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研究

熊跃敏 人民
出版时间:

2007-3  

出版社:

人民  

作者:

熊跃敏  

页数:

332  

内容概要

作为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民事审前准备程序受到了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的高度关注并成为各自民事司法改革的关键环节。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亦将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改革置于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重心,司法实务就此进行了颇有成效的试验,学者们也纷纷撰文对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重构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方案。本书即是作者从立法、理论与实务等多重视角出发,系统探讨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初步尝试。 在学术界,以往对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研究多集中于程序的建构,而忽略了对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本书改变了以往的研究范式,着力于对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理论问题的解读,并以此为前提,从理念重塑、制度保障与程序整合三个维度提出了重构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具体设想。本书在写作上注重理论深度,结构完整,内容翔实,引证资料丰富。在本书中,作者系统构建了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理论体系,界定了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概念范畴;通过比较法考察,阐释了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运作机理与共同规律;通过实证研究,剖析了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改革实践存在的问题;通过法哲学分析,探讨了重构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基础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改造提出了颇具操作性的构想。在论述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些具有创建性的观点,如对审前准备程序的定位,对审前准备程序正当性的分析,对审前准备程序功能的解析等。重构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设想亦具备创新性与务实性的特征。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对于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改革与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书作者熊跃敏是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她踏实勤奋,善于思考,理论功底扎实,近年来一直潜心于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学生的作品作序,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本书即将付梓之际,希望熊跃敏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继续努力,有更多的作品问世。

书籍目录

序言导论第一章 审前准备程序的法理解读 一、审前准备程序的涵义 二、审前准备程序的正当化基础 三、审前准备程序的功能 四、审前准备程序的价值目标第二章 审前准备程序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 一、英美法系国家审前准备程序的历史演进 二、大陆法系国家审前准备程序的历史演进 三、两大法系国家审前准备程序的发展趋势第三章 审前准备程序的比较法考察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审前准备程序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审前准备程序 三、两大法系国家审前准备程序的比较与评析第四章 我国审前准备程序改革的实证分析 一、我国审前准备程序改革的实践历程 二、我国审前准备程序改革的若干模式 三、我国审前准备程序改革的若干问题评析第五章 我国审前准备程序之重构(一)——理念建构 一、重构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价值目标选择 二、重构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模式选择 三、重构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制约因素第六章 我国审前准备程序之重构(二)——程序主体的协同诉讼 一、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分担 二、协同诉讼——建构程序主体间有效的对话机制 三、协同诉讼在审前准备程序中的展开第七章 我国审前准备程序之重构(三)——诉答程序的建构 一、诉答程序的功能解析 二、建立立案登记制度,实行立审分离 三、提交答辩状的性质与不提交答辩状的效果透视 四、完善诉答书状的构想第八章 我国审前准备程序之重构(四)——争点整理程序的建构 一、争点整理程序概述 二、争点整理程序的位置 三、争点整理程序的种类 四、争点整理程序的内容 ……第九章 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重构与证据收集制度的完善第十章 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重构与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民事审判的公正与效率。从西方各国民事诉讼发展来看,其共同发展趋势是由偏重开庭审理活动转为审前准备和审判活动两者并重,审前准备程序已日益成为民事诉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但我国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长期以来被民事立法和司法,甚至被诉讼法学理论研究所忽视,至今尚未有严格意义上的审前准备程序,这正是多年来我国民事司法未能走出困境的症结之一。本文在考察各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认真分析其设立旨意和诉讼价值的基础上,深入检讨我国当前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及其弊端,并结合我国实际以及借鉴吸收西方各国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提出了构建设想。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