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罗亦农文集

金再及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金再及  

页数:

536  

前言

罗亦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卓越的领导人。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旅莫支部的首任书记,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一九二八年四月英勇牺牲于上海。为了帮助广大读者研究和学习罗亦农同志的革命思想,为了给研究工作者提供研究中国现代革命史、思想史的重要资料,我们选编了这部《罗亦农文集》。 文集收入了罗亦农同志自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七年间所写的文章、讲话、书信和他所起草的党内决议、指示等,共六十一篇。其中三十篇是第一次发表。文集按写作或发表时间顺序编排。 收入文集的著作一律保持原貌,未作删改。对其中无法辨认的字,以口标出,错别字以[ ]订正,缺漏字以[ ]订正,衍文用< >标明。为了便于阅读,作了题解和注释。还附录了《罗亦农年谱》。 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全国政协文史办公室、中央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广东省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马列所资料室等单位的支持和协助。特别是得到帅孟奇同志和罗亦农烈士亲属的帮助,在此致以深切的谢意。 陈云同志生前为文集题写了书名,在此谨寄以深切的怀念。 这部文集是由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特约研究员金再及负责编选的。 谨以此书纪念罗亦农烈士牺牲七十周年。 一九九八年四月

内容概要

  1928年4月21日,罗亦农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他的主要著述收入《罗亦农文集》,成为今天的人们学习、了解烈士生平和崇高思想、风范的好教材。罗亦农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组织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等许多在党的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活动,写下了10多万字的理论文章,在理论上有诸多创建。他为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该文集于199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次再版
  编者做了仔细的修订,以更高的质量呈现在读者面前。

书籍目录

在中共旅莫支部第二次大会上的报告
 (一九二四年八日五日)
应组织工农,预备革命的基础
 (一九二四年)
对中央工作的意见报告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附陈独秀:国民党的一个根本问题
殖民地的国民革命非无产阶级指导不可
 (一九二五年一月四日)
应加强海参崴的中国工人运动
 (一九二五年三月三十日)
今年五一之国际状况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六日)
“五一”纪念与农民
 (一九二五年五月)
今年五一广州之两大盛举
 (一九二五年五月二日)
中国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之始末
 (一九二五年五月九日)
形势严重下之广州政府
 (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一日)
致陈乔年、刘伯坚、袁庆云、李求实函
 (一九二五年七月十九曰)
廖仲恺遇刺前后的广州政局
 (一九二五年九月十八曰)
五卅周年纪念运动的经过及今后我们的工作
 (一九二六年六月二日)
上海工人运动的新策略
 (一九二六年七月十日)
目前政治现状及民族革命运动的前途
 (一九二六年七月二十六日)
要把经济罢工与社会反目斗争结合起来
 (一九二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上海地方非有一次民众暴动不可
 (一九二六年九月三日)
全国政治状况和今后党的责任
 (一九二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

章节摘录

国民党在国民革命的策略上,目前应否停止军事行动及放弃广州政府,乃是一个重要的根本问题。我希望每个忠实的国民党党员,对于这个根本问题,都有就理论上事实上仔细研究并发表意见的必要,慎勿固执“主张停止军事行动,放弃广州政府,便是破坏国民党”的偏见,硬闭起眼睛不理! 反对停止军事行动、放弃广州政府的人,他们所持最有力的理论是:革命党须有军事行动,也须有根据地,更便于一切革命的运动及宣传。这种理论,仅仅是一些抽象的原则和形式的逻辑,至于国民党本身状况及其在中国所遭遇的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第一,现在已不是揭竿斩木时代,画符念咒又恐怕不济事,除了乞求帝国主义者的援助,我们有何方法能得着和军阀对抗的武器?姑且不说全军阀阶级的军事力量,即以直系而论,想用广州政府现有的军力打倒他,不待军事专家,即稍有常识的人也不应作此奇想。 第二,广州政府现有的军队内容又是怎样?完全是以利结合的雇佣军队,我敢说没有一连一排是可靠的革命军队,并且也还没有相当数量质量的革命党人能在这些军队中宣传活动,能左右这些军队的群众;建立在这些军队力量上的军事行动,只能攻取若干北方或其他军阀力量所不到的地方,向平民掳掠搜刮,连陈炯明、赵恒惕也不曾打倒,而说可以用他们打倒国际帝国主义、打倒北洋军阀,这是欺三岁孩子的话。 在这种情形之下,国民党此时绝对没有做革命的军事行动之可能,现在的所谓军事行动(北伐包含在内)若不停止,和反动的滇军妥协,和反动的西南将领妥协,和反动的段系、奉张妥协,都成了必需的政策。孙中山先生未尝不知道因滇军勾结商团而妥协是国民党的耻辱,然而因为要做军事行动,便不得不容忍这班反动的军队;孙中山先生未尝不知道反动的西南将领不可与之革命,然而因为要增加国民党军事行动的实力,便不得不和他们联和[合];孙中山先生未尝不知道段系、奉张都是革命党所应讨伐的军阀,然而因为要增加国民党军事行动的声势,便不得不称他们为友军。这些耻辱的行动,这些错误的政策,都是军事行动所必然产生的,因为此时的国民党除了采用这些政策,本来没有北伐或其他军事行动之可能。然而采用这些政策来做军事行动,不但这些军事行动不是革命的而且是反革命的,因为滇军、西南将领、段系、奉张自身便都是军阀及帝国主义者的工具。这样的军事行动,且可以使国民党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革命宣传完全无效。 应否放弃广州政府,和应否停止军事行动,是两件事不可分开的一个问题,因为要保持政府所在的一块领土,便不能停止军事行动。 在理论上,应该先有了强大的革命党,然后才能有革命军队;有了革命军队,然后才能有革命政府。而实际上广州革命政府并不是照着这个理论成立的,支持这个政府的既没有革命的军队,又没有强大的革命党;因此,在名义上在极少数政府首领的愿望上,是一个革命政府,实际上,这革命政府完全建立在反革命的军队、反革命的官僚及反革命的商人阶级之力量上面,这反革命的军队、官僚与商人,不但是支持政府的力量,并且是国民党右派的反动势力之大本营。因此,政府中极少数首领仅仅是有革命的愿望,并没有实权能支配所属的军力、财政用在革命的意义上;并没有实权能制止革命政府所万不应做万不忍做的事:开赌,拉夫;并没有实权能制止军队、警察、商团压迫工人、农民;并没有实权能制止军队、官吏和帝国主义者的爪牙商团勾结妥协;这些都是广州政府在客观上不可避免的事实。 在这种情形之下,国民党若仍要保持广州政府,对内,不但上述各种可痛的状况必然继续下去,而且反革命的军人官僚和反革命的商人之混合政府也必然要实现;对外,永远不能抛弃和西南将领及北方一部分军阀妥协的政策。如此,国民党的实际行动,将使国民党的革命运动及宣传在全国民众中丧失信用,不生效力。而且因为要保持革命政府所在的一块领土,国民党的力量与注意,事实上必然集中到关于保持这块领土的一切应付,没有余力可以计及全国的革命运动及宣传;即在领土内,亦以军警官吏之横暴,取消了党的宣传效力。本以为有一根据地更便于一切革命的运动及宣传,而结果实[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在原则上,我们不但没有理由可以反对一个革命党做军事行动及建设革命政府,并且极热忱的希望中国国民党早日进展到能做革命的军事行动能建设革命政府之一日。但在实际情形上,我们一方面观察得国民党的内容,还没有进展到军事行动及建设革命政府的时期,勉强假用种种反革命的力量来做革命的军事行动及建设革命政府,实在是此路不通!一方面我们观察得国际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的力量及国内军阀的力量,要想占据一隅之地,养数万军队,来打倒他们,那更是此路不通! 现在有一条虽较远而可通的路给我们走,就是只有全国工人、农民、兵士之联合的大暴动,才可以破坏全军阀阶级的军事势力,才可以惊醒帝国主义者条约神圣的迷梦,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在华不法的权利;才可以击碎商人绅士勾结帝国主义者及军阀的奸谋;才可以实现革命的军事行动;才可以轰起全国革命的高潮及热忱,扫荡旧污,建设新国。 因此,我们希望国民党毅然决然改走这条新路;毅然决然抛弃以前的旧政策:建立政府,军事行动,北伐,西南团结,等等;毅然决然断绝一部分有名无实的政权之留恋,回到革命同盟会的时代;毅然决然下全党动员令“到民间去”,在一切民众中做广大的政治宣传,组织工人、农民、兵士的大民众,不断的为这些大民众之自身利益而奋斗,使这些大民众都认识国民党的确是为民众利益而革命的党,的确和军阀派及其他官僚的政党不同;如此,中国国民党才有军事行动及建设革命政府的真实力量。P26-29


编辑推荐

罗亦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卓越的领导人。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旅莫支部的首任书记,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一九二八年四月英勇牺牲于上海。为了帮助广大读者研究和学习罗亦农同志的革命思想,为了给研究工作者提供研究中国现代革命史、思想史的重要资料,我们选编了这部《罗亦农文集》。文集收入了罗亦农同志自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七年间所写的文章、讲话、书信和他所起草的党内决议、指示等,共六十一篇。其中三十篇是第一次发表。文集按写作或发表时间顺序编排。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罗亦农文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