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2010-1
人民出版社
谭建光 编
298
广大农村地区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志愿服务土壤,曾经培育出无数优秀志愿服务人物与事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群众的志愿服务热情被不断激发,志愿活动渐成农村生活新时尚。尤其是许多农民志愿者主动、热情、无私奉献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更使农村志愿者从灯火阑珊处走上前台,成为许多报刊杂志竞相报道的焦点,也让许多农村志愿者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口口相传。 由于城乡差别,与城市志愿服务相比,农村志愿服务的组织体系建设及活动开展还相对滞后,发掘典型事迹、传播志愿服务文化、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健全志愿服务组织、完善志愿服务网络就成为迫切的事情。这既需要志愿者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也需要专家学者积极调查研究和提供科学对策。 我们这一批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员,怀着对志愿者的敬意、对志愿服务的崇尚、对志愿服务事业的热忱,组成“中国农村志愿服务专题调查组”,通过申报课题、申请基金、社会筹资,策划和开展了面向全国的调查活动。一方面,组织专家学者对外国、港澳台、内地的理论资料与实践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科学指导农村志愿服务发展的理论启示。
一批热忱关心中国农村志愿服务发展的专家学者带领博士生、硕士生,从沿海到内地、从平原到山区,深入乡镇、村庄进行调查,意访农民兄弟,走访农村志愿者,走访农村干部,获得宝贵的原始资料。通过调查,学者们分析农村志愿服务的现状与问题,思考农村志愿服务的未来前景,思考创新发展农村志愿服务的科学对策。本书是专家学者调查研究的结果,对中国农村志愿服务发展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适合党政机关干部、高校师生、志愿者、农村干部阅读。
谭建光(1960年-),教授,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专家。担任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主任、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所所长等职。曾先后荣获“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贡献奖”、“中国青少年研究突出贡献奖”、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志愿服务发展20周年十大人物奖”等。出版《志愿中国:亲历与思考》、《爱在中国:汶川大地震灾后服务亲历故事》、《中国志愿服务研究》、《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研究》等著作多部。
序言第一篇 中国农村志愿服务调查报告第二篇 中国农村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分析第三篇 农村志愿者促进维稳与发展的调查报告第四篇 广东省农村志愿服务发展调查报告第五篇 社区支持农业 ——“沃土工坊”非营利社团志愿服务调查报告第六篇 云南省镇雄县志愿组织调查报告 ——关于乌蒙青年协会的调查第七篇 四川省绵竹市新和村志愿服务调查第八篇 山东省潍坊市张家墩村志愿服务调查第九篇 河南省新乡市优秀志愿者组织调查报告 ——访新乡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田桂荣第十篇 江西安源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调查与研究第十一篇 广东省佛山市龙津村志愿服务调查第十二篇 “十八湾精神”促进湘西农村青年服务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社塘坡乡青年志愿者调查第十三篇 广东省东莞市北永村志愿服务调查报告第十四篇 世界各国农村志愿服务回顾与展望第十五篇 香港义务工作经验及其对农村志愿服务工作的借鉴意义第十六篇 中国核心价值体系与志愿服务第十七篇 中国城乡志愿组织发展及类型调查第十八篇 农村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状况调查后记
志愿组织针对农民工子女的特殊困难与需求,一方面为他们提供愉悦身心的活动,感受“同在蓝天下”的快乐;另一方面对他们给予学习辅导,提高知识水平,能够平等竞争。如今,越来越多的城乡志愿组织介入农村儿童服务,从学习、生活、娱乐、交往等多方面帮助他们成长、成熟。这样,减少问题儿童、流浪儿童带来的困扰,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带来的侵害,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六)沟通政民关系——志愿者理性反馈 不可否认,当前农村的政民关系、干群关系面临种种困难。一方面,伴随社会转型,农民的利益需求日趋复杂多样,而且不同群体、不同个体的需求差异较大,政府难以及时有效满足这些需求。另一方面,基层政府承受上下压力,为了执行中央和省市的决策,可能涉及群众利益问题,为了反映群众利益,可能影响决策执行。这种情况,广大农村志愿者承担了积极有益的“第三方角色”,沟通协调政府与农民的关系。
中国农村志愿服务,从扶助困难群体道促进邻里互助,从沟通干部关系到化解矛盾冲突,从帮助儿童成长到保护生态环境等。志愿者的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泛、服务活动越来越多样,已经成为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社会各界了解农村志愿服务,动员更多热情、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志愿者投入农村志愿服务行列,加快推广农村地区实现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