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学经典导论

谭平//万平 人民
出版时间:

2010-2  

出版社:

人民  

作者:

谭平//万平  

页数:

312  

前言

读完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谭平教授与同事万平教授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论》书稿后,受益良多,也引发了我对国学现状,尤其是如何认识国学,如何学习和发展国学的点滴思考,值此书付梓之机,略呈管见,借以交流。一、国学价值所谓国学,原则上是指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文化。环顾世界,包含国学的中国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未曾中断,并最终形成为一套完整体系的文化。这是一个奇迹,应该倍加珍惜。国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积累与创造,更是历代一批批具备深邃敏锐识见、渊博厚实学养的贤哲,在漫长历史播迁中,以立意高远、构架宏伟、体裁多样、数量浩瀚的学术著作,一砖一石地逐渐砌建而成的。这些以经、史、子、集分类的鸿篇巨著,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国学的博大精深,要从总体上对其意义、价值作出评论,委实难以把握。在此,仅对贯穿学术论著的两点“意识”予以强调。第一,忧患意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是贤哲们自觉树立、毕生实践的伟大抱负。他们都怀具极其沉重的时代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是著述的永恒主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其最通俗、最质朴的警世格言。如以史学而言,宋人苏洵在其《史论》中明确宣称:“史何为而作乎?其有忧也。”清末郑观应以《盛世危言》为其著述命名,突出地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正是这种时刻都在警惕的忧患意识,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直面人生现实。

内容概要

  所谓国学,原则上是指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文化。环顾世界,包含国学的中国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未曾中断,并最终形成为一套完整体系的文化。这是一个奇迹,应该倍加珍惜。国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积累与创造,更是历代一批批具备深邃敏锐识见、渊博厚实学养的贤哲,在漫长历史播迁中,以立意高远、构架宏伟、体裁多样、数量浩瀚的学术著作,一砖一石地逐渐砌建而成的。这些以经、史、子、集分类的鸿篇巨著,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

谭平,1961年生,成都大学教授,四川省朱熹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发表论文四十五篇,其中十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和《社科信息集粹》、《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文复印或摘录。在《读书》、《南方周末》刊物和报纸上也发表过学术文章。已出版专著三部、长篇历史小说一部。

书籍目录

序绪言第一章 孔子与《论语》 第一节 孔子其人 第二节 孔子思想学说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含英咀华——《论语》名句诵读 第四节 追本溯源——《论语》原著选读第二章 孟子与《孟子》  第一节 东方亚圣——孟子 第二节 亚圣的理想——《孟子》 第三节 《孟子》名句诵读 第四节 《孟子》原著选读第三章 董仲舒和朱熹的主要思想 第一节 董仲舒的思想评介 第二节 朱熹的学说和思想评介 第三节 名句诵读 第四节 原著选读第四章 老庄的智慧 第一节 老庄其人其事 第二节 老子智慧之实用 第三节 庄子之生存智慧 第四节 老庄名句诵读 第五节 老庄原著选读第五章 佛教与中国文化 第一节 佛教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第三节 佛教的教义 第四节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五节 禅与禅宗——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第六章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功用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的审美评价标准 第四节 古代文学鉴赏原著选读。第七章  中国地域文化举隅——巴蜀文化精粹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构成格局 第二节 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第三节 巴蜀文化对中华文化大一统格局形成的贡献 第四节 中化文化形象化的情感性言说:巴蜀文学 第五节 巴蜀哲学与史学 第五节 诵读材料第八章 现代新儒学要义 第一节 现代新儒学释义 第二节 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现代新儒学的基本思想后记

章节摘录

三、儒家资本主义“儒家资本主义”这个名词似乎有点怪异,是否真有其事学者众说纷纭。从历史的考察来看,事实是,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两个转型。第一个转型是从传统的农业经济转向现代工业经济。这个转型从清末改良主义运动时期开始,通过兴实业的过程,在外来资本主义的刺激下,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经形成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中国工业的真正发展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八十年代已经初具规模,九十年代更是有大规模的发展。但是九十年代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已经开始了“后现代化”——“新经济”,所谓“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关系,实际上是工业经济与新经济的关系。因此当我国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型还没有完成,第二个转型从还没有完成的工业经济向新经济转型,这两个转型重叠,也是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这就是中国社会的特殊性。那么现代新儒家所谓的“儒家资本主义”指的是什么呢?所谓“儒家资本主义”,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概念,针对东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文化特征,是指中国传统儒学的家族主义对经济的影响。其实是对与欧美资本主义相比具有种种不同特征的东亚地区工业文明体系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总称和概括。“儒家资本主义”的概念乃是由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对现代新儒学思想持认同态度的海外学者首先提出来的,如米切欧·莫里西认为,正是“儒家价值观念决定了日本资本主义制度中集体主义伦理道德体系的确立”。“西方社会中,道德上的个人主义与经济个人主义无意识地结合在一起,而日本传统文化的集体主义则会导致‘儒家资本主义社会”’。弗兰克·吉伯尼所著《设计中的奇迹》中认为,古老的儒家劳动道德传统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决定性因素,因而他提出日本是“儒家资本主义”以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另外,日本森岛道雄教授1975年在伦敦经济学院讲学时,也曾就儒家资本主义的集体主义特性问题做过学理的和历史的阐释。由于“儒家资本主义”的提法非常切合当代海外新儒家即新儒家第三代的思想实际和理想追求,因而一经提出,即为之所肯认和接受。在他们看来,工业东亚的崛起,毋宁就是对西方著名思想家马克思·韦伯理论的一种挑战。马克思·韦伯通过对儒教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历史考察而写成的《儒教与道教》一书所得出的结论是,儒教过于重视家庭关系、血缘关系和人身依附的思想,正是阻碍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首要因素⑨。

后记

《国学经典导论》是成都大学利用综合性大学的资源条件,探索高素质人才培养途径,面向全校所有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这是从中国文化不仅要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而且要成功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需要的视野,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典籍及其主要思想,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了解阅读方向和阅读价值,切实丰富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的重要尝试。该教材已经被四川省教育厅正式立项为四川省2009-2012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P09399,项目名:“国学经典进大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本着边建设、边充实、边完善的精神,我们率先推出了这本《国学经典导论》教材。这本教材是在《国学经典导论》(试用稿)讲义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吸收了有关专家、学者、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充实、完善、修改而成的。国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不可能在一本薄薄的教材中将其完全囊括入内。为避免课程泛泛而论,避免与其他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保证教学质量,使教学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针对性,突出地方特色,本课程改革采用专题讲座方式,共分八个专题。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学术民主,主编在搭建好全书各专题框架结构、提出写作目标和要求以后,教材各章的具体内容是由各专题教师自定,体例大体一致,基本体例为:专题基本概况介绍,专题论述(重点),原著导读。


编辑推荐

《国学经典导论》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国学经典导论 PDF格式下载



很好,快递很快,书也超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