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九三年

(法)雨果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法)雨果  

页数:

367  

译者:

郑永慧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九三年》是享誉世界文坛的法国浪漫主义巨匠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和他的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万,以及郭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丹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生动地描写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生死搏斗场面。小说最后:死里逃生的朗德纳克因良心发现,返回大火焚烧中的城堡救出三个孩子;郭万为叔祖的人道精神所感动,情愿用自己的头颅换取朗德纳克的生命;西穆尔丹在郭万人头落地的同时开枪自尽。《九三年》可以说是雨果的写作艺术和人道精神的最终显示。

书籍目录

第一部  在海上第一卷 索德烈树林第二卷 克莱摩尔号军舰一 英国和法国混在一起二 黑夜笼罩在军舰和那位秘密乘客身上三 贵族和平民混在一起四 战争和灾难五 力和人六 天平的两端七 航海就是碰运气八 九比三百八十九 有人逃走一○ 他逃脱了吗?第三卷 阿尔马罗一 语言就是力量二 乡下人的记忆力抵得上船长的学问第四卷 泰尔马克一 沙墩顶上二 “虽有耳朵,却听不见”三 大号字的用处四 嘉义芒五 郭文的签字六 内战的种种变化七 绝不宽大(巴黎公社的口号),绝不饶恕(亲王们的口号)第二部 在巴黎第一卷 西穆尔登一 那时候巴黎的街景二 西穆尔登三 没有浸进冥河的一部分第二卷 孔雀街的一家酒馆一 三个地狱里的判官二 在黑暗中大声疾呼三 最深处的神经的颤动第三卷 国民公会一 国民公会二 在幕后的马拉第三部 在旺代……

章节摘录

  这只军舰并没有朝南向圣卡特琳娜那边驶去,却先向北走,然后朝西转弯,奋勇地驶进塞克和泽西之间称为失败海峡的海面上。那时候,沿着海峡两岸都没有灯塔。  太阳早已沉没;夜是黑暗的,比通常的夏夜更黑暗;那是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可是大片的云布满天空,很像是春分或秋分时节的云,而不像冬至或夏至时节的云,照这样子看来,月亮只有落到地平线的时分才能让人看见了。有几片云一直垂到海面上,像雾似的把海面遮住。  周围这一切黑暗都是有利的。  舵手加克夸尔的意思是想左边让过泽西,右边让过格恩西,大胆地从阿努瓦和多佛尔中间驶过去,直达圣马洛沿岸的任何一个海湾,这条路线比经过明基叶的那一条要远些,可是更安全,因为法国的巡洋舰队经常的任务,是特别注重在圣埃利叶和格朗威勒之间游弋警戒。  如果顺风,又没有什么意外,只要把军舰的帆都扯起来,加克夸尔希望在破晓时分把船驶到法国海岸。  一切都很顺利,军舰已经驶过大鼻礁;快到九点钟的时候,用水手们的话来说,天气有点不高兴了,风起了,浪也来了;可是这风是好风,波浪虽大,还不算猛烈。不过,有几个浪头也打到船头上来。  被巴尔加列斯爵士称为“将军”、拉·杜尔—多弗尔涅亲王称为“我的表哥”的那个乡下佬,能够像水手们一样在船上站稳,他带着庄重的神气在军舰的甲板上安静地散步。军舰颠簸得这样厉害,他似乎都没有觉到。他不时从短衣的衣袋里掏出一大片巧克力糖,咬下一块细嚼,他虽然满头白发,满嘴的牙齿却很齐全。  他不跟任何人说话,只除了有时低声地、简短地和舰长说一两句,舰长很恭敬地听着,仿佛认为这个乘客才是真正的舰长似的。  很巧妙地驾驶着的克莱摩尔号在大雾中神不知鬼不觉地沿着泽西北岸的漫长绝壁前进,紧靠着岸边行驶,为的是要避开在泽西和塞克之间的可怕的比埃尔—德—里克礁石。加克夸尔守着舵,一面依次指出这是里克矶,这是大鼻礁,这是普莱蒙礁,一面把船驾驶着从这一连串的礁石中溜过,虽然有点摸索着前进,可是他挺有把握,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熟悉海洋里的一切东西。军舰的船头上没有灯火,为的是避免在这个被监视着的海面上露出形迹。大家都庆幸有这场雾。船到了大驿站;雾这么浓,使得尖塔礁的高大轮廓也看不出来。他们听见圣多昂教堂的钟楼打十点钟,证明风向依然是从船尾吹来。一切仍然很顺利;由于驶到科比埃尔附近,海面更加激动了。  十点过后不久,布瓦斯贝特罗伯爵和拉·维尔维勒男爵伴送那位穿着农民衣服的老头回到房舱,这所房舱其实就是舰长自己的房间。在走进房间的时候,老头压低嗓音对他们说:“先生们,你们知道保守秘密的重要。不到爆发的时候,不能吐露一个字。在这儿只有你们两位知道我的名字。”  “我们把这秘密一直带到坟墓里去。”布瓦斯贝特罗回答。  “至于我,”老头又说,“我到死也不会说。”  于是他走进了房间。  人胜利了,但是还可以说大炮也胜利了。马上沉船的危险虽然躲过,军舰却并不安全。船上的创伤看起来是没法补救的。船壁上有五道裂缝,其中最大的一道在船头;三十尊大炮中有二十尊躺在炮架上不能使用。被抓起来再度用铁链系住的那尊大炮本身就成了废物,炮尾圆柄的螺丝钉已经撞坏,因此瞄准已不可能。整个炮舱里只剩下九尊大炮。舱底已经进水。必须立刻抢救,要用抽水机把水抽出去。  现在中甲板里可以让人清楚地看一看了,里面的景象非常可怕。一只疯象的笼子里面也不会破坏得这么厉害。  不管这只军舰多么需要躲避敌人的视线,可是还有更迫切的需要,就是马上进行抢救。不得不在这里那里的船舷上挂起一些船灯来照亮甲板。  可是在这件人人注意的悲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全体船员都被生和死的问题吸引住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军舰以外发生了什么事。事实是雾更浓了;天气变了;风随着自己的意思把船吹走;船驶出了航线,更靠近泽西和格恩西,比较应走的航路更偏南一点,正处在一个波涛汹涌的海上。巨大的浪头和船身上张开的伤口接吻,那是可怕的吻。海的颠簸富有威胁性。温和的微风变成了北风后,显出即将有大旋风或暴雨的迹象。这时在四个浪头以外的地方什么也看不  见了。  船员们正在匆匆忙忙地把中甲板的损坏地方草草地修好,正在堵塞漏洞,正在把没有受伤的大炮重新排列成阵,这时候,那个年老的乘客又回到甲板上来。  他靠着主桅杆站着。  他没有注意到船上的兵士们正在走动。拉·维尔维勒骑土命令海军陆战队的兵士们在主桅杆的两旁排列成行,而且水手长吹过一声。肖子以后,正在于活的水手们都排列起来在帆架上站着。  布瓦斯贝特罗伯爵向那位乘客走过来。  舰长的后面跟着一个粗野的汉子,气喘吁吁,衣服零乱,可是掩盖不住一种得意的神气。  他就是那个炮手,他刚才很及时地表现出他是一个能够制伏怪物的勇士,也就是战胜了大炮的人。  伯爵对那个穿着农民服装的老头行了军礼,对他说:  “将军,就是这个人。”  炮手笔直地立着,眼睛低垂,态度是在等待命令。  布瓦斯贝特罗伯爵又说:  “将军,根据这个人刚才所做的一切,你不认为他的上级应该有什么表示吗?”  “我认为应该有的。”老头说。  “那么请你下命令吧。”布瓦斯贝特罗接着说。  “应该你来下命令。你是舰长。”  “可是你是将军。”布瓦斯贝特罗回答。  老头望着炮手。  “过来。”他说。  炮手上前一步。  老头转向布瓦斯贝特罗伯爵,把他身上的圣路易十字勋章取下来,系在炮手的短衫上。  “乌拉!”水手们欢呼起来。  海军陆战队的兵士们举枪致敬。  那个年老的乘客用手指指着受宠若惊的炮手,继续说:  “现在,把这个人拿去枪毙。”  惊惶代替了欢呼。  叛变的旺代如果把男的、女的和儿童都算上的话,估计人数绝不少于五十万。杜芬·德·拉卢亚利宣布的数字就是五十万名战士。  联邦主义者帮助他们;吉隆特党也做他们的同谋。拉·罗热尔派遣三万人到林原地区去。八个省结成同盟,五个在布列塔尼,三个在诺曼底。和康城结成兄弟同盟的埃弗来城在叛军中有两个代表:一个是它的市长萧蒙,一个是乡绅加登巴。在康城有布索、哥沙和巴巴鲁,在慕林有布列索,在里昂有沙桑,在尼姆有拉波·圣埃丁,在布列塔尼有米扬和杜沙代,所有这些人都鼓着嘴来吹这只火炉。  有两个旺代:大的一个从事森林战,小的一个从事丛林战;这个细小的差别就把夏烈特和让·舒昂分别开来。小旺代是正直的,大旺代是腐化的;小的要好得多。夏烈特被封为侯爵,皇军中将,并且获得了圣路易大十字勋章;让·舒昂却始终是让·舒昂。夏烈特和土匪相差无几,让·舒昂却像一个游侠。  至于朋桑、莱斯居尔、拉罗什雅克兰这些伟大的领袖们,他们都弄错了。天主教大军的努力目标是一个愚蠢的妄想,失败是必然的。试想农民的队伍怎能进攻巴黎,乡村的联盟怎能围攻先烈祠,一些像狗叫似的颂歌和圣歌怎能压倒《马赛曲》,一队村夫怎能冲破一队智慧的大军?勒芒和沙文尼两次战役就粉碎了这个迷梦。旺代是不可能越过卢瓦尔河的。它能够做一切,只是不能跨过这一步。内战不能使人获得任何成就。越过莱茵河才显出凯撒的威名和拿破仑的伟大;越过卢瓦尔河只使拉罗什雅克兰葬送了性命。  旺代的真实力量只能表现在旺代的本土上;在这里这股力量是不能损伤的,不可捉摸的。旺代人在自己的家乡里是走私贩、庄稼人、兵士、牧人、违法猎户、游击队员、饲养牛羊的人、敲钟人、农民、侦探、杀人犯、圣器看守人、树林里的野兽。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一八六二年秋,雨果流亡至盖纳西岛,开始为一本酝酿中的小说记笔记;其后过了十年,于一八七二年冬动笔写作,一八七四年二月出版,这就是著名的长篇小说《九三年》。  小说以一七九三年法国布列塔尼地区的旺代叛乱为题材,通过一支共和国军队与叛军作战的故事,再现了法国大革命急风暴雨时期惊心动魄的阶级搏斗,热情颂扬了共和国军人勇敢无畏的牺牲精神,谴责了外国干涉者和反动贵族的复辟野心。  《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写作艺术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产物。这部小说已不再袭用浪漫主义的奇人、奇事、奇境的传统,而选择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题材。在艺术方法上,除保持鲜明、强烈的正反对照的浪漫主义特色外,还注意塑造了一些富有现实感的人物形象。在《九三年》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艺术方法的融合,不仅丰富和扩大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也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较之雨果的其他几部长篇小说,《九三年》的篇幅比较短小,结构却更为紧凑,情节更为集中,笔力也尤见雄浑。一七九三年纷繁复杂的阶级斗争,竟在一部三十万言的小说中得到生动的再现,不能不让人钦佩作家的宏大气魄和艺术功力。加之作者是怀着革命激情来描绘这段历史的,所以不仅写出了当时阶级斗争的严酷,也写出了革命的正义性和“九三年”恐怖手段的历史必要性,尤其可贵的是把共和国士兵的思想觉悟及其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写得十分真挚感人。这一点,在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作品中,应当说是十分罕见的。  然而,雨果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的世界观与一七九三年的革命原则不可能不产生冲突。在雨果看来,革命利益与人道原则常常是不一致的,他可以理解革命,却接受不了革命的严峻现实。这种思想矛盾,构成了他小说中尖锐的戏剧冲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九三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