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上下)

吕启祥,林东海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08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吕启祥,林东海  

页数:

142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上下)(增订本)》不仅治红学学术史者应当了解,即便是普通的读者和研究者,也可从中得到启示和借鉴。因为,在那个时代红学虽则远不如当代之“显”,但同样为人们关注和爱重。当时的人们对《红楼梦》的观感和见解自有其独特之处,作为一段历史是不可复现不能代替的。

作者简介

  吕启祥(1936.10―)研究员。女,汉族,共产党员。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余姚县。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1980年调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60年代,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参加过九年一贯制语文教材的编写。1961年参加了高教部组织的全国文科统一教材的编写工作,师从唐弢、王瑶等文学史家,1975年开始,主要从事红学研究。  主要成果有:个人论著《红楼梦开卷录》(31万字),1987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红楼梦会心录》(20万字),1992年台湾贯雅文化事业公司出版。以上两部著作,为多年来红学研究文章的结集,内容多属艺术探索、人物分析、红学史论诸方面。1993年以来,有《红楼梦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化形象的塑立》、《老庄哲学和红楼梦的的思辩魅力》、《人生之谜和超验之美》等数十篇论文发表。此外,曾参加《中国现代文学史》初稿的编写,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参加脂本《红楼梦》新校注本的注释工作,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参加院重点科研项目《红楼梦大辞典》(150万字)的编写工作,协助主编确定体例、拟定条目、修改定稿等,1990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合编本世纪上半叶《红楼梦稀见资料汇要》(约100 万字),1999年出版。林东海,福建南安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班,1965年又毕业于复旦大学研究生班。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助理、古籍室主任,编审。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诗法举隅》、《古诗哲理》、《江河行》、《李白》、《诗人李白》(日文版)、《太白游踪探胜》、《杜甫》,诗文选注《李白诗选》、《中国古代诗歌精华》(上)、《纪游诗选》、《唐宋律诗选讲》(合作)、《文言小说名篇选注》(合作)、《郭沫若纪游诗选注》(合作)等10余部,论文《歌与诗》、《辨秦王》、《论诗诗论》、《魏晋思想论导读》等以及其他诗文100余篇。

书籍目录

  前言  凡例  红学发微  读红楼梦札记  红楼梦新谈  读红楼梦剩语  红楼梦新评  红楼佚话  红楼梦新叙  红楼梦最后的几回  读既澄君红楼梦最后的几回的感想  读书红楼梦后  石头记索隐第六版自序——对于胡适之先生我读红楼梦的见解  红楼梦杂评  红楼梦新评  葬花词(读书杂记)  林黛玉葬花诗考证  八十回红楼梦里——个重要的思想  红楼梦辨  (红楼梦)新序(初稿)  红楼梦中人年龄考证  曹雪芹与恶劣文学——《红楼梦》杂记  水浒红楼梦的版权问题  替施耐庵曹雪芹说话  红楼梦杂记(三则)  高鹗与张船山同年  “老爷”的称谓  高鹗与张妹的婚姻  红楼梦之误字  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底成书时代  知识与“红楼”  红楼梦是什么主义的作品——八十回红楼梦里所表现的艺术思想  给俞平伯先生的一封信  与延龄先生论炕  评胡适红楼梦考证  红楼梦的地点问题  再论红楼梦及其地点  通信二则  读王国维先生红楼梦评论之后  红楼梦的本子问题质胡适之俞平伯先生  石头记与水浒传  读红杂缀——新红楼梦索隐  红楼梦戏  红学之点滴  红楼梦本事辨证序  读红楼梦笔记(节选)  哭的表情  红楼梦里的西洋物质文明  给笑侠序读红楼梦笔记  茶花女与红楼梦  各家关于红楼梦之解释的比较和批评  曹雪芹的生活观——小说研究之一  关于红楼梦  红楼梦里性欲的描写  红楼梦新序  红楼梦脚的研究  读红蠡见  关于红楼梦之戏曲  关于红楼梦——段小讨论  读红楼梦脚的研究以后  曹雪芹目中的女性美  王际真英译节本红楼梦述评  红楼梦的脚有了铁证  金陵十二钗册  贾元春的生死  红楼梦摘疑  红楼梦大事年表  林黛玉与冯小青——《墙角消夏琐记》之十三——十六  红楼梦  红楼梦抉微  兰墅文存与石头记  曹雪芹家世新考  小说考微——红楼续书  红楼梦序  谈红楼梦剧  红楼梦与旗人  红楼梦前三回结构的研究  红楼梦批判  红楼与子夜  红楼梦和唐伯虎的诗  红楼梦立意的探讨  红楼梦之思想  红楼梦之结构  跋今本红楼梦第一回  红楼梦之谜——纪念亡友赵广湘  曹雪芹写死板  小红——红楼梦在艺术上的价值  红楼梦的世界  红楼梦的教育观  红楼梦著书处——今国货商场  评《红楼梦》  花随人圣盒摭忆(附刊胡适之先生与作者商榷函件)  关于红楼梦之新考证——黄秋岳与徐英又各有主张  红楼梦重要人物的分析  红楼梦——百二十回均曹雪芹作  石头记真谛序文——答友人询关于红楼梦  红楼梦送我出青年时代  大观园源流辨  红楼梦索隐  钞本红楼梦滩黄  子夜与红楼梦  红楼梦悲剧之演成  节本红楼梦导言  谁为贾宝玉  关于红楼梦作者家世的新材料  红楼梦的世界前言  红楼琐记  红楼说丛  红楼杂谈  石头闲话——金陵书简  读《饮水词》联想到《红楼梦》  红楼梦书话  红楼梦辨证的再认识  明暗的描写法——《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里的对话  红楼梦杂话  红楼梦问题总检讨  众说纷纭的关于红楼梦取材问题  天下能有几部红楼梦?  曹雪芹家点滴  谈清代织造世家曹氏——关于《红楼梦》考据的一些新资料  叔本华与红楼梦  红楼梦测验  红学杂记  小说琐话——姚燮的红楼梦类索  ……  附录: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未收论文索引


编辑推荐

  历史的进程已行将走到二十世纪的尽头,返身回顾本世纪上半叶的红学研究,由于有了半个世纪时间的间隔,这段距离足以使人变得比较从容、比较超脱,少了几分当事者的局促和偏狭,多了几分後来人的客观和包容。这是我们发愿汇编这样一部大型资料书的重要原因。同时也由於长期的积累,搜索和汇集了这一时期发表在全国各种报刊杂志上的红学论评约有五百馀篇。这项收集和整理工作最早应上溯至二十多年前,即七十年代初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一套《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其第三辑即相当于本书所涵盖的时段,只是由於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仅精选了三十三篇,而绝大部分摄制的胶卷沉睡於档案库中。至九十年代初,中国艺术研究院红学所在《红楼梦大辞典》完稿後曾有编辑《红楼梦汇要》(包括史汇、文汇、论汇)的设想,因人力物力不逮而搁置,其中"论汇"曾局部启动,到全国各大图书馆查阅、复印了数百篇资料,但一置多年亦未能利用。鉴於上述的渊源,我们感到将这一批资料加以汇集、整理、编辑、出版已不能再延宕了,否则,资料的流失和湮灭势所不免,而要重新再把散见于几十上百种报刊中的长文短论报头刊尾一一查找收集起来,其工作量和难度,将远远超过往昔。因此,为了使这项旷日持久的工作结出一个果实,更为了省却广大《红楼梦》爱好者和研究者的检阅之劳和搜求之苦,我们编就的《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上下)(增订本)》面世,相信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上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