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制度与人权实现
2013-4
人民出版社
谢琼
《福利制度与人权实现》通过梳理福利制度与人权的发展历程来分析两者的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论证,得出以上结论。整个论证过程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对本文涉及到的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就文章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进行了阐述,以为后文明确研究界线、设定研究目标。第二部分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人权和福利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历程中出现的各种理论和观点进行了述评,以为后文核心观点的提出厘清脉络。第三部分主要从理论与制度实践两个维度对福利制度与人权实现的相互影响及其关联发展路径进行宏观、系统、综合性分析,同时论述福利制度对人权实现的促进,目的是提炼出两者关联、互动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第四部分是对第三部分观点的典型性支撑与特殊性研究。第五部分是总结和启示部分。在对《福利制度与人权实现》前述内容作以概括性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可资中国福利制度建设和发展借鉴的启示,包括基于维护权利的观念加快完善福利制度体系,尽快将福利权法制化,全面而有区别地满足人们的诉求以维护人的基本权利等。
谢琼,女,甘肃酒泉人,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社会保障)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政治学博士后,副教授。曾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和澳大利亚专题研修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近年来,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光明日报》、《社会保障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文章30余篇,10余篇被转载。出版有《构筑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系列:国际视角下的残疾人事业》(主编)、《农民工权益保护知识百问》等著述,参与过“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战略”等国家重大课题研究。
序 导论 一、研究背景、目标与意义 二、关键概念 三、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框架 四、贡献与不足 第一章福利制度与人权的解析:基于文献的述评 一、福利制度的解析 二、人权的解析 三、综合评论 第二章福利和人权的关系演进:从分割到关联 一、福利权的产生与发展 二、促进福利权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三、人权对福利制度发展的要求 四、小结 第三章福利制度对人权实现的促进 一、福利制度是实现人权的必然需要 二、福利制度对人权实现的促进 三、不良福利制度对人权实现的扭曲 四、小结 第四章残障人士的权利与福利制度的促进:排除障碍 一、残障人士的权利及对福利制度的需求 二、残障人士福利与制度模式 三、福利制度对残障人士权利的促进 四、小结 第五章儿童的权利与福利制度的促进:提供保护 一、儿童的需求与权利 二、儿童遭受权利侵害的状况及主要原因 三、福利制度对儿童权利的促进 四、小结 第六章妇女的权利与福利制度的促进:维护性别平等 一、妇女的需求与权利 二、妇女遭受权利侵害的表现及根源 三、福利制度对妇女权利的促进 四、小结 第七章结论与启示 一、基本结论 二、若干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页: 插图: 从人权和福利制度发展的角度来看,在经济发展的促发下,权利主张和福利要求往往是引起政权更迭的主要因素,而通过政权更迭,权利主张往往得以确认,福利要求得以满足或部分满足,并在此基础上依次往复,在政权不断成熟和政府职能不断完善的同时,也不断地催生应有人权,并通过福利制度的设置和实施不断地实现人权。 主张和维护人权,在历史上常常是政权斗争的思想和理论武器。三代人权的理论实际上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三种革命运动。资产阶级为了推翻腐朽的教廷势力和落后的封建统治,打出“自由、平等、民主”的人权口号,借助上帝和自然赋予的力量唤醒民众的权利意识,将封建势力和王朝送入了历史。无产阶级正是通过揭露资产阶级人权的虚伪性,提出自由、民主的实现首先需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上,从而发动了社会主义革命运动。20世纪40—50年代的民族独立运动则为争取发展权、环境权等集体权利取得了国家的主权独立,而主权的独立又为人权的发展和福利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出台和实施福利制度,是政党维护政权统治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常用手段,福利制度的调整和改革也遍布着政党政治的足迹。福利措施从随意性的慈善行为制度化为政府的常规责任,也正是因为有了政府政权的介入。正如周弘所说:“和以往分散在各教区的福利设施相比较,世俗政权采取的福利措施更加统一、更加有效率、更加理性。” 福利制度的实施还往往与政党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政党通常代表一个阶级或阶层的群体利益,其所拥有的福利理念对福利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有重要影响,政党政治运行过程中的许多变化也大都与福利议题有关。在德国,社民党来源于工人运动,认为强大而重视社会福利的国家才能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他们主张社会正义和经济利益的公平分配以确保公民享受更好的社会福利。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社民党执政期间往往能出台一些改革议题,以使不同人群都能够获利,如新的富人税政策等。在美国,民主党从罗斯福时代开始总是积极推进福利制度发展,或者竭力减缓福利制度的弱化以确保保护弱势群体的措施更趋于公平合理;而共和党则以极大的热情弱化和私有化福利体制。美国福利制度历史上充满了民主党与共和党交替增加和削减福利措施的记载,既有罗斯福、杜鲁门、肯尼迪、约翰逊等民主党派政府兴建福利设施、增加福利项目和开支的足迹,也有尼克松、福特、里根、布什等共和党政府撤销福利项目、缩减福利开支的影子。后继的克林顿、奥巴马延续了民主党人的传统,而小布什在位期间尝试为劳动者建立个人账户和开征遗产税的努力都没有成功。在政党竞选中,劳工组织往往选择支持政党竞争中的社会民主党和其他左翼政党,因为他们更乐意支持福利国家政策。不过,不管左翼和右翼如何利用福利制度做政治文章,随着政党的成熟和政制的完善,政党达成越来越多的福利共识,即福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第三轨道”。保罗·皮尔逊的研究则显示,即使是在撒切尔和里根政府统治时期大幅削减英、美两国的福利,但“在保守时代涌现出来的福利国家仍然相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福利制度与人权实现》基于历史与文献的视角,在赋予人权丰富而具体内容的同时,亦揭示了福利制度的真谛。《福利制度与人权实现》阐述了人权演进与福利思想转变为历程,论证了福利制度的发展与人权发展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及其互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