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的变迁
1970-1
人民音乐出版社
李六如
763
无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和译著。这些,著作和译著,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时代震撼智慧的学论、启迪民智的典籍、打动心灵的作品,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宝,均应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传之久远。“中国文库”收集百余年来的名著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大凡名著,总是生命不老,且历久弥新、常温常新的好书。中国人有臻万卷藏书宜子弟”的优良传统,更有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中华大地读书热潮空前高涨。“中国文库”选辑名著奉献广大读者,便是以新世纪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帮助更多读者坐拥百城,与睿智的专家学者对话,以此获得丰富学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话.、贴近群众”的要求,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的广阔视野,披沙拣金、露抄雪纂的刻若精神,精益求精、探赜索隐的严谨态度,投入到这项规模宏大的出版工程中来。
《六十年的变迁(套装共3册)》长篇小说以主人公季交恕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描述了清末戊戌变法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历史演变的轮廓。小说通过主人公季交恕的活动,把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把不同的时间、地点集中起来,让读者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不同地方的风情和五光十色的社会画面,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小说同时刻画了季交恕在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中,由一个普通的知识青年成长为革命战士的历程,代表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较为普遍的思想与成长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六十年的变迁(套装共3册)》版本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六如(1887~1973),湖南平江人,当代作家。
《六十年的变迁(第1部)》目录:第一章 如此家庭一 商人养骄子二 孤儿寡妇被人欺三 走开些四 搬往老家去第二章 由经馆到洋学堂一 经馆第一年二 读洋书三 应科考四 家学一瞥五 洋学堂里第三章 从军路上一 到长沙那天二 懵懂一时三 陆军学堂考过了四 浔阳江头五 进当铺六 穿上军装第四章 革命运动在新军一 文学社萌芽了二 开始活动的新兵三 笔剑唇枪四 捉杨度华洋会审五 急图起事不成六 志士被逐第五章 亡命走钦州一 在旅途中二 州官衙门的排场三 捉财神四 周姨太与胖尼姑五 四马分尸谁不怕呀第六章 暴风雨前后一 刘复基筹划起义二 三烈士就义,工程营发难三 黎元洪怎么当都督四 从钦州奔回武昌了五 袁世凯的阴谋诡计六 革命党瓦解土崩七 出东洋《六十年的变迁(第2部)》目录:第七章 海外归来一 踏进国门头两天二 上海租界坏透了三 彷徨第八章 还乡后一 重逢旧友话时艰二 年年躲兵三 两件事四 “五四”浪潮五 团结才有力量呀六 鹤唳风声又一年七 无路可走第九章 山穷水尽下长沙一 赋闲二 教书三 索薪第十章 有了指路明灯一 共产党在生长二 安源之行三 工人运动开步走四 国共合作声中第十一章 大革命前奏一 右派不少啦二 大元帅在韶关三 谭三爷垂头丧气第十二章 岭南风雨一 民众运动的新方向二 睡狮怒吼了三 歼灭滇桂军四 一股妖氛第十三章 革命高潮又低潮一 北伐二 踏上征途三 人民帮助打胜仗四 南昌城下五 萧墙启衅,功败垂成《六十年的变迁(第3部)》目录:第十四章 星星之火一 平地一声雷二 两个活阎王三 故乡血泪四 上海亭子间
这部 “对,我也觉得这不过是理想,很难兑现。”余寿松点一下头。望望搁在这客厅旁边季交恕的一口皮箱、一个被包、一只网篮问道:“听说你买了很多书,带回来没有?” “还有几口书箱,都交了转运店,这里边只带了十几本书。”季交恕指着那口皮箱,立即把它打开来,拿出一本很厚的书递给余寿松:“这一本是最近出版的。” 余寿松伸手接过来一看,是日译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边翻目录边问:“只带回这一卷哪?” “就只这一卷。第二、三卷听说还在翻译,不久会出版。嘿!它是从商品、货币讲起的。”季交恕走近前去,翻开那本书,说了几句模模糊糊的夹生话:“过去我们所学的什么生产、消费、交易、分配那一套资本主义的经济学,恐怕有些不大对?”指指自己的肚子:“饿了,快开晚饭吗?” 余寿松立即放下那本书,站起来喊:“阿升,开饭来。” 过了一会儿,当差阿升手里拿着一瓶酒走进来喊:“请吃饭。”桌上,摆着六只碗,一半是季交恕几年来没有尝过的家乡菜:腊肉、腊鱼、干萝卜丝。 “家乡菜真好吃,难怪晋朝张翰,一想到他家乡的莼菜、鲈鱼,就弃官不做回家去。”季交恕边吃边开玩笑似的说:“现在中国一团糟,没有出路。我也想回平江吃薯丝饭去,为地方做点事,你说好不好?”余寿松像赞成又像不赞成的样子道: “好是好,可是平江地方太小了。‘处处有路通长安’,何必回平江?” “路是有,就是找不到光明之路。所以,我不同意汤谟的意见到北京去应考,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吃过饭,彼此就起身,坐在一张长沙发上。余寿松一手端着茶,一手摸着下巴,像在想什么。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