略一种力量 哲学的独语 文学的答辩 诗人的呐喊 希望之歌 献给《山西青年》附录二:景克宁任兼职教授的部分院校后记一后记二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谈知识  知识要在严酷的生活中验证  时间:1989年3月  地点:安邑“梅园”,教授故居  阳春时节,一个气候宜人的日子。我随教授回到他的安邑故居。时值《景梅九评传》一书付梓出版,教授情致盎然。在故园门前,他驻足凝神,对我说:“我考虑将门额修新,题写‘梅园’二字,先祖是老梅(当年景梅九的笔名即‘老梅’),你师母是小梅。”目睹院落旧物,教授触景生情,他说家学渊源对他的成长影响深远。特别提及先祖景梅九对他的启蒙开篇,这就是:知识要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先祖景梅九,是追随中山先生投身中国民主革命洪流的先驱者之一,是孙中山在日本同盟会的高参,又是国学大师,享有“南章北景”的誉称(即南方章太炎,北方景梅九)。他对我的启蒙教育,就是如何做人和治学。  作为革命家,他对我人生之路的启蒙教育,就是勉励我:人须有志,志当高远,不仅要独善其身,而且要兼善天下;他启示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并告诫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刘备《诫子书》中的一句话。  作为学者,他对我治学之道的启蒙教育,就是提醒我要学以致用,不做空头学问家。他特别指出,在《论语》第一篇《学而》里的第一句话,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他教导说,这是孔子儒家治学、立言、修身的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这个“习”字,不仅是温故而知新的意思,而且是指“致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实践。  祖父的一生就是这么做的。他的教导,我是铭刻在心而受益无穷的,它组成我人生的杠杆。  我常想,马克思的解放全人类思想,不就是兼善天下吗?马克思认为知识是批判的武器,不就是学以致用吗?  马克思对知识的巨大作用做过这样的概括:“知识越多,人的精神境界也就越宽广。因此,知识不仅对于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有巨大作用,而且也是陶冶人们心灵的杠杆,使人成为强者,成为理智的人。”  但是,我们更要强调,知识必须在严酷的生活中验证,书本上的知识,教条中的理想,并不会给人发出一个生活通行证。关于这个道理,马克思作过一个生动的说明。  马克思在逝世前一年(1882年),给他的女儿劳拉去信,信中讲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这是一则伊索寓言。  “有一个船夫在激流的河水中驾驶小船,上面坐着一个想渡到河对岸的哲学家,于是发生了下面的对话:  哲学家对船夫说:你懂得历史吗?  船夫答:不懂。  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生命的一半。  哲学家又问:您学过数学吗?  船夫答日:没有。  哲学家感慨地说:这样你就失去了生命的另外一半!  就在这时一阵风浪卷来,将小船颠覆进波涛之中,船夫和哲学家全都落入水中。于是——  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  哲学家答道:不会。  船夫说:那现在你就将失去你的全部生命!”  这个寓言如此深刻地表达了马克思的思想,他希望人们能够真正地理解他,他的哲学不是教条,而是主张亲身参加变革世界的实践,他嘲笑那种空谈教义的人。  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谨记荀子的明训:“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这些都是强调知识最终要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并得到检验。  对于“知识就是力量”,一般人多限于口号,而对我却是精神支撑。  有些人是有知识的,但是一遇到打击,就把知识忘了,牢骚埋怨、灰心丧气,甚至悲观,最后迷信起来,相信命运不好。这一现象,在生活中大量存在。也许他们读了很多的书,你不能说他没有知识,只是他们的知识在某一点上能够起作用,但不能在任何一点上起作用。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没有系统的知识,形不成体系,是孤立的,零碎的,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世界上,客观事物总是存在于大量的系统之中,要比较全面地观察和研究事物,必须要有系统的概念,也就是说,要有系统化的知识。系统化的知识是形成理论的基础。  智慧是对知识的驾驭  时间:1981年暑假  地点:教授餐厅  一位历史学家撰文评价教授说:“他所治的不同于一般章句之学,书斋之学,是教人做人的学问,是实践的学问,是宏观的学问。”忆及当年在校的学习情景,教授教导我们要“面对生活思考。”我清楚记得,暑假一天的午休时分,天气炎热,窗外的杨树林中蝉声一片;围绕我们正在学习的外国文学课程,教授就雅典娜女神产生的意义,阐述知识与智慧的关系。  汉代思想家王充说:“知为力。”英国17世纪思想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而现实的实践证明,智慧比知识更有力量。  一个有广博知识的人,可能是一个四脚书橱,而一个有智慧的人,才能活化知识、运用知识。知识是经验系统化的符号组合,而智慧是人类精英闪射出的创造性灵光。作用于世界进步的是如何运用知识于实践,智慧就是对知识的驾驭。所以,在信息、知识、智能这些推动人类开创新时代的资源中,人的智慧是最高成果。  古希腊神话中,高居奥林匹斯山的众神形象,寄寓了人类童年时代许多深邃的思想。在诸神中,最富有哲学魅力的形象是智慧女神雅典娜。这个雅典娜,是从万神之主宙斯的额头迸飞而出的,这就意味着,智慧是人类所创造的最高神灵头脑中的闪射之光。  雅典娜一出生,即满身甲胄,左手持盾,右手持矛,寓意能征善战,能攻能守。雅典娜的智慧形象,孕育着辩证法的胚芽。隐喻事物的本身就是矛盾体。因此,雅典娜成为最受人们尊敬的雅典文化的守护神,这是对智慧的神圣美化与最高歌颂。  古往今来的巨人们在他们开创的伟业中,无不显示出智慧的灵光,他们都善于运用知识,在智慧中创造奇迹。在中国,诸葛亮被认为是古代政治智慧的化身。在外国,拿破仑是军事智慧的化身,毕加索是绘画智慧的化身。  关于智慧,雨果说:“人的智慧把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艺术,一把开启音符,而思想、幻想就在其中。”德谟克利特说:“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因此,我们要学的不单是知识,重要的是学会驾驭智慧之翼飞翔。  智慧是一种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认识和方法。  “认识”是理解,即解决事物的本质问题;“方法”是实践,即解决事物的发展问题。认识和方法必须是同步的,因此人的真正智慧就在于不仅善于思考,而且更在善于行动。  哲学是智慧学。它对人提供生活的指南,和关于宇宙人生的信念,因此。哲学也就是信念之学。“哲学的信念是人们立身处世的依据。”这是著名学者、北大教授张岱年先生的观点。  马克思一语概括:“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认识和改造世界,是哲学的根本任务。  严峻关头方显人的内涵  时间:1997年4月9日、12日  地点:与教授陪同师母赴太原看病途中  暮晚抵达太原,一位在省公安厅工作的同学接待了我们。在下榻处,教授问起其他几位在省城工作的学生情况。联系我辈同学中的人事沉浮,教授有所感慨。他对我们说:“做人做学问都要讲究严肃性,这是个境界问题。”并引用柏拉图“理性是人的故里”这句话,来加深我们对他所谈问题的理解。  上海我有一个故交叫章奇雄,他比我大10岁,古典文学教授。1980年,我第一次回上海,那时章奇雄72岁,他为我题写一幅诗联,引用杭州岳王庙的对联:“忠奸自古同冰炭,毁誉而今判伪真。”第二次去上海,他已79岁了,又赠我一把纸扇,他在扇面上用毛笔书写文天祥的《正气歌》全诗。这位朋友现在已作古了。他为什么两次对我感慨题诗?  在文革中,上海的朋友都认为按我刚正性格,必死无疑,不能留下来。1980年我回上海落实右派问题,章奇雄见了我抱头痛哭。他对我说:“当时我劝你,你不听。”他明哲保身,文革中没有受罪。开会时总是闭着眼睛,一言不发,若问,答:“没意见,一切都好。”当时我对他有意见,认为这人糟糕。现在看来,当时不理解他。  由于反右和文革风雨的摧击,我的家庭受侵,儿女们受到政治影响,都没有上好学,成才的少。对于我过去蒙受的苦难,我不后悔,因为坚持真理必须付出代价。  这使我想到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当年遭受强大的政治围攻。他说,我明明知道我势单力薄,官可以不做,观点绝不收回,真理必须坚持。我总认为,这是整个民族的灾难,而不只是个人的不幸,如果脱离了历史和时代因素单独考虑自身,那就成了一种个人的恩怨,是可悲的。  和你同届的一个学生,在写我身陷贫困而决定卖书时,这样写道:“他用颤抖的手卖掉他心爱的书”。再如,京城一位大报记者写我入党时激动得“泪流满面”。尽管在发表时,头版使用了通栏标题,块头很大,但我很不满意。后来我对他们讲,你写的人不是我,是常人的情绪。入党,是我积累了几十年的历史感情,哪能像他们写的那样情绪化?  越是面临重大课题,面临重大挑战的时候,总是有一种强大的理性力量和思想在支撑着,我表现得特殊的冷静。我是一个高度理性的人,而不是情绪化的人。这是一个生命的力量。在严峻关头,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境界,人的品格的升华程度。  平常显示不了一个人的内涵,人之所以是庄严的、崇高的,就在于人面对死亡的时候,才能显示人的品位的高低、强弱。人的一生中面临三种灾难:一种是社会的灾难,一种是疾病的灾难,一种是死亡的灾难。通常的喜怒哀乐很难考验一个人。而我不止一次经历过死亡的考验,社会和疾病灾难的考验。如彭德怀、马寅初,官可以不做,但真理面前不后退一步,今天证明,他们是彻底的胜利者,这是历史的评判。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景克宁教授是我心目中敬重的老师,他的人格、学识和演讲已被许多人所称颂,已使不少人受到深刻教育和启迪。 他艰难沧桑的人生经历和深邃精辟、充满哲理的演讲风格本身就是脍炙人口的人生史诗。 ——张维庆(中共中央委员、国家计生委主任) 已故的冰心老人曾写过一篇短文,题曰《无土当如何》,感慨中国的当代,精神独立,人格独立,大节如“士”的知识分子,实在不多。当代非当下,自然要从建国之后算起。我想,冰心老人在世之时,肯定并不知道曾有一位名叫景克宁的如“士”的知识分子,为着国家及民族的大忧大患,而处坚定立场,而发铿锵之声,而斥谬理,而坐牢,而始终不屈服。若知,冰心老人写《无士当如何》时,心中是该有几分欣慰的吧? ——梁晓声(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我们觉得,他是最像教授的教授,是真正著作等身的学者。他从不见异思迁,更不曾离经叛道。他确是一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硬骨头。为此,我们在为年轻人讲授传统文化时,在为学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易经》、《道德经》,讲授那些流芳千古的历史名人传记时,常常会提到他,因为他是得了中华民族精神真传的人。他是学者式的演讲家,是演讲家中的学者。 ——李燕杰(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育艺术》杂志社社长)


编辑推荐

《生命力量:著名学者景克宁教授谈话录》作者主要著述有:《美在召唤》《青年启示录》《生合的雷电火》《生活采思录》《景梅九评传》《东方智慧巨人:老子深奥》《回忆录:人在神魔间》《演讲·语艺·鉴赏》《书韵》(三卷)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客厅里的大学 PDF格式下载



十多年以前,在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校团委组织大家“听”一场演讲(没办法,当时的教学设备还是录音机)。本来以为上面讲,下面按照管理看小说、聊天或者睡大觉。但几句话过后,就觉得原来这场演讲与众不同。再听下去,就彻底被这场富于魅力的演讲所征服了。当时的演讲者,就是景克宁教授。

现在回想起来,景克宁教授对于生命意义的阐释,依然清晰可见。如果没有他那“传奇”般的经历(对他本人是一场灾难,但对他所影响的学生却是宝贵的财富),如果没有对人生的深刻、彻底、独到的思考和感悟,如果没有雄辩的口才和对年轻人的一种殷切希望,如果没有对国家、社会、民族的深切的热爱,是绝对不会讲出那么精彩绝伦的话语的。

买下这本书——《客厅里的大学》,不能不说是怀着对景克宁教授的一种敬重、景仰之情。读了其中几篇文章,觉得确实对于我们心灵的洗涤,对于我们培养一种思考的习惯,都是有莫大好处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每个人的体会想必也会有所不同吧。但无论如何,这本书都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


主人公的睿智,读来有感,增添几分人生智慧,也感谢当当网的服务,不过请当当网的负责人注意,我在重庆北碚区,北碚区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约8万人,重庆市师范大学幼师分院近1万人,三所高中及其他社会人士可能需要网购物品或书籍,但是你们没有直到北碚送货路径,我还需要你们送货到重庆合川朋友那里,再去取,诸多不便,请你们考虑,能否增加北碚网购送货上门服务!


没的说,相当满意


大家作品,买吧!青年人必读啊


书来的有点慢,但是内容不错,值得一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