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上下)

黄枬森 编 人民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人民  

作者:

黄枬森 编  

页数:

全两册  

字数:

1125000  

内容概要

黄枬森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坚持、发展与创新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的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必须在“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的指导下,落实到一个新的哲学体系的构建上。构建的具体过程是首先以明确的对象、适当的组成部分、真实的内容和严密的结构等四项要求来分析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是非得失,然后合弃其失误或过时之处,保留其科学成分,并结合时代精神的发展,包括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的新发展、科学技术研究的新成果和哲学研究的新成就,构建一个符合上述四项要求的新的哲学体系。其结果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构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一个整体——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五个部门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人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论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其中,世界观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包括实践观,人学包括人生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是一部带有重大理论突破价值的学术著作,融汇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坚持、发展与创新的统一。

作者简介

黄枬森,1921年11月29日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1942年进入云南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1945年转入哲学系学习。抗战胜利各校复员后,于1947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48年毕业后进入哲学系作研究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始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5年离休。1981—1987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1982年始任博士生导师,1981—1996年任一、二、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83—2000年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1990年始任《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编委会主任,1991年始任北京大学人学研冤中心主任,1998年始任邓小平理论研冤中心研究员。曾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人学学会会长、中国恩格斯学会会长、北京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名誉会长、北京社会科学联合会顾问、中国人权研究会顾问。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哲学与哲学史
第一节 哲学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西方哲学的形态演进与思维特征
第三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道统序列”与思维特征
第四节 哲学的当代命运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意义与科学形态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变革意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构建一般科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是非得失
第四节 怎样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
第二篇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
第一节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
第三节 无限的物质世界与有限的现实世界
第四节 意识对物质的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
第二节 世界的运动发展
第三节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四章 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其他若干规律
第一节 整体与部分
第二节 个别与一般
第三节 绝对与相对
第四节 现象与本质
第五节 内容与形式
第六节 原因与结果
第七节 必然性与偶然性
第八节 可能与现实
第三篇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第一章 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形式
第二节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第三节 实践与人掌握世界的方式
第二章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社会存在和社会的经济结构
第二节 国家政权和社会的政治结构
第三节 精神生产和社会的意识结构
第四节 历史过程的时空结构和时间向度
第五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 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发展动力
第一节 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的自我调节功能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第四章 社会形态更替和社会进步
第一节 社会形态的划分
第二节 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
第三节 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第四篇 辩证唯物主义人学
第一章 人的存在论
第一节 人是自然存在物
第二节 人是社会存在物
第二章 人的本质论
第一节 人性
第二节 人的本质
第三节 人性的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
第四节 人的异化
第三章 人的发展论
第一节 人是真正发展的存在物
第二节 人的发展的含义
第三节 探索人的发展规律
第四章 以人为本和人权
第一节 正确认识以人为本
第二节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人权观
第五章 做人之道
第一节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节 人生的规划
第三节 人生境遇中的具体问题和指导原则
第四节 指导人生实践的基本原则
第五篇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一章 认识的本质和基础
第一节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第二节 认识的本质和存在形式
第三节 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
第二章 认识的规律和方法
第一节 认识的规律性和认识方法的客观依据
第二节 认识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认识中的若干对立统一关系
第三章 真理
第一节 认识、真理和价值
第二节 真理的性质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的检验
第六篇 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论
第一章 价值的本质
第一节 价值与存在
第二节 价值的本质
第三节 价值的特性
第四节 价值的分类
第二章 价值评价
第一节 评价的本质与特点
第二节 评价的类型
第三节 影响评价的因素
第四节 评价的科学性或合理性问题
第三章 价值意识与价值观念
第一节 价值意识
第二节 价值观念
第三节 价值观
第四节 价值追求
第七篇 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
第一章 方法和方法论
第一节 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第二节 方法论:哲学与科学的纽带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方法论
第二章 现代科学方法的核心:模型
第一节 科学模型及其两种形式
第二节 建立模型的方法论原则
第三节 科学模型的多重功能
第四节 社会研究与模型方法
第五节 模型的多样性和局限性
第三章 方法论范畴选析
第一节 已知和未知
第二节 归纳和演绎
第三节 分析与综合
第四节 具体与抽象
第五节 定性与定量
第六节 学习与创造
后记

章节摘录

(二)意识形态性是哲学理论的社会历史本质,是哲学学科的他律规定性一般来说,“意识形态”的含义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框架中可以得到大致阐明:这一概念隶属于关于一切时代的社会结构系统的学说,指的是“观念的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国家和这种观念上层建筑共同依靠市民社会作为它们的基础而得以存在。①就其内容来说,“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观念,尤其是一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观念。②就其社会本质来说,它既是社会矛盾在观念领域的表现形式,又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和实现利益的手段。⑧更进一步地从本质上说,特定时代特定社会境域中的意识形态的生产过程根植于特定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方式。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任何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哲学学说都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哲学理论的社会历史本质是意识形态性,哲学的本质取决在它自身之外的作为它的存在基础的社会实践、社会关系的性质。就是说,哲学本身是社会各阶级中“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即社会全体中某种“局部利益”在观念领域、理论形态中的表达形式,而这些特定的局部利益的实现过程直接依赖于社会利益分配的特定结构、社会阶级的等级划分和阶级之间统治性的权力关系。而且,哲学既是特定阶级利益在观念领域的表现形式,又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和实现利益的手段。因此,哲学的就按其所表达的阶级利益的不同而表现出根本不同的性质:代表先进阶级利益的哲学具有进步的社会历史性质,相反,代表落后阶级利益的哲学则具有消极保守的社会历史性质。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第1部)(套装上下册)》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上下) PDF格式下载



系统的知识体系、严谨的学术概念、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好书!


很不错的一本思想政治类书籍,水平很高,但又不是很枯燥。


大家的书,还是应该读下的。


书前不久在**上买到了 拿到手里情不自禁翻了几百页 竟耗去我数日的时光 这是黄枬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第一部 黄枬森按2006年北师大版 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的马哲当代创新所罗列的框架进行建构 建构本身的科学性姑且不论 黄老夫子的勇气可谓当代学人之楷模了。语言朴实无许多矫揉造作 而且容易被读者所理解和熟知 通观黄枬森的马哲体系 很显然正如当初的框架一样 他把马哲归结为辩证唯物主义 抛却了以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驾齐驱的局面 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来源于苏联哲学家日丹诺夫们的粗暴中介之后简单化机械化的教条,黄枬森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体系在我看来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良性的提升,通过整个哲学框架 以前简单化的倾向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观,这自然是值得鼓舞的。通观全文,显然令人有很多值得困惑的地方,其中尤为对哲学这一概念意义本身的探讨缺乏足够的深度,而且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也未曾得到足够的重视,日语汉化的术语体系显然难以确证西方智慧庞杂的语义结构,当然习惯成为一种束缚思维的力量,而返璞归真的真实显然为学界日渐僵化的惰性所牵引。如果单从体系本身而言,这是一种创举,但是从体系之内看,简单化机械化的思维范式还是余音绕梁甚至竞相嬉戏,当然当代哲学对形上学的异端反抗,让体系本身的构建面临生不逢时的际遇,学人的盛勇之气自然值得褒奖,意义的泛化却是让人不禁产生诠释学上的诸多见解,倘若一种理论的开放性足以解释一切理论,那这种理论的深刻性显然乏善可陈,甚至其本身就是一种常识,作为常识的东西和米涅瓦的猫头鹰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吧。


开看,好好研究,希望能有点感悟


研究用,黄先生的书还是要认真读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