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六朝抒情小赋概论

池万兴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2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池万兴  

内容概要

《六朝抒情小赋概论》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三章为宏观研究,将魏晋南北朝的抒情小赋,放在整个中国赋史的发展流程当中与整个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做到宏观观照,整体把握。中编分为八章,分别对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的悲士不遇赋、隐逸赋、婚姻赋、恋情赋、山水游览赋、俗赋、咏物抒情小赋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门研究。这一部分主要是从主题学的角度研究该时期的抒情小赋。从中可以看出,该时期的抒情小赋和诗歌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诗中所有的题材内容不仅在赋中都有反映,而且赋的内容比诗歌更为丰富多彩,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赋的诗化倾向,这对唐诗的发展无疑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影响。下编主要对抒情小赋的艺术成就进行了深入探讨。分别论述了抒情小赋的铺陈特征、典故运用、内在结构、形象刻划、意境创造、比兴作用以及移情等等。通过本编的研究作者认为,该时期抒情小赋的艺术成就远远地超过了汉大赋,在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抒情小赋的发展为唐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直接的艺术借鉴。

作者简介

池万兴,1962年生,陕西彬县人。现为西藏民族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委员,咸阳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中国司马迁研究会理事、中国赋学会理事等。刊发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6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两项。曾荣获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书籍目录

导论 上编 第一章赋的文体意义 第一节说赋 第二节赋的渊源 第三节赋之流变 第二章六朝抒情小赋的生成 第一节六朝小赋生成的社会诸因素 第二节赋家审美情趣的转变 第三节文学自身的发展结果 第四节赋家创作环境及赋的产生方式的变化 第五节诗歌的繁荣及其对赋的影响 第三章抒情小赋的演变轨迹 第一节建安时期 第二节正始与西晋抒情小赋 第三节东晋抒情小赋 第四节刘宋抒情小赋 第五节齐梁陈抒情小赋 第六节庾信与北朝抒情小赋 中编 第一章关注社会表现现实 第一节抒写雄心壮志、表现动乱现实的建安抒情小赋 第二节现实政治沉重压抑下的正始抒情小赋 第三节两晋抒情小赋的忧生念乱与愤世嫉俗 第四节南朝抒情小赋对现实的反映 第五节北朝抒情小赋 第二章六朝“悲士不遇”赋 第一节“悲士不遇”——一个永恒的主题 第二节沉郁悲怨的美学风格 第三节苦闷与压抑的宣泻 第三章六朝隐逸赋 第一节隐逸赋兴盛的时代因素 第二节隐逸——士大夫一个永恒的文化主题 第三节隐逸赋的积极意义 第四章六朝山水游览赋 第一节六朝山水赋的繁盛 第二节六朝山水赋的思想价值 第三节六朝山水赋的艺术价值 第五章六朝婚姻赋 第一节六朝婚姻赋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六朝婚姻赋的分类 第六章六朝恋情赋 第一节辞赋中的恋情描写 第二节男女相悦相恋之赋 第三节正情定情赋 第七章六朝俗赋 第一节何谓俗赋 第二节俗赋的特征 第三节俗赋产生的多元因素 第八章六朝咏物小赋 第一节审美情趣的转移 第二节托物讽世 第三节人生忧患 第四节个性人格的寄托 下编 第一章抒情小赋的意境创造 第一节意境及其生成 第二节个性化的意境追求 第三节咏物抒情赋的艺术创造 第二章抒情小赋的形象刻画 第一节抒情小赋的人物形象塑造 第二节咏物赋的形象刻画 第三章抒情小赋的铺陈特征 第一节两种赋体铺陈手法的比较 第二节诗与赋铺陈手法的比较 第三节骈赋的铺陈手法 第四章抒情小赋的典故运用 第一节古文化积淀的艺术再现 第二节典故的比兴作用 第三节对于抒情小赋用典的评价 第五章抒情小赋的比兴作用 第一节比兴略说 第二节比兴的拟物寄意作用 第三节情景交融艺术境界的追求 第六章抒情小赋的内在结构 第一节结构的多样化 第二节形式的建筑化 第三节句式的诗歌化 第七章咏物抒情小赋的移情 第一节移情的现实根据——社会生活 第二节移情的心理基础——作家心态 第三节移情的条件——审美联想 第四节移情的手段——比兴象征 附录 屈原的“男女君臣之喻”与汉赋作家的女性人格 论宋玉赋的三大艺术构成 从西汉“士不遇”赋看西汉文士的“不遇”现象 束皙的赋风及其成因 和宁及其《西藏赋》 赋海奇葩西藏方志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二章 六朝“悲士不遇”赋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此乃中国古典文学永恒的主题。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有多少才华横溢的文士受挫于仕途,有多少忠心报国的志士不容于当朝,一次次失望,一次次打击,将他们原有的一腔热血和满腔豪情,化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愤慨与不平,化为“举世无相知”的孤独与苦闷,化为“我本不弃世,世人皆弃我”的悲哀与痛苦,凡此种种情感,郁积于心,他们借文学创作来抒发这种悲愤情绪,使痛苦的心情得以升华,便形成了“悲士不遇”文学的主题。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从最早的诗集《诗经》中贤人君子“我生不辰”的愤激呼号,到封建社会最末一位诗人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想呼唤,“悲士不遇”主题贯穿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始终。认真地对中国文学中的“士不遇”主题进行文化美学阐释,对于整体认识和把握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特性,是十分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历来对诗歌创作中的悲士不遇主题的探讨不乏专著、专文,而对赋中的“悲士不遇”主题则很少专文论述。因此,本章对魏晋南北朝“悲士不遇”赋作一初步探讨,便不无意义。 第一节 “悲士不遇”——一个永恒的主题 社会现实对人的压抑具有很大的历史惯性,因而抒发怀才不遇、生不逢辰,便成为文学作品一个相当普遍的主题。汉代以前,屈原的作品中便表现了作为一个士大夫的悲愁和苦闷,但与后代悲士不遇不同的是,屈原作品中所展示的个人悲哀苦闷,并非为自身的生不逢辰、怀才不遇而发,而是为君主的昏庸误国、为民生的艰难困苦、为自己被逐而远离故都、政治理想无由施展而发。他所考虑的并非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是整个民族、国家的兴衰。到了宋玉,由于缺乏屈原那种至大至刚的人格,他的《九辨》主要围绕个人的失意,反复咏叹“贫士失职兮志不平”、“惆怅兮私自怜”,突出了个人怀才不遇的牢骚不平。由此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发抒其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苦闷,乃首端于宋玉。 汉代,由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士人施展才华、实现宏图的唯一途径便只能是博得君主的赏识,而这条路确实太狭窄了,由是悲士不遇主题便极大地突出起来。贾谊《吊屈原赋》、《鹏鸟赋》、《惜誓》,严忌《哀时命》,东方朔《七谏》、《答客难》、《非有先生论》,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王褒《洞箫赋》,刘向《九叹》,扬雄《逐贫赋》、《酒箴》,刘歆《遂初赋》,崔篆《慰志赋》,冯衍《显志赋》,班彪《北征赋》,班固《答宾戏》,崔驷《达旨》,梁竦《悼骚赋》,张衡《思玄赋》、《归田赋》、《骷髅赋》,王逸《九思》,崔定《答讥》,赵壹《刺世疾邪赋》、《穷鸟赋》……无论是汉大赋还是骚体赋,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悲士不遇”的共同主题。这其中,汉代众多代言体的悼屈赋,着力代屈原陈辞,抒发其不受知于君、不见容于世的愤懑不平,实质上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家之块垒,抒发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牢骚。在这类题材的赋中,唯有董仲舒、司马迁等人的赋直抒胸臆,较以前的同类赋作要深广得多。


编辑推荐

《六朝抒情小赋概论》对六朝的抒情小赋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抛砖引玉。六朝的抒情小赋,无论其思想内容或艺术成就都远远超越了汉大赋。然而,遗憾的是,过去由于受“五言之诗大行于魏晋而赋亡”等传统偏见的影响,我们对于整个赋体文学的发展流变史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六朝抒情小赋概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