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

王京龙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王京龙  

页数:

332  

字数:

320000  

内容概要

王京龙编著的《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以战国百家争鸣为基础,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构架基本动因和基本特征几个方面阐释了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基本构架,因之而丰富了中国体育史研究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以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现代发展需要为立足点提出扬弃传统要真正弄懂传统,同时要认真对待对外来文化的吸纳问题,既要扬弃传统也要兼容并蓄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建设中华体育精神体系,推动中华民族体育的伟大复兴。

作者简介

王京龙,山东省淄博市人。现为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教授,享受山东理工大学高层次人才(二层次)特殊津贴。主要从事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版著作有《齐国人本思想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齐国威宣盛世》(山东文艺出版社)、《齐文化与中国古代体育》(齐鲁书社)、《齐文化旅游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齐文化旅游丛书》(中华书局)等。在《体育科学》、《社会科学战线》、《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学刊》、《齐鲁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摘报》等报刊转载。已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和省软科学等项目7项。

书籍目录

绪论
 一、关于中国古代体育的研究
 二、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构架
 三、体育与中华体育精神的起源
 四、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研究的基本思路
 五、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研究现状
上编学术繁荣: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的文化背景
 一、周代文化发展与战国学术繁荣概述
 二、齐文化与齐文化精神
  (一)东夷与东夷文化
  (二)齐国是周代极其重要的诸侯国:
  (三)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渊源
  (四)齐文化精神
 三、稷下学宫与战国百家争鸣
  (一)稷下学宫的创办与消亡
  (二)战国百家争鸣的形成与发展
  (三)参与战国百家争鸣的重要学派
 四、齐鲁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观念的形成
  (二)推动了体育活动的发展
  (三)提供了民族体育发展的直接动力
 五、战国时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概览
  (一)蹴鞠
  (二)乐舞
  (三)武术
  (四)射箭
  (五)棋戏
  (六)健身养生术
 六、齐鲁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推动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原生本体的成型
  (二)确立了中华传统体育原生本体的核心点
  (三)构架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原生本体
中编百家争鸣: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的基本材料
 一、儒学以“礼”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主张
  (一)孔子以“礼”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主张
  (二)孟子以“仁”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主张
  (三)荀子以“结于一”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主张
 二、道家以“法自然”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主张
  (一)老子以“法自然”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主张
  (二)杨朱以“为我”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主张
  (三)庄子以“游”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主张
  (四)稷下黄老学派以生命为本体的体育精神主张
 三、墨家以“兼爱”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主张
  (一)强烈的团队意识
  (二)积极的进攻意识
  (三)强烈的科学探求精神
  (四)显明的道德要求
  (五)舍己为人的侠义精神
 四、阴阳五行学派辩证思维方式对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贡献
 五、杂家学派对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的贡献
  (一)《管子》反映的军国主义体育精神
  (二)《吕氏春秋》反映的体育养生精神
下编百虑一致:中华传统体育精神基本框架的构建
 一、精神、体育精神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
  (一)“精神”与“体育精神”、“奥林匹克精神”
  (二)“中华体育精神”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
 二、战国诸子体育思想反思
 三、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构架
  (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二)以静为主的行为要求
  (三)以德为主的行为规范
  (四)以利相导的激励原则
 四、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的基本动因
  (一)士人阶层的崛起
  (二)学术思想的繁荣
  (三)侠义精神的形成
  (四)珍爱生命意识水平的提升
 五、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基本特征
  (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坚强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任智不任力的竞技精神
  (四)性命为主的人本精神
  (五)重德尚礼的参与精神
  六、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现代发展
结论与启示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周灭商后,周天子分封天下,形成了诸侯国林立的局面,《左传》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荀子》说:“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吕氏春秋》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这样,按照文献的记载,从周代建国之初“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开始,到战国初期齐国田氏被册封为诸侯,有周一代,究竟分封了多少诸侯国,至今也还是一个谜。这是一个方面。另外,周代的诸侯封国,既有国土面积的大小之别,也有封国君主的爵位高低之分,还有诸如血缘关系的亲疏和功勋大小、能力强弱的问题。实际上,众多诸侯的分封,本身就是建立了一个盘根错节的大系统,而要保障和维持这样一个大系统的正常运转,显然要比建立这样一个大系统难度还要大得多。按照周礼的规定,这些诸侯都必须要听命于周王室的管辖,这便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根据。整个西周时期,这一系统整体上还是比较稳固的,其中所依靠的根本性措施,就是宗法伦理下的礼乐文化制度。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以后,由于各诸侯国的长期独立发展,形成了相互之间的明显差距和显著区别,突出表现为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不同文化观念主导下产生的区域经济差异。可以说,整个的周代,是地域文化异彩纷呈的时期,尤其周平王东迁洛邑以后,地域文化的发展更是呈现出了一派日新月异的局面。直到秦灭六国之后,这一局面才由于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形成而开始渐变。 纵向上看,周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两条非常重要的思想文化轴心,支撑着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来的延续与发展。这两条文化轴心,一是礼乐文化,一是《易》学文化。西周时期的周公制礼作乐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礼乐文化的基本观念,在西周时期已经深入人心,根据张晓娟对于《诗经》的研究,周王室倡导的礼乐文化观念,在当时就已经渗透到了诸如“祭祀”、“田猎与演武”、“宴饮”等社会各个层次的各个方面。周代形成的礼乐文化,以其强大的社会渗透力,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恰如孔子所说:“礼失而求诸野”,礼乐文化向社会基层的逐渐渗透,由此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凝聚,都产生了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礼乐文化对中国人文精神的影响更多地表现在政治层面上,易学则更多地反映了思维方式层面上的影响。相传伏羲氏把蓍草反复排列,画为八卦,将天地间万物的现象都包括于其中,形成了原始的“易”。后来,经过周文王的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了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辞、爻辞,人称《周易》。《周易》一书虽然成书于战国时期,但它表达的基本理念却是西周乃至以前形成的天命思想,《周易》的形成有着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被后人称为河图、洛书的东西,是烧灼卜骨的表现,是远古先民在长期生活和占卜的实践中感悟出的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互相连缀、互相渗透的具体反映。


编辑推荐

《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开拓了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领域“万世一系皆黄帝”的学术视野,丰富了先秦体育思想史研究的基本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先秦体育思想史研究过程中的一些不足。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 PDF格式下载



推荐体育专业的同事看一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