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璜(上下)
1998-1
人民文学出版社
拜伦
910
668000
查良铮
无
拜伦(1788—1824)写《唐璜》,是一八一八至一八二三年间的事。这时他已移居意大利,年龄虽刚过三十,在人生经验和艺术修养上却都已臻成熟之境。《唐璜》是一个欧洲中世纪旧传说,传说中的唐璜其人是一个专门玩弄妇女的登徒子,而且已经由莫里哀和莫扎特写进过喜剧和歌剧,要把他写得风流放荡不难,要把他写得有点不同或有点意义却不易。 本书作者拜伦自称这本《唐璜》是一首讽刺史诗。而史诗都有一个故事。《唐璜》的故事是很有吸引力的,即使是对拜伦其人不抱好感的读者也往往是一读就难于放下。第一章是一种欧洲讽刺歌剧式的场面:一个天真青年被一个少妇勾引了,惹得她那高龄丈夫带了仆人、打着火把、深夜来搜她的卧房。 《唐璜》吸引人之处首先在于它是一个极有趣的故事,从唐璜受少妇朱丽亚勾引、被她的伯爵丈夫带人举着火把搜查她的卧室开始——这是一个绝妙的轻歌剧场面——跟着来了一连串动人的情节,诸如海行遇险,在希腊岛上与海黛恋爱,被卖为奴而混入土耳其苏丹后宫,参加伊斯迈战役,受俄国女皇宠幸以及被派为使节去英,抵英后的各种奇遇,等等,都会教人读得入迷,放不下书来。世界名著之中,内容生动、戏剧化能同《唐璜》相比的,确实不多。
作者:(英国)拜伦(ByronG.G.) 译者:查良铮 注译:王佐良
献 辞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七、八章序言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
无
纸张一般,还有粘得地方,不过总体还好,故事经典,可以一看
拜伦是许多大作家的最爱。他不加掩饰的生命力,是如歌德一般圆熟老朽的宗教派作家所不可能拥有过的。拜伦就是唐璜,年轻稚气,傲慢中带一丝羞涩,他睫毛轻颤,然后一剑刺穿敌人的肚肠。
穆旦的译文亦如同唐璜一般炫目。此书应作为诗体翻译的典范。
浪漫主义对于天地万物和情感的描写,以及两者的细腻交融,产生的开阔瑰丽的感受真是让人叹服。
叙事,嘲讽,以及作者的人生感悟。
《唐璜》继承了奥德修斯式航海民族为守护女神所救的经典爱情模型(类似海的女儿,虽然性别不同,但是心理是相同的)。韩寒的《三重门》里父亲删书,还有中国古代孔子删诗经与诗歌中嘲讽的母亲删书的“纯净教育”如出一辙。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及西方各种困于海上甚至吃人也都能在诗中找到。这首诗在原型方面真是承上启下,一脉相承,异彩纷呈。
又是漫游模式,各国,各个女人。按照上面“奥德修斯式”的感觉,从海洋神话刀战争到宫廷城市,很像是人类的发展史,男人和女人的情欲一以贯之。在这样的框架中,大胆想象,开阔的境界,人生的抒怀,主人公的性格和境遇一一展现。
美男子小白脸是西方作品中常出现的形象,应该是西方各位作家们心目中的某个自己吧。美男子们有一些共同特征,过硬的外观,以及温文尔雅的气质,自然能够穿行于上流贵妇而打动她们。《驴皮记》《红与黑》都这样。他们也有自己的性格,但是并不鲜明,是动机主导的。
作品给我最大的启发式“漫游”,开阔了我对于景物和情感的境界感受。
作品的结构可能是带有隐喻的漫游,总而言之是男人到各国,爱各女人。
作品主旨我觉得符合浪漫主义的风流不羁,至于对于政治和社会的挖苦也是有的,前者应该是创作动机和文学性所在。主人公唐璜的选择都很有意思,基础是他是美男子
坚决五星,如果可以我想打六颗星的,可惜了这家伙为什么死那么早!!!!!!!!!!!!!!!!!!!!!!!!!!!!!!!!!!!!!!!!!!!!!!!!!!!!!!!!!!!!!!!!!!!!!!!!!!!!!!!!!!!!!!!!!!!
唐璜曾被描述为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但在拜伦笔下他却成为了英雄。
这部长篇叙事诗,我没看懂。总是有人评论说这篇叙事诗故事性很强,但是我却看不懂。资质不够哈。
反正没看懂……就这样吧。有机会读英语原作。
六十
她的眼睛
是又黑又大,在说话之前总是压掉
一半的火焰,然后从它们柔和的掩饰中
闪出一种与其说是嗔怒不如说是骄傲,
与其说是这两者不如说是恋慕的神态;
然后又显出不是欲望那样的一种东西,
但是说不定会成为欲望,若不是那灵魂
作了一番挣扎并使整个东西缓和下来。
七十三
但是热情最会假装,而越是隐藏
则越是显露;正如最阴暗的天空
预兆最大的暴风雨,热情的活动
就从那徒然警戒着的眼睛中泄露,
不管它把自己打扮成什么模样,
它依然是一样的虚伪;
冷淡或是嗔怒,甚至于轻蔑或是憎恨,
是它常戴的假面具,但戴得还不见得及时。
七十四
于是就有叹息,由于压抑而更深沉,
就有偷偷的相视,因偷偷而更甜蜜,
就有火一般的羞红,虽然不是由于犯了罪,
就有相见时的颤抖,分手后的烦躁,
这一切都是占有之前的小小的序曲,
都是年青的热情所不能免掉,
而且有助于表明爱情与一个新手
第一次打交道时是多么惊惶失措。
(以上三段心旌迷乱的状态描写得相当精彩!)
九十三
真正的智慧可以在这样的思想中
辨认崇高的热望和卓越的抱负,
有些人生来有这些东西,但大多数人
学得了只是使自己遭殃,他们不知道何故:
真是奇怪,一个这样年纪轻轻的人
竟把自己的脑子用在天体的行动上面;
驾驶你认为这些把他弄成这样,
我由不得认为春情发动期也帮了忙。
九十九
一个真正的丈夫总是多疑的,
但是也常在不该怀疑的地方怀疑,
对一个没有这种愿望的人生妒忌呀,
或者由于窝藏一些极坏的好朋友
不知不觉做了淫媒使自己受辱呀;
总是那最后的情况,那错不了:
而当那太太和朋友完全不见了时,
他对他们的罪行,而不对自己的愚蠢觉得惊奇。
一百零六
爱情啊!你的玄妙的艺术是多么完美,
使软弱的人有力量,把强者踩在脚底!
凡人中间最有智慧的人一给你的魔力
带走的时候也就自欺自骗起来!
一百十四(偷情前奏)
在那时辰里有一种危险的静默,
一种容许情意洋溢的灵魂
有余地来把自己完全打开,
却无力全部来控制自己的沉寂;
使树木和塔楼成为圣洁的银光,
把美和幽深的柔和洒落在一切上面,
也低声向心儿说话,又在上面蒙上
一种缠绵的阑珊,阑珊不是悠闲。
一百二十七
但是比这,比这些,比一切更甜蜜的
是初次的热烈的爱情——它唯一独尊,
好像亚当关于自己的罪恶的回忆;
知识之树上的果子被采摘了——一切知道了——
而且生命再能产生的可怀恋的东西
不能和着神妙的罪行相比,
无疑地在神话中把这罪行描绘得就像普罗米修斯
为我们从天上偷了的不被宽恕的火。
一百二十八
……你最好从真理出发,而当你的劳动
是白费了的时候,欺诈也一定有市场。
一百三十一
……用战争,用灾祸,用饥饿,什么办法都行,
这样他们就可以学习文明;……
一百三十三
在这高尚的世界上,欢乐是一种罪恶,有时罪恶竟是一种欢乐
一百九十四(事发后茱莉亚的动人自白)
人的爱情是离人的生命而独立的一样东西,
它是一个女人的整个生存;男子可以遍游宫廷,军营,教堂,船只和市场;
愿献出刀剑,衣袍,财富,荣誉,来换取
骄傲,声名,雄图,以填塞自己的心,
而且很少的人不为这些东西弄得疏远;
男子们有这一切的消遣,我们只有一种——
就是再去爱人家,再受到人家的糟蹋。
一百九十六
……我的愚蠢的心向那固定的灵魂震动,
就像罗盘里指针的震颤,和两极的不动。
题目是说拜伦。《唐璜》有两个主人公,唐璜+“我”!唐璜的艳遇+我的啰嗦感慨(有时候真的啰嗦)。
拜伦在诗中称赞司各特说“他是莎士比亚和泰戈尔之一的传人”,这也是我对拜伦的评价。从宏大的规则到最细微的感情都令人赞叹!莎翁在超越人类荒原的理想王国,而拜伦则在理想主义中增加了自己的热血,一个旁观者,一个参与者。没有莎翁的完美,却有更多的激情和不羁!一个热血理想主义俗人!
诗的情节是唐璜的艳遇,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女人,真是让人赞叹,各种理想主义的女人,肯定有你特别梦想的那款,也可能看后你就不知道自己该更喜欢那一个!~~~回头总结下得!
这个本子翻译地可能比较早了,很多人名跟现在对不住。如“华兹华斯”成了“华茨华斯”等等。很不习惯。
书里经常有作者大段的评论,在叙事之外。也许这是拜伦的特点,但我看着特别别扭。
在读中,也许以后会改变这个看法。
朱维基先生无论是人还是译本现在都鲜有人提及。然而我要冒大不违的说,无论是从文字气质还是从对原意的忠实程度,还是对语言美感的节奏把握和对原文语言风格的把握,都要比查良铮先生的译本要好!我无意贬低査先生的译本,但实在不能苟同査先生的《唐璜》是中国最好的《唐璜》译本的说法(王佐良先生语,我尊敬王先生,但是我怀疑这话是不是有权威意识在作祟)。但为什么我这么说,请自己去认真翻读一遍原文,把原文当作诗歌而非故事的读一遍。
同觉得啰嗦!
扯的太远以至于都要忘了主线了!
为虾米偶喜欢他的啰嗦胜过本来的故事捏?
不喜欢他的啰嗦
呃 泰戈尔在 拜伦去世后三十多年才出生…
勇气可嘉.赞.
我的也是他的~~
恩
就凭你这话,我就读这本了。
"对原意的忠实程度"査译本或许不及
不过读査译本原本就不是读原文,而是读再创作出来的中文诗句
查本给我的感觉是不伦不类。里面塑造出来的叙事者或者主人公的性格都无法代入原著的时代背景中,而它译文典型的中国风格偏偏又与不可能在让这样的故事发生在中国而矛盾。
查的再创作是有它的文学意义的,但毕竟很不成熟。我也很崇敬查,并且认为他的译本也是优秀的。我想说的是,他的译本还不合适我们今天把它捧到那么高的位置。
不过还是必须承认一点,查的翻译有许多地方比朱要准确。这可能是源于英语水平的差异。
查良铮先生的翻译的确是最好的,就像你所言,把它当作诗歌而非故事读吧,因为查先生的版本自有韵律所在,还原了诗的本质——歌。
你们都好厉害。 我也在读,只是读故事,已经很欣喜了。
我听了《子夜书社》介绍唐璜那期叶沙朗读的段落,对比来说的话还是更喜欢朱维基的翻译版本。西方文学的精髓,或者说西文翻译的精髓,就是华丽的连成串的定语啊……朗读的感觉超棒。不过查良铮的版本大概比较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只能说是各有所长吧。不过翻译总会流失一部分神韵,有些很微妙的东西只有原文能体现,话说,有机会咱一定要拜读原作。
是,读了原文真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我所希望的是不要再停留在这两个几十年前的译本了,我们应该要有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译本出来。
另外asado的观点我不能赞同。査和朱都没有把诗歌的特征给译出来。这是个很难做到的地方。査自己是诗人,但是在译唐璜时候运用到的诗歌技巧其实很粗浅。或许唐璜没有那么多纷繁的意象让它去当做“新诗”来对待。唐璜其实很朴素,而且这种诗歌是中国过去现在的诗歌传统中甚为薄弱的——可以说是宏大的叙事诗,也可以说是人世间的史诗
朱维基先生的翻译,好像也不咋地额。
是也不咋的……而且错处比查的多。但是气质上接近原著得多。
同意lz
查本给我的感觉也是不伦不类
话说期待符合当代阅读习惯的译本
本来这就是已有故事的二次创作,
被列为经典名著必然不仅仅是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但这个版本却只迎合了故事情节,实在有失原味。
回2011-03-27 21:10:08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是的。就我所知,现在国内已经有人在做这本的重译工作,但似乎进度很慢。这是一部长诗,而不是小说,所以我同意你说的,决不能只照顾个情节的。诗性的东西是最难翻译但是也是最需要翻译的。
只读过查译本,反正硬是要押韵我是不敢苟同的。有时候为了塞进一个押韵的词尾愣是句子都不通了,或者明显读起来横出两个字,押了韵反而失了韵律
lz原版哪儿看的呀?
不赞同LZ
2011-10-02 20:04:26 溯妈 lz原版哪儿看的呀?
网上到处都能找到英语原版。我托朋友从外面带了本给我。
2011-10-02 21:16:19 蘇瑪麗 不赞同LZ
能说说为什么吗?简单的回答对或者错,赞同或者不赞同其实意义不大的。
谢谢。我在网上订了
2011-10-02 20:04:26 溯妈 lz原版哪儿看的呀?
网上到处都能下载到英语版。我自己托朋友从国外带了英语原版书回来。
你们好厉害啊。。。
唐璜挺不错的,只是那个时代的错。(什么没有)浙江人越来越渣儿了,真没水准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