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戏曲的变革
2006-3
人民文学
么书仪
571
无
六年前,由于一个偶然的契机,我比较深入地了解了明清至近、现代的“男旦”问题,从此“晚近”引起了我的兴趣。那个时候,“晚清”因为联系着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变革,已经成为了研究者瞩目的时段,似乎有了说不尽的话题,-以“晚清”作为研究对象的专著也纷纷出现,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不过,就我的了解,研究者对“晚清”戏曲涉及的还不是很多,这使我觉得有可能在这方面“开疆拓土”。事实上,晚清戏曲的变迁,牵连着诸多社会、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对它的深入考察确有它的重要性。于是,我确定了“晚清社会变革中的传统戏曲”这样的研究题目。对这个项目,我大致作了这样的设想:从三个方面,即宫廷演剧、民间演剧与戏曲的“环境”来讨论这一变革。也就是说,我对“变革”的关注点,主要不是戏曲文本,而是和历史演进、社会变革同步的演剧和戏曲环境。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对课题实现的前景充满信心。等到开始动手的时候,我才知道面临的“艰难”多多。最主要的是,前此的研究成果寥寥、相关材料的匮乏、搜集这些材料的困难,都给我的“设想”带来困惑。比如,原先我设想的“晚清宫廷演剧的变革”应当包括:皇家剧团的演员来源、组织管理、报酬方式、演剧场所、演出方式,“承应戏”剧目类别,内廷演戏剧目的变革。
晚清戏曲的变迁,牵连着诸多社会、文化的嬗递转型,本书从宫廷演剧与民间演剧的不同角度进行了考察,对晚清关公戏与伶人的关羽崇拜,伶人社会地位的变化,晚清的观剧指南与戏曲广告、清末民初日本的戏曲爱好者等重要问题都有细致深入的研究,尤其对长期以来学界讳莫如深的“堂子”这一话题。 本书从三个方面讨论晚清戏曲的变革,即宫廷演剧、民间演剧与戏曲的 “环境”来讨论这一变革。主要内容包括清代皇家剧团和宫廷演剧的变革、徽班进京对晚清北京戏曲的影响、明清演剧史上男旦的兴衰、晚清戏曲与北京南城的“堂子”、晚清关公戏演出与伶人的关羽崇拜、晚清优伶社会地位的变化、晚清的观剧指南与戏曲广告等。
自序一 清代皇家剧团和宫廷演剧的变革 (一)景山、南府的两大皇家剧团 (二)乾隆时期:清代的第一次戏曲高潮 (三)“弘历热河行宫观剧图”的史事 (四)清代宫廷的“节戏” (五)道光时代:升平署的建立 (六)成丰时代:新的演剧制度 (七)西太后时期:清代的第二次戏曲高潮 (八)西太后时代的“内廷供奉” (九)结语 附录:漫谈“跳加官”二 徽班进京对晚清北京戏曲的影响 (一)开场方式与剧目安排 (二)后台衣箱的分类管理 (三)歌郎营业的出现 附录:徽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三 明清演剧史上男旦的兴衰 (一)明代中晚期的男旦 (二)乾隆年间的男旦 (三)清末民初的“四大名旦”四 晚清戏曲与北京南城的“堂子” (一)晚清作为娱乐业的“堂子” 1 相关用语的含义 2 “打茶围”行业的来历、形成和兴旺 3 “打茶围”的方式和歌郎的服务 4 以青春作为代价的暴利行业 5 歌郎的前途 6 “打茶围”的价格 7 歌郎的挑选和培训 8 晚清“堂子”的盛况与变化 9 “堂子”的衰败和终结 (二)晚清作为戏曲“科班”的“堂子” 1 道、成、同、光四朝名伶的出身 2 同、光时期“堂子”作为“科班”的职能 3 晚清“堂子”的生存情况 4 “堂子”的兴盛和衰败 (三)戏曲史叙述中的“堂子” 1 旧中国(含香港、台湾)对于“堂子”的叙述 2 建国以后“戏曲史”对于“堂子”的叙述 3 “戏曲史”上的“盲点” 附录:明清北京内城、外城示意图五 晚清关公戏演出与伶人的关羽崇拜 (一)清代关公戏演出:禁令与热潮的交替 (二)光绪年间关公戏演出的鼎盛和禁忌 1 对作为角色的关公的禁忌 2 作为剧中人关公造型的义涵 3 演员心理上的敬畏 4 观众的期待 (三)关公戏鼎盛的社会文化原因六 晚清优伶社会地位的变化 (一)清代各朝有关戏曲和“优伶”的律令和执行 (二)晚清帝王对于优伶态度的变化 (三)晚清“内廷供奉”们的殊荣 (四)晚清官府执行有关优伶“定制”的松动 (五)晚清“名伶”经济、社会地位的改变七 晚清的观剧指南与戏曲广告 (一)道光至光绪间出版的《都门纪略》 (二)嘉庆、道光年间的“花谱”热 1 嘉、道年问刊刻“花谱”的盛况 2 “花谱”作者的构成 3 “花谱”的性质和运作 4 撰写“花谱”的文人与伶人的新关系 5 “花谱”的影响 (三)杨掌生和他的《京尘杂录》 1 杨掌生经历的科场事件 2 杨掌生进京之后的经历 3 “花谱”四种的写作和内容八 清末民初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京娱乐圈 (一)晚清的北京南城 1 晚清南城的仕商云集 2 晚清南城的会馆兴旺 3 晚清南城的饭庄和苑囿 4 晚清南城的戏园和“堂子” (二)二、三十年代的京师娱乐中心——大栅栏 1 南城大栅栏一带的名伶住处 2 南城大栅栏附近的戏园子 3 二、三十年代京师的戏迷 (三)二、三十年代北平的“时髦” 1 “中央公园夕阳漫步” 2 “真光听梅兰芳唱平剧” 3 “北京饭店跳交际舞” (四)京剧名票、贵公子袁寒云 1 袁克文的母亲和名号 2 袁克文“极端反对”袁世凯称帝? 3 “近代曹子建袁寒云” 4 “昔梦已非,新欢又坠” 5 悲歌一曲四座惊 附录一:道光二十五年、同治三年《都门纪略》记载的京师19个最著名的戏园子分布示意图 附录二:《京尘杂录》所记嘉庆末至道光间南城48个著名“堂子”所在的18条街道(春家胡同除外)九 清末民初日本的中国戏曲爱好者 (一)报人过听花和他的《中国剧》 (二)波多野乾一和他的《支那剧及其名优》 (三)二十世纪之初寄居北平的日本戏曲爱好者 附录一:中国戏剧评论家过听花(作者:日本·中村忠行翻译:么书君) 附录二:过听花重要活动编年(译者编)十 外编 (一)面对佛、道二教的耶律楚材 (二)“文学史”叙述中的关汉卿评价变易 (三)《西厢记》在明代的“发现” (四)《乾隆时期北京剧坛研究》正误 (五)对陈芳文的回复
(3)关于“徽班”什么是“徽班”,乍一听似乎不是一个问题,可是仔细想想,它还真是个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学者,注意到过这个问题,他们也有过不同的界定。邵曾祺在《漫谈四大徽班》中说“一般说法,四大徽班都是安徽的戏班”;陶雄在《从徽班向京二簧嬗变中的若干问题》中说“‘徽班’……一般是指清乾隆年间唱‘徽调’或以唱‘徽调’为主的戏曲班社”;吴白匐在《我所知道的徽剧》中说“由徽州人(包括明清时徽州府六个县)主办的戏曲班子”叫做“徽班”;汪效倚在《徽班与徽商》中说“徽州人所蓄养的戏班”叫做“徽班”;陆小秋在《从‘徽班’看‘徽戏’》中说“由徽商出资组建,或凭借徽人(徽商或徽籍官员)之力,得以进京的戏班,人们不管其演出的内容主要是昆曲、梆子腔还是二簧,也不管其演员多来自苏州、扬州还是安庆,统称之为‘徽班”’。学者们对“徽班”的界定,由于着眼于地域、声腔、组办者、出资者不同,因而有异。这些看法代表了80年代学者的不同认识。1991年《徽班进京二百年祭》出版时,主编黄克在序中说:“所谓徽班,乃指安徽的戏班,因由徽商出资组建而得名;它并不是单纯搬演徽调剧目的剧团,而是包括徽调、皮黄、梆子腔等地方声腔剧种--亦即花部的综合演出团体。”①黄先生把各种说法综合到一起,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1981年开始,算到五个月以后的2006年1月(那是我“退休”的日子),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室的研究生涯就已经有了。25年的历史。25年来,几乎每年都会有人“退休”,可是,直到今年,我才理解到:“退休”这个词,对于别人来说,是一个丝毫没有可能引起任何感觉的“自然规律”。可是对于作为“当事人的我”来说,它所包含的内容就不仅仅如此,它还会意味着:退下来休息,领取退休金,生命已经进入“余年”,我的大半生从事的所谓“事业”,已经可以是到了一个“终结”,我必须很努力地调整自己,才能把这件事处理得不那么“在意”、不那么弄得带有悲伤的色彩、才可以尽力使自己把它想成是一个“自然规律”。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憧憬”的时期。学术界之中,传统的学术规范和严谨的学术成就占据主流,并且受到尊重;受到中规中矩的学术训练,崇尚严格的学术修养的年轻接班人,开始进入大学和研究院。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时候进入了文学所。那时候,头上有着光环的前驱:钱锺书、吴世昌、蒋和森、吴晓铃、胡念贻、范宁、曹道衡、沈玉成还都健在,他们曾经都是我们的同事和榜样,今天就应当说是“偶像”了。
无
么先生对打茶围文化有独特简介,并能批判地使用材料,结论令人信服。
得仔细看看
看看变了什么,为什么要变
喜欢戏曲方面的人值得一看此书
喜欢中国戏剧,买一本学术性质的书
学术书,装帧就马虎,太失望了.
基本上引用了,中、晚清时代文人还有日本爱戏之人的著作。文献性非常强。深入的论述了堂子、关公戏等等在一般京剧知识性图书中看不到的。不过看着书容易犯困。
略显专业,对想略深入了解戏剧历史的人有帮助。
戏曲爱好者,尤其是京剧爱好者应该读一读,作者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感觉比伶人往事强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