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走进乡土中国

邢锋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7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邢锋  

页数:

652  

内容概要

深圳大学于2005年7月至10月实施了由深圳大学社科部和校团委联合开展的社会调研、志愿服务、走进社区、走进企业等一系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就这样,95支队伍带着思考和激情深入了社会。他们走农村,远赴云、贵等贫困山区,为群众送科教、送文化、送法律、送卫生,扶贫帮困;他们走企业,进入国企、外企、私企,了解企业状况,关心企业员工的劳动和生活状况;他们走社区,感受社区氛围,了解和关心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本书所选编的内容,是从95个社会实践团队的调查报告和论文中遴选出来的优秀文章。阅读本书,我们可以读到: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们对民情及国情的历史的、客观的、全面的观察和分析。

作者简介

邢锋教授,汉族,1965年生,清华大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度入选人员。曾获“深圳市青年十佳教师”“深圳市青年科技带头人”“深圳市青年科技奖表彰奖”、广东省“南粵优秀教师(教坛新秀)”等称号。现为深圳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主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近年来致力于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对学生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水平。

书籍目录

亲历社会的体验与感悟社会问题篇在深求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查青年未婚同居现象调查深圳市民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调查宗教在社会中的影响调查深圳市关内城中村改造调研城市孤寡老人生活状况调查贵州水族多语共存与语言变异调研深圳市行业组织的发展及其运作模式研究深圳市民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白领女性自主学习状况调查深圳小区业主维权运动的现状与对策经济问题篇深圳市民营企业发展状况调查城乡公共汽车客运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国高尔夫产业现状与发展调查深圳市“净畅宁”工程开展情况调查深圳市人力资本迁入的影响因素调查深圳市人力资本跨区迁入的影响因素调查深圳中小企业员工跳槽情况调查浙江省武义县私营企业调查农村问题篇台山市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调查农民工职业病调查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调查深湛农村基层干部素质调研农村家庭经济支出结构调研缓解基层政府财政压力之新思路教育问题篇深圳大学学生兼职问题调研深圳大学生使用电脑状况调查深圳大学生实践能力调查“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深圳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调研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深港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调查深圳市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状况调查关注深圳市外来工子女的教育环境贫困山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深圳问题篇深圳市基础教育问题研究深圳交通问题调查及解决方案深圳公共交通问题调查“深圳通”交通付费卡推广问题调查内地与香港仲裁制度比较研究深圳市城管执法问题调研后记

章节摘录

  虽然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市民对深圳有归属感,但还有25.93%的市民对  深圳是没有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他们并不是不希望深圳繁荣兴旺的人,  相反,他们为这个城市的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是就是难以在心理上产  生对深圳的归属感。通过访谈的方式,我们了解到,这些市民对深圳没有归  属感的原因主要有:  首先是户籍问题。深圳人的定义是什么?以是否将深圳作为主要居住地  为标准,还是以那一纸户籍为依据?以本次社会调查所遇到的王先生为例,  他本人是湖南户籍人口,十几年前就自己一个人来深圳打拼。现在在深圳,  他还是没有深圳户籍,但是有自己的家,生活还算和美,而且在他心里,自  己就是深圳的一员。而一年一次的回乡省亲,那就像每年新年的例行度假,  过年后,他还是会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深圳。对于王先生来说,那纸户  籍证明比起他在深圳这么多年而对深圳产生的归属感,简直微不足道。但是  在某些外来人员眼中,只有拥有深圳户籍,才是深圳人的真正证明,深圳户  籍和附随在户籍上的一些福利,例如城市医疗养老保障、下岗失业救济、子  女上学等也能给他们带来归属感。就拿子女上学这一项来说,没有深圳户籍  的外来移民的子女,在深就读需要交纳借读费,每学期一千元左右,对于在  深圳有稳定工作的移民来说,这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没有稳定工作,或者  是收入较低的人来说,这是对他们的“剥削”,他们只会觉得自己被看作是  二等公民,在这个城市被区别对待。  其次是收入问题。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打工一族”  ,绝大多数来深圳后主要任务就是在工厂打工挣钱,拿最低的工资,却要干  最脏最累的活,辛苦一年又一年,把赚到的都寄回自己的老家,盖房子或是  改善家人的生活。来深圳时,他们带着的或许是对生活的无奈,或许是大展  拳脚的满腔热情;在深圳,他们没有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的温馨记忆,没有熟  悉亲切的生活环境,只有挥洒汗水的艰辛和遭遇挫折的伤痛;到他们得到自  己所需要的东西,也就是那一点的工资之后,他们向往的是自己的家,而深  圳就如“婚后的媒人秋后的扇”,被遗弃了……  为什么不留恋这样一个美丽的城市?分析原因,我们可以了解到,当人  们愿意留在一个城市长期发展,他们就会希望在这个城市拥有自己的房子,  拥有自己的家,但是房子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奢侈品,尤其在物价如此之高的  深圳。低学历是导致低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外来务工人员中学历不高的占  很大比例,他们多数从事建筑和服务性行业,以体力劳动挣取工资,而我们  都知道深圳经济发展水平高、物价高、生活成本自然也高,在中心区买套房  要上百万,这样的房价不是一般工薪阶层能轻易承担得起的。豪华的住宅可  以说不是给港人、老外,就是给各类高收人人员建的。福利房的受惠人群也  只占少数,在深圳购房置业,对许多外来移民来说,就是“做梦都不敢想”  的事情。工作赚钱对几乎所有人来说主要为了过上好日子,在这样一个“高  贵”的城市,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又哪有人会愿意在这样一个地方通过租  房而定居下来,度过自己的下半辈子?  最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淡和漠然也是导致深圳市民缺乏归属感的原因之  一。“在这个城市里,当有人渴望帮助时,更多的人成为漠然的‘看客’”  ,这就是深圳冷漠的人际关系的真实写照。而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及  “您遇到人身威胁时,您认为别人会提供帮助吗”,32%的人回答:不会,  50%的人回答:不确定。这也就表明,市民对于其他人在热心助人这点上是  否定或存在怀疑的。其实,一个人陷入困境的时候,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  但是同时又怀有戒心。帮我的人会不会是另有企图?原本愿意伸出援手的人  同时也会想,我为什么要帮他?他会不会是骗子?在种种疑虑下,“多一事  不如少一事”,就这样,人与人冷淡相待,互相伤害。在深圳,不要说陌生  人之间,就是邻里关系的两户人家,也几乎是老死不相往来,住了几十年都  不知道邻居是什么人,干什么工作。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也许和现代深圳  人的生活模式有关,不停地加班工作,导致深圳人很少有空暇时间和邻居交  往,和在农村里走到哪儿都有认识的人不一样,“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没  有人会否认,但是在深圳,就似乎并不适用。  最后就是人对自己熟悉的东西往往保有特别的情结。俗语说“谁不说自  己家乡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这种情结也是不能使外来移  民产生归属感的原因之一。  P85-P86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走进乡土中国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