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身边的科学300问

高学博,车兰兰 编著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高学博,车兰兰 编著  

页数:

176  

前言

  服务“三农”是出版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人民出版社围绕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结合中国农村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编写了这套“新农村科普”丛书。丛书主要服务于广大农民,书中所谈的内容是与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关系相关的。编写、出版这套丛书是顺应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科技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出版者希望落实科技惠农的一项有意义的行动,是出版者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用科技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具体方式。  农民朋友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老观念、老思想、老生产方式在剧烈变革,消耗高、品质差、效益低的粗放式经营正在向低消耗、高品质、高收益方向发展,很多农业新机械迅速应用,人们的保健意识、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卫生知识增多,对自己生产、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他们亟需相关的科普图书来提高自己。  精神层次的发展需要物质的保证,农村的物质保证主要是科技。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指出了“实施科教兴农,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注重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也就是说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农村的科技能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让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增强我们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由此可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我们必然要加强科技和教育,从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和教育作为潜在的生产力,通过科教兴农这一战略附着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要素之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各级政府也积极响应这个方针,为建设理想的新农村而共同努力。

内容概要

本套丛书以学科为轴分为10册。它们分别是:动物、植物、天文、地理、物理、化学、体育、人体、医疗卫生、常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每一册书都用300个简单明了的问题贯穿起来,一问一答的形式,开门见山。这样大家一看目录就知道有没有自己想要的知识。我们的问题设置尽量贴近农村百姓生活,语言追求大白话,让大家看着不那么揪心,比较舒坦。例如,常识一册里,里面的问题多是贴近大家生活的小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水土不服”、“冬天怎么洗澡才健康”、“水井的水怎么保持干净”,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和大家的健康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小中见大,这也是本丛书编写的理念之一。本丛书以服务农民为主要对象,从农村经济和农民需求出发,普及农村日常生活、生产的各类科普知识,想做到让农民朋友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既能够针对农村特点,也能够符合农民的阅读理解水平。我们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在这些科普问答中,大家能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来思考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改变一些不利于大家身心健康、经济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享受到科普知识的美妙。

书籍目录

地理常识 1.到底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2.天空为什么大部分时候是蓝色的,有时候又是其他颜色的? 3.什么是地球的“保护伞”? 4.什么是“空气维生素”? 5.大气污染是怎么产生的? 6.早上空气是最好的吗? 7.你知道天空中的云是怎么形成的吗? 8.云的颜色有哪些,为什么天上有时有云,有时又没有云? 9.天上的云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10.你会看云识天气吗? 11.太阳能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什么作用? 1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什么意思? 13.怎样预防紫外线? 14.为什么城里的温度比近郊高? 15.风是怎样吹起来的? 16.如何引风入室? 17.“龙卷风”是怎么形成的? 18.如何躲避龙卷风? 19.为什么台风登陆后强度减弱而暴雨不减? 20.台风来了怎么办? 21.你知道台风与飓风的区别吗? 22.水面上的风为什么比陆地大? 23.为什么海上无风三尺浪? 24.大风侵袭前,为什么海面会出现短暂的平静? 25.是先打雷后闪电,还是先闪电后打雷? 26.为什么雷声轰鸣不断? 27.当雷鸣电闪时,怎样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28.春夏两季雷阵雨发生的时间为什么不同? 29.“干打雷不下雨”是怎么回事? 30.为什么雨滴有大有小? 31.为什么江南会出现“梅雨”季节? 32.冻雨为什么是有害的? 33.为什么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这种现象呢? 34.酸雨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35.暴雨的危害及我国暴雨的季节与地域分布有什么特点? 36.怎样预防暴雨? 37.为什么雷阵雨前天气很闷热? 38.夏天雷雨之后为什么空气会格外的新鲜? 39.为什么说“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40.露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41.为什么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42.什么是灰霾天气? 43.雾的危害有哪些? 44.大雾天气要注意什么? 45.为什么同样是雾,有的兆雨,有的兆晴呢? 46.雪花可以吃吗? 47.雪为什么是白色的? 48.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 49.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 50.农业生产怎样应对雪灾? 51.为什么会发生雪崩? 52.为什么冬天玻璃窗上会有不同图案的冰花? 53.“海市蜃楼”真的存在吗? 54.一年为什么会有四季之分? 55.为什么南北半球季节不同? 56.四季反常的特殊地带有哪些? 57.为什么会“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

章节摘录

  17.“龙卷风"是怎么形成的?  龙卷风是个非常厉害的家伙经常造成巨大的破坏,那么,龙卷风究竟是什么呢?具体地说,龙卷风就是雷暴巨大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在很小的区域内集中释放的一种形式;简单地说,龙卷风就是空气里的旋涡。  由于云层上下温度差异过大,造成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的小旋涡。此时,空中出现一块块棉花般的白云,称为“积云”。接着,积云继续在大旋涡中发展形成“积雨云”。在发展强烈的积雨云中,空气扰动很厉害,里面温度、湿度、风向和风速差别都很大。例如,下沉气流风速往往达8级以上,而上升风速一般只有3~4级,这就使得积雨云内部空气扰动剧烈,产生旋转作用,当旋转作用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了龙卷风。另外,当上下温度相差悬殊,冷空气急速下降,热空气猛烈上升,上下层空气交替扰动,形成许多小旋涡。这些小旋涡逐渐扩大,上下激荡也越厉害,最终形成了大旋涡,也会形成龙卷风。  龙卷风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它在接触地面时,直径在几米到1千米不等。龙卷风的生存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最长也不超过数小时。但风力特别大,在中心附近的风速可达100~200米/秒。破坏力极强,龙卷风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有时会把人吸走,危害十分严重,可谓万物遭劫。龙卷风漏斗状中心由吸起的尘土和凝聚的水汽组成可见的“龙嘴”。在海洋上,尤其是在热带,类似的景象在发生,称为海上龙卷风。  18.如何躲避龙卷风?  龙卷风是无法预测但破坏力又极强的一种天气现象,那么应该如何进行科学防御呢?气象专家介绍了一些应急措施:在家遇到龙卷风时,要镇定自若,积极想法躲避,切莫惊慌失措。不要匆忙逃出室外,应该尽量在屋内寻找安全地带。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躲避龙卷风最安全的地方是由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当然,地下室不是随处都有,但人应尽量往低处走,尤其不能待在楼房上面。在电杆倒、房屋塌的紧急情况下,应及时切断电源,以防止电击人体或引起火灾。  在野外遇龙卷风时,迅速找一个与龙卷风路径垂直的低洼区隐身。龙卷风总是“直来直去”,好像百米冲刺的运动员一样,它要急转弯是十分困难的。但要远离大树、电杆,以免被砸、被压和触电。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身边的科学300问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