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知识经济与人的现代化

赵文禄 等著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赵文禄 等著  

页数:

452  

内容概要

《知识经济与人的现代化》(作者赵文禄、郭晓君、顾峰)是中外第一部运用多学科知识,系统研究知识经济与人的现代化问题的学术专著。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在广泛占有文献资料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全新的视角,考察和分析知识经济与人的现代化的本质联系,研究和论证人的现代化、制度现代化、物的现代化相互统一和转化的关系,从而揭示知识经济条件下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特点、规律和途径。《知识经济与人的现代化》分为背景论、关系论、建构论、发展论四大部分,共26章,体系新颖,结构严谨,内容丰富,不仅在知识经济与人的现代化理论研究方面有新的突破和创新,拓宽了对知识经济与人的现代化的研究领域,而且对知识经济条件下实现人的现代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路径和对策,从而将我国对人的现代化的研究向前推进了步,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本书适合高校、党校、干校有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硕士、博士和组织、人事、宣传部门及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阅读,也可作为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学习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赵文禄,山东省高密人,现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兼社会风尚专业委员会主任,潍坊市政协常委兼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潍坊党风与世界观研究所所长、教授,历任潍坊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副主任、理论研究室主任、教授,潍坊市社科联主席、党组书记,潍坊市社会科学院院长。30多年来,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应用成效,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出版了50余部著作,第一次提出了党风与用人科学和心理领导学说的定义,填补了中外理论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获全国和省部级多项大奖,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100多家新闻单位及美、英、日等国的出版物作了介绍。征宏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重大价值的可行性论证方案、建议,受到中央的重视。在社科管理和学科建设方面,做出了系统性贡献,被国务院及省、市党委和政府等授予全国劳模、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山东省劳模、山东省拔尖人才、山东省十大藏书之家和文化名人等30多种荣誉称号,系目前全国社科理论界获得荣誉最多的专家之一。入选《世界名人辞典》和《世界有影响的500名学科带头人名录》,出席了第22届世界名人文化学术交流大会和1989年北京国庆观礼,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鼓励。

书籍目录

序言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第一章绪论
一、知识经济概述
二、知识经济对人的影响
三、关于人的现代化的不同观点
四、人的现代化的特征和意义
五、实现人的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全球化与人的现代化
一、全球化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和人类交往扩大的必然结果
二、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三、全球化对人的现代化的影响
四、全球信息化对人的现代化的特殊影响
第三章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
一、现代、现代性、现代化概念辨析
二、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三个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化构想
第四章知识管理与人的现代化
一、知识的内涵及其发展特点
二、知识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三、通过知识管理提升人的现代化程度
第五章生态文明与人的现代化
一、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人的自身建设和政策导向
二、重视自然价值,树立生态道德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三、人与自然共同进化,实现人的现代化
四、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学习型社会与人的现代化
一、学习型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客观必然性
三、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人的现化代进程
第七章知识生产力的发展与知识人的塑造
一、知识生产力
二、知识人假设
三、加快培养大批知识人,实现人的现代化
第八章政治文明与人的现代化
一、政治文明的涵义
二、政治文明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
三、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人的现代化
第九章文化创新与人的现代化
一、文化概述
二、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
三、人与文化的互动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五、如何用社会主义文化塑造人
第十章教育创新与人的现代化
一、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
二、中国现行教育在人的培养中的缺失
.三、教育创新是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第十一章医疗卫生改革与人的现代化
一、医疗卫生对人现代化的作用
二、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成就、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经验
三、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人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十二章新农村建设与人的现代化
一、知识经济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对人与知识的关注
二、新农村建设与人的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三、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农村地区人的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四、促进农村地区人的现代化的对策
第十三章人的价值、主体性与人的现代化
一、关于人的价值与主体性的不同观点
二、人的价值
三、张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现代化
第十四章观念更新与人的现代化
一、观念更新的实质
二、观念更新与人的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三、知识经济时代观念更新的内容
四、知识经济时代观念更新的途径
第十五章思想道德建设与人的现代化
一、思想道德建设是人的现代化的基石
二、提升“软实力”与人的现代化
三、思想道德建设的现代化
第十六章塑造论思维方式与人的现代化
一、塑造论思维方式对人的现代化的指导
二、塑造论思维方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哲理基础
三、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进行思维创新,促进人的现代化
第十七章人际关系与人的现代化
一、人际关系的内涵和意义
二、传统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
三、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促进人的现代化
第十八章消费与人的现代化
一、知识经济条件下人的消费特点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精神消费
三、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消费
第十九章人事制度改革与人的现代化
一、人事制度概述
二、人事管理制度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
三、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的现代化
第二十章人力资源开发与人的现代化
一、人力资源开发在人的现代化中的作用
二、影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因素
三、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的现代化
第二十一章科学用人与人的现代化
一、人才是知识经济的支撑点
二、加强用人工作和用人科学研究:
三、加快解决科学用人的观念、机制渐境等问题
第二十二章制度创新与人的现代化
一、制度与制度创新
二、制度、制度创新与人的发展
三、创新促进人的发展的制度体系
四、创造自由民主的政治环境,促进人的发展
第二十三章科学发展观与人的现代化
一、传统发展观的演变
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四、以人的现代化推进经济社会现代化
第二十四章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人的现代化
一、计划经济对人的现代化的阻滞作用
二、市场经济对人的现代化的双重效应
三、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人的现代化
第二十五章人的现代化与和谐社会
一、人的现代化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二、建设和谐社会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现实课题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二十六章人的全面发展与知识经济
一、人的发展历史考察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探索
三、知识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知识经济所要表述的是一种新的复杂的经济状态。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更人性化的经济,是更能体现价值规律的经济。”①纵观国内外对知识经济概念的界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情况:一是对知识经济的定义过于简单。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ECD)提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个定义虽然目前被人们广泛使用,但是它并没有完全揭示知识经济的内涵。二是对知识经济的定义过于宽泛。如,有的学者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密集型企业为标识,反映企业发展新动向;以高技术产业为主导,体现产业发展新途径;以高技术为杠杆,推动传统产业知识化;以高技术为武装,促进服务业大发展;以新增长理论为向导,企求经济长期繁荣;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为依靠,培植管理创新型经济;以教育和学习为根本,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以当代人文精神为保障,培育产业生态系统。②显然,这个定义是不够精确的,难以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对知识经济有狭义、广义两个层次的理解:狭义的知识经济是指知识产业,广义的知识经济则指一种经济形态。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区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人为根本,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明确知识经济的特征是我们正确认识知识经济的前提,由于人们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对知识经济特征的认识也就不同。袁正光通过对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比较,揭示了知识经济的根本变化:第一,动力不一样:工业经济的推动力量,是蒸汽机技术和电气技术;知识经济的推动力量,是电子和信息革命。第二,产业内容不一样:工业经济时代主要是制造业;知识经济时代则是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步一体化,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将成为社会的主流。第三,效率标准不一样:工业经济时代的效率标准是劳动生产率;知识经济时代,其效率标准是知识生产率。知识的生产率取决于知识的开发与传播,包括研发、教育、培训等。第四,管理重点不一样: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重点是生产;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重点是研究与开发、销售及职工培训。第五,生产方式不一样: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是标准化;知识经济时代则是非标准化(柔性化),即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方式的另一个不同点是:工业经济是集中化生产,知识经济是分散化生产。第六,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工业经济时代,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占劳动力的80%;知识经济时代不到20%,而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人占80%以上。


编辑推荐

《知识经济与人的现代化》是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文丛•重点项目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知识经济与人的现代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