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纸醉金迷

张恨水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7-4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张恨水  

页数:

578  

字数:

48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张恨水是二十世纪现代文学史上最高产的作家之一,三四十年代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代表作赢得无数读者,是当时最畅销作的作家。《纸醉金迷》的故事发生在一九四五年国民政府陪都重庆。这里麇集着一批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者。一切都围绕着金钱转,官员贪污、商人及银行家投机、女人做拆白党,一时成风。小说以小公务员魏端本与抗战夫人田佩芝由同居而分手为线索,以众多人物抢购黄金储蓄券发国难财为契机,展开了纷纭复杂的故事。待到抗日战争胜利,投机者的一切均成了幻影。

书籍目录

纸醉金迷 一 重庆一角大梁子 二 吊楼上两家庭 三 回家后的刺激 四 乘兴而来败兴回 五 输家心理上的逆袭 六 一切是撩拨 七 买金子买金子 八 半夜奔波 九 排队 一○ 半日工夫 一一 皮包的喜剧 一二 起了酸素作用 一三 物伤其类 一四 一场惨败 一五 铸成大错 一六 杯酒论黄金 一七 两位银行经理 一八 再接再厉一夕殷勤(纸醉金迷之二) 一 成就了一笔生意 二 安排下钓饵 三 入了陷笼 四 心病 五 两个跑腿的 六 巨商的手法 七 大家都疯魔了 八 如愿以偿 九 一夕殷勤 一○ 乐不可支 一一 极度兴奋以后 一二 一张支票 一三 谦恭下士 一四 忍耐心情 一五 破家之始 一六 胜利之夜 一七 弃旧迎新 一八 挤兑此间乐(纸醉金迷之三) 一 忙乱了一整天 二 交换的难关 三 戏剧性的演出 四 钻石戒指 五 心神不定 六 营救丈夫的工作 七 夜深时 八 不可掩的裂痕 九 一误再误 一○ 破绽中引出了线索 一一 赌徒的太太 一二 人血与猪血 一三 回家后的苦闷 一四 有家不归 一五 各有一个境界 一六 你太残忍了 一七 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一八 此间乐谁征服了谁(纸醉金迷之四) 一 居然一切好转 二 一连串的好消息 三 魔障复生 四 失去了母亲的孩子 五 滚雪球 六 谁征服了谁 七 各得其所 八 皆大欢喜 九 有钱然后有闲 一○ 凄凉的童歌 一一 黄金变了卦 一二 失败后的麻醉 一三 欢场惊变 一四 舞终人不见 一五 空城一计 一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一七 收场几个忍心人 一八 爆竹声中一切除

章节摘录

  他也就生气了,站在床面前道:“为什么这样凶?我刚刚下办公厅回来,没有吃,没有喝,没有休息。你不问一声罢了,反而生我的气。”魏太太道:“没吃没喝,活该。你没有本领养家活口,住在这手推得倒的破吊楼上。我一辈子没有受过这份罪。你有本领,不会雇上听差老妈子,伺候你的吃你的喝?”魏端本道:“我没有本领?你又有什么本领,就是打唆哈。同事的家眷,谁不是同吃着辛苦,度这国难生活?有几个人像你这样赌疯了。”魏太太使劲对丈夫脸上啐了一声。竖着眉毛道:“你也配比人家吗?你这个骗子。”说着索性把手指着魏先生的脸。魏先生最怕太太骂他骗子。每在骂骗子之后,有许多不能答复的问题。他立刻掉转身来道:“我不和你吵,我还要去写信呢。”他说着,就走到隔壁那间屋子里去。魏太太却是不肯把这事结束,踏着皮拖鞋,也追了过来。见魏先生坐在那三屉桌边,正扯开抽屉,取出信纸信封。魏太太抢上前,一把将信纸按住。横着眼道:“那不行。你得交代清楚明白,为什么当了朋友的面,在马路上侮辱我?”魏端本道:“我怎么会是侮辱你。夫妻之间,一句忠告都不能进吗?你一位青春少妇站在马路上谈赌博,这是应当的吗?”魏太太那只手,还放在桌上,这就将桌子一拍,喝道:“赌博?你不能干涉我赌钱,青春少妇?你知道‘青春’两个字就好乘人于危,在逃难的时候用欺骗的手腕害了我的终身。我要到法院去告你重婚。我一个名门小姐,要当小老婆,也不当你魏端本的小老婆,我让你冤苦了。”说着,也不再拍桌子了,坐到旁边椅子上,两手环抱伏在桌子上,头枕了手臂,放声大哭。而且哭得十分惨厉,那泪珠像抛沙一般,由手臂滚到桌面上去。魏端本发了闷坐在破旧的藤椅子上,望了太太,很想辩驳两句,可是没有那股勇气。想安慰她两句吧?可是今天这件事,自己是百分之百的有理。难道在这种情形下,自己反要向她去道歉吗?于是只有继续的不作声,在制服口袋里摸出一盒纸烟,自己取了支烟,缓缓的擦了火柴来点着。魏太太哭了一阵,昂起头来,自用手绢抹着眼泪。因向魏端本道:“今天我和你提出两个条件:第一、你得登报宣布,和你家里的黄脸婆子早已离婚。我们要从新举行结婚仪式。第二、干脆我们离婚。”魏端本道:“平常口角,很算不了一回事,何必把问题弄得这样严重。”魏太太将头一摆道:“那不行。现在的时局好转,胜利就在今明年。明年回到了南京,交通便利,你那黄脸婆子来了,你让我的脸向那里摆?这件事情,刻不容缓,你非办不可。”魏端本道:“你这是强人所难。离婚要双方签字,才能有效。我一个人登报,有什么用处?”魏太太道:“强人所难?你没有想到当年逃难到贵阳的时候,你逼着我和你一路到重庆来,书不念了,家庭也从此脱离了关系,那不是强人所难吗?我怎么都接受了,那个时候,你为什么不说你家里有老婆?”魏端本道:“六七年的旧账,你何必去清算。这七年以来,我没有亏待你。而且那时候,在贵阳的朋友,也把我的家事告诉了你的。事后你问我,我都承认了,我并没有欺骗你。”她道:“事后?事后才告诉我。可是我的贞操,已经让你破坏了。慢说我是旧家庭出身,就算我是新家庭的产儿,一个女孩子的贞操,让人破坏了,也是不可补偿的损失。那时,我年轻,没有主意,虽是你朋友告诉了我你是个骗子,可是我也只好将错就错。现在没有什么话说,你赔偿我的贞操,还我一个处女的身份。不然的话,我到法院里去告你诱拐重婚。你这种狼心狗肺的人,不给你厉害,你不知道好歹。”魏端本将吸的烟向桌下瓦痰盂子里一丢,红着脸道:“你的贞操,是我破坏的吗?”魏太太听了这话,先是脸上一红,随后脸色惨然作变,最后脸腮向下沉着,两道眉毛竖了起来。看到桌子面前有只茶杯猛可的拿起茶杯来,对了魏端本迎面砸了过去。魏先生在她拿起茶杯来时,根据已往的经验,已予以严密的注意。她一举手,他立刻将身子一偏,茶杯飞了过来,没有砸着他的脸,却砸在他的肩膀上。茶杯里还有些剩茶,随着杯子翻过来,淋了魏先生一身。杯子滚到地板上,就呛啷一声碎成了几片。魏先生这实在不能不生气了,瞪着眼望了她道:“好!你又动手。”魏太太坐在对面椅子上,又哇的一声哭了。魏先生对于太太有三件事,非屈服不可。其一是太太化装之后,觉得比任何同事的太太还要漂亮。这时出于衷心的喜悦,太太要什么给什么。


编辑推荐

  《纸醉金迷》是张恨水后期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一代文学宗师为您剖析国民性格的深层黑暗在一个充斥着一夜暴富梦想的年代,人们迷失在倒卖黄金炒作债券的金融漩涡,官员贪污、商人投机,女人做诉白党、整个社会都围绕金钱进行着最后的疯狂。官场商场物欲横流,黄金债券一掷千金六十年社会现状再次轮回直面中国社会的金色迷途。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纸醉金迷 PDF格式下载



张恨水小说真的很不错,张大师作品不同凡响


很不错,印刷质量好


一直比较青睐清末,解放前的故事,只是张恨水的文章总让人很沉重,很沉痛。


和电视剧有很大的差别,张恨水的文笔是没的说,但是整本书没一个好人让人觉得很灰暗。书里面有掉段的地方。


虽然书故事离我们的年代已经远去,可看后发现现实生活中应该也有类似的人和事吧……


更喜欢电视剧~


有不少错误,漏字,错字等,不知道怎么回事情


书的印刷质量不好,没有分开段落,我到现在也没有看完。
看起来很累,建议大家买其它版本。


  这几天读完了张恨水的《纸醉金迷》,故事的时代背景是抗战胜利前期的重庆。那时的重庆是陪都,政府部门迁移到这里,也有大量从沦陷区涌入的各色人物。沦陷区的生活可想而知,而大后方的社会也不是稳定祥和。战时的物资紧缺,运输线常常被阻,市面上的物价飞涨,即使有跌,也是跌小涨多。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滋养了一批游击商人。这群人,他们所要知道的,“并不是我们的军队已反攻到了哪里,而是物价涨到了什么程度。”。国家不稳定、政局不稳定、经济不稳定,那么人心也不稳定,投机、赌博、拆白党盛行。
  
  看了小说才明白,“纸醉金迷”的名字起的真是贴切,故事的主线就是一群“金迷”。乱世藏金,官方和黑市的黄金价格相差许多,政府为了回笼法币,发行黄金储蓄券,价格是黑市价格的一半,但半年之后才能兑现。别说投机商人,普通人也会算,这是对半的利润。高利润的驱使下,游击商人们纷纷把手头囤积的物资兑现,公务员们移挪公款,连给人做工的仆人,也知道有钱去买黄金储蓄券。投机商人们脑筋开动,更想出滚雪球的方式,拿了黄金储蓄券去抵押,贷款再去买黄金储蓄券。结果政府为了打击黄金投机,以六折兑现。游击商人陪着高利息等了半年,一个个损失惨重。
  
  书中有段话对白:“假如这黄金梦是我们这样普普通通的人,都可以实现的,那些富户豪门他都干什么去了。做黄金买卖可以发财,那些富户豪门,他早就一口吞了。……。除非那些豪门富户,他要利用大家抢购黄金,好得一笔更大的油水,不然的话,大鱼吃小鱼,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要把这些做黄金的人吃下去,纵然吃不下去,他也会在每人身上咬一口。”作为旁观者,很能够预计这么大的泡沫,一定会被戳破,可永远是当局者迷。
  
  前几天在同学的微信群中说起信托、理财、基金,以及最近热议的刚性兑付的问题,总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我在讲刚性兑付迟早要打破,产品预期收益太高不正常,买产品要看发行方的规模和内控管理,似乎没人相信这些。好歹我也是所处金融行业……怎么会有毫无风险,又是高收益的好事呢,怎么能不看合同契约呢。股市在6000点的时候,很多人能够想象跌破2000点的一天吗?这么多年过去了,金融产品有变化,但道理是没变化的——高收益、高风险。
  ------------------------------------------------------------------------------------------------------------------------------------------------
  
  书中的主人公魏太太(田佩芝)曾经是个女学生,高中没有毕业,嫁给了魏端本。魏端本是个普通的公务员,在沦陷区本有家眷,书中并没有具体描写是怎样追到田佩芝,以及相识的过程,从只言片语中,看出并非那么光明磊落。田佩芝样貌出众,在那个时代,高中肄业的学历,能够称得上是知识女性,想必家境尚可,嫁与一位这样的薪水微薄的公务员终是有些勉强,更让田佩芝心头有刺的是,她与魏端本非原配,而是所谓的抗战夫人。“抗战夫人”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一个称谓,是那些在沦陷区有家眷的男人在大后方重婚娶的妻子。
  
  书中说:“魏太太的人生哲学,是得马虎处且马虎,只有一件事是例外,每天一次化妆。” 田佩芝嫁给魏端本心有不甘,加之想到抗战胜利之后,抗战夫人何去何从是个未知数,在过日子方面真是马虎,两个孩子随便养着,自己专好化妆和打牌。魏端本在这桩婚姻上有些气短,于是处处迁就太太,家里的生活只能用七零八落来形容。
  
  田佩芝好赌,开始常去邻居陶伯笙家里的赌局,玩梭哈。陶伯笙是个投机商人,好赌,与田佩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陶伯笙的太太。陶太太是中国传统妇女,无论陶伯笙是否赚到钱,陶太太都是勤俭持家,甚至卖血,在后来陶伯笙离家而去的时候,陶太太靠着卖香烟,养活着孩子。陶伯笙有个朋友李步祥,李步祥的原则是不赌,坚决不赌,替别人跑跑腿赚钱,可以理解为打工的。田佩芝在陶家的赌局上,认识了胡太太,又认识了范宝华。换句话说,这些人都是一个朋友圈的。范宝华可比陶伯笙有钱的多。田佩芝自从搭上胡太太的赌局,开始一发而不可收拾,或者说从开始赌博那天起,就是踏上一条错的道路。
  
  十赌九输,这是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但赌徒往往不懂。田佩芝越赌越输,连魏端本带回来上级的钱,也被田佩芝拿钱输光。机缘巧合,田佩芝进了范宝华的写字间,动了邪念,偷了范宝华的钱。范宝华对田佩芝这样的美女已垂涎,再拉着田佩芝打梭哈,田佩芝继续输,范宝华设计引田佩芝去写字间,果然田佩芝又偷,当初擒获。有了把柄在手,范宝华与田佩芝的钱色交易开始,田佩芝朝着堕落的人生一去不回头了。
  
  如果认为这样就够堕落,那才是一个开始。故事的转折发生在魏端本入狱,半推半就的被上级拉着挪用公款,东窗事发。田佩芝在丈夫锒铛入狱的时候,又搭上了朱四奶奶的赌局,搭上了能送两颗钻石的洪五爷。朱四奶奶是个颠倒乾坤的人物,能够玩弄周围人于股掌之上,整日在家中组织舞会和赌局,手下的女人做拆白党,男人在她这里就是美女。
  
  赌钱这种事,一旦开了头,就很难戒掉,偷东西也一样。田佩芝若是踏实被洪五爷包养着,也能凑合几年衣食无忧的日子,可后来又偷了洪五爷的钱,搞得在重庆待不下去。后被朱四奶奶收留,当了交际花。一步步的,彻底走向深渊……
  
  书中有段对白:“凭我多年在重庆观察的经验,我就想着办财政的人,开天辟地以来,就没有做过便宜老百姓的事。……。把握财政的人,都是大鱼吃小鱼,谁肯把自己可以得的便宜,去让给老百姓。”黄金梦破灭了,抗战胜利了,一切都朝着希望发展,除了这群纸醉金迷的银行家、投机商人、做着拆白党的女人们。范宝华资不抵债,落荒而逃,田佩芝雪上加霜的把范宝华的钱洗劫了,洪五爷黄雀在后的把田佩芝的钱都抢走了。最终,田佩芝基本为妓了,陶伯笙一家团聚,朱四奶奶死了,魏端本带着孩子回到老家去了。
  ------------------------------------------------------------------------------------------------------------------------------------------------
  
  整部小说的主线,一是炒黄金的滚雪球,二是田佩芝一步一步的走向深渊。从一开始,便不是贤妻良母型,有些评论认为田佩芝的本质是善良的,但我认为本质是虚荣的,不认可自己所处生活的阶层,疏于家务,好赌博,看到别人的房子和生活很是羡慕。这样美貌又总是心有不甘的女子,断然不是魏端本这样的小公务员能养活的起。田佩芝迷上了玩梭哈,相比打麻将,梭哈要是输钱,就是大把大把的输。在输光魏端本的公款之后,动了邪念,开始盗窃,彻底转折了人生。如果说赌博是玩物丧志的不良爱好,偷钱就是犯罪。田佩芝不同的赌局上认识了不同的人,搭上了普通商人范宝华,甩了范宝华,又搭上了大商人洪五爷,沦为朱四奶奶手下的交际花,拆白党。《纸醉金迷》被翻拍过电视剧,我没有看过,看采访陈好说:田佩芝也有善良的地方。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这个女人到底哪善良了,只是一开始不算坏罢了。小说中的田佩芝是个彻底的反派角色,当妈的人,能舍弃一对儿女,读者对她实在没什么好感。这样一个乱世,这么一位意志不坚定,茫然、空虚、浮华的女人,随波逐流,结局惨淡。
  
  魏端本是个唯唯诺诺的小公务员,依靠微薄的收入生活,梦想就是能够稳定的生活下去,想的都是买平价米这些油盐酱醋的事情。就这么卑微的生活理想,也难以维系。在单位,领导挪用公家的款项,拉他下水,家里后院起火。锒铛入狱后,太太依然赌的昏天黑地。出狱后,丢了工作,生活潦倒,找回儿女,辛苦拉扯。最后抗战胜利,能够想象,魏端本回到家乡,回归平淡的生活。
  
  若是说田佩芝和魏端本的故事和时代有关,那范宝华这样的投机商人几十年都存在。投机的人,能够赚一时的钱,一直稳赚不赔不现实,如果人人都知道这是个巨大的商机,那么就不是商机了。当全民疯狂的在某事上逐利,那么自己就该撤了,这么浅显的道理,永远有人执迷不悟。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生存法则,在动荡的年代自然是最难生存的。不过纵然到了现在,虽然没有战争,但是人和人的相处、人和生活的平衡仍然是世界上最难把握的东西。《纸醉金迷》讲的虽然一直只有买卖黄金的故事,但是里面穿插的人性故事一直到结局才算是豁然开朗,正正是验证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古话能流传至今,自是有它的道理,于是到今天,我们仍是要好好参透古话,好好把握那堆生存法则。
  说回这个长篇,我最喜欢的人物,要算是陶太太,虽然陶太太出场次数算是最少的,但是她的脚踏实地,她坚韧的个性,实在令人欣赏。在诱惑纵横的地方,能好好把持自己,看清现世,不得不问这样的人还多吗?如果有,看来必须要好好交个朋友了。


   奔波劳累了一天,在地铁上呆呆出神。脑子里东西似有似无。不知道怎么就蹦出了纸醉金迷。突然就懂了。几个月前看不懂的那个堕落的女人,那个败坏的女人。
   表面上看,她是一个傻女人。她完全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如果没有去赌,没有那么爱慕虚荣。
   老公的收入虽不多,已足够一个会持家的女人打理得井井有条。她自己也曾感叹过,如果自己能稍微收敛一点,家里的状况何至于这样的坏。
   有些程度,对于某些人来说, 是完全不够的。好比说,于一个蚁族看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哪怕只有五十平的小屋足够幸甚至哉。但对于一个生日礼物就是一辆劳斯莱斯的女孩来说,住在那样的房子里,只怕是苦不堪言。女主人公就是那样的。虽然她的生活在普通百姓看来,算是不错,于她却是远远不够。她不属于这个阶级,不属于这个世界。她的世界,她希望的世界里,应是如那些天天穿着花衣服金首饰出手阔绰的富太般。所以她去赌,她希望能融入那个世界,她希望能回到那个世界。
   她曾经也是那个世界的一员,至少也是靠近那个世界的一员,只是当时年少无知,被骗逃出家里做了抗战夫人。不谙世事时,不知道自己所在的世界有多珍贵,直到失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属于哪里。
   是的,以她的姿色家室,如果不是被骗来跟一个小公务员,现在自己也已经是牌桌上出手豪气的富太太了。
   她心中有气,有怨,有悔,于是将一腔悲愤都倾在牌桌上,她不仅是在赌钱,而是在倾泻自己的愤怒,表明自己的身份。她希望自己仍然是那个世界中的一员。人如果失去了价值定位,是非常可怕的。她是一时冲动被骗来做了抗战夫人,她不爱丈夫,也不爱两个孩子,所以她在现在的家庭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和归属,所以她要到她曾经熟悉的世界去找。
   人从下而上容易,从上走到下面却艰难了。
   所以一个富家公子肯脱离舒适的家庭生活去外面从基层做起,需要非常大的勇气。一个大家闺秀愿委身下嫁于一个普通人,也要有艰辛的觉悟。
   而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虽然得失并没有他们那样大,但是我们在小小的得失面前,又何曾不是患得患失呢。我们失去一百块钱的痛苦,并不比他们丢失一辆豪车的痛苦少一丝一毫。并没有因为失去的东西微小,就可以坦然看开。
   人的执念,有时候也是业障。
  
  
   人在外面漂泊的时候,如果不能忘了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如果不能放手一搏,如果永远挂念自己家族在老家的权势,如果一直都惦记着家中的钱,永远都长不大。
   工资低的时候有家里救济,不开心的时候找家里换工作,永远都长不大。
   没有体会过窝在几平米的小屋中的辛酸,没有尝试过房东恶狠狠逼租的无奈,没有一心向上赚钱养活自己的想法,也许永远都逼不出自己的潜力。
   一万句我要做出成就,都没有一句明天我没有晚饭钱了来得让人成长和成熟得更快。
   段誉的六脉神剑总是时有时无,他一心要使的时候就没有,急着救人来不及细想的时候偏偏就剑法精湛。潜力这种东西,很多时候不是故意就会有的,而是要逼出来的。
   人有时候要忘记自己拥有什么,是为了逼出潜力。而人有时候要记得自己拥有什么,是为了保持尊严。
   女主人公若不是执着于过去,也许不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不至于人性完全丧失。
   她如果能知足于现在所拥有,做一个平平凡凡的抗战夫人,也许也不错。
   半年前我还深深的厌恶她,觉得她一个女人怎么会傻得走上那种路。以至于我脑子混乱当时看完以后只是怔怔说不出话来。更不要说影评了。
   我现在并不想批评她,也不想指责她,半年时间,在生活的艰辛里,我也突然明白了她的无奈。生出一种,深有同感的同情。
  小说里的人并不是给我们鄙视和说他怎么那么笨啊,如果是我才不会如何如何。那样
  的人都还太年轻,未经世事。只有你看完一本书,掩卷不语,对里面的人物无法轻易的下一个喜恶的判断,甚至老泪纵横的时候,你才知道,那时候你是真懂了。
   阅读,也许并非只是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而是,让你自己去剖析自己,剖析人性。然后知道人生喜怒哀乐原本平常,不论何时何事,都能坦然面对,寂然欢喜。
  
  附上几个月钱自己留下的第一次读后感:
  这是一个社会道义上堕落的女人。一个私奔的抗战夫人,一个爱赌如命,虚荣狠心的女人。我要怎么写她呢,情况太复杂我还没有理清楚,以后再说。
  
  Ps:其实关于书的评论,看到人的执念,有时候也是业障的时候就可以结束了。而后来的评论,完全是一个落魄的年轻姑娘,忍不住感怀身世,有感而发,不过是一段废话,给客官们看个笑话,不看也罢。
  


   解放前的重庆,小公务员之妻的魏太太,还有一群投机商人,黄金,赌博~
   一颗不安分的心,外加微有些的美貌,这样的女人,一个安分守己的小小公务员势必是不能够镇的住和满足的。
   从第一次偷拿钱的忐忑到最后抛家弃子设局坑骗,一个本来不坏,只是有些小贪婪,小欲望的女子,最终沦落到这般田地。
   堕落的过程,也未曾不醒悟,但终究只是片刻的幡然,没有行动的尝试,终究是无稽之谈~
   本不是一个聪明的女子,承担不了点点的诱惑,她不懂欲望是个无底洞,无法填满~
  


  受陈好出演的电视剧影响,其实是带着对主角田佩芝的一丝怜悯开始阅读本书的,但直至读完,才发觉电视剧情对原著有不少改动,对田佩芝的怜悯之情也烟消云散。
  
  张恨水在书中描述了一幅抗日胜利前通货膨胀严重、市井炒金成风的重庆众生态。从达官贵人到市井百姓,嗜赌成性者有之,投机钻营者有之,老实本分有之,无论是主角朱四奶奶、范宝华、魏端本,或是配角陶老板、李步祥、陶太太,均各具特色,惟妙惟肖,特别是张恨水笔下的田佩芝,虽然受环境所迫,但好逸恶劳、好赌成性、偷盗成瘾、抛弃子女的诸般面目,不但毫无可怜之处,反而满满的可憎,最后也落得一个以色侍人的交际花结局。
  
  作者之行文尽显笔力,不同于如今文学作品的直白平述或无病呻吟,而是温婉有度,有张有弛。特别是一封小三给情人的信笺(P95),婉转之情犹然从书中跃出。


  张恨水真是聪明,写鸳鸯蝴蝶写得这么透,洞悉社会人性。
  
  袁圆骗得银行行长是整部剧的转折点。
  银行行长职位对应人格,肛门期人格,爱慕的女性也是男装妞,混合男女特质。
  
  对于原本符合社会规范佩芝剖析深入,世事动荡时,这个原本旧观念里推崇的完美女性形象,美貌、温婉、聪明、娇柔、贤妻良母,和多数人一样想赌一把。藏在内部的虚伪全都暴露出来,原本顺从社会规范的,也是在利用社会规范,交际花里出色的头牌,对白里这层虚伪剥了个精光。
  
  那个年代写的东西,这个年代也一再在重演。
  
  电视剧导演未必把握多透彻,原著的精髓依然难掩,当初追过这个剧,我可是一向不爱看电视的。


  世间皆有轮回皆有报应。看到魏端本时很无奈,为他的怯懦而难受。书中的商人投机倒把,最终做了一场破碎的黄金梦。。我比较喜欢书中的李步祥,他的那一颗悯人的心我有感触。。读的多了,也就看得淡了。。。。就这么多了


  有一阵子,张恨水大热。这个“恨水不成东”的鸳鸯蝴蝶派作家成了制片人的抢手货。纸醉金迷的故事发生在抗战后期,重庆,伴随着抗战即将胜利的通货膨胀金价暴涨,一个虚荣的贪婪的女人的发财梦的破灭。那是一个扭曲的奇怪的年代,乱世,没有保障的生活,没有保障的战时夫妻,一旦战争结束,这些“抗战夫人”将怎样面对婆家夫君的发妻和孩子?这么书其实并不好看,整章整章的没有分段分节,故事拖沓冗长。也许是我的欣赏能力的问题?


  断断续续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这部书。和现在的世道,何其相似啊,前一阵炒股票,后来又炒房子,在轰轰烈烈的大潮中,不知多少人就这样“入了迷,着了魔”。我并不鄙视这样的人,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那种内心的狂热挡也挡不住的心情,一次也就够了吧。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如果连街边乘凉的老太太也在讨论股市的时候,那离着泡沫破裂的那一天也不远了啊。其实,如果想的更开一些,哪里有什么你的、我的,还不都是国家的。你花了毕生心血买的房子又如何了,还不是只有暂时的使用权,谁又能永远的拥有它?胡主席说过“不折腾是智慧”,需细心体味~~


  
   田佩芝这样一个女人的心理,他写得如鱼得水,我真想不透,他怎么那么知道呢?!当然好作家有深刻的洞察力,同时,他的朋友一定很多,各个阶层的,可是还有一些小细节,很细微的,那不会有人说,那又从哪得知呢?厉害透了。
  
   因为电视剧引起看原著的瘾,这个高希希啊,添加了不少花哨内容,可是印象最深的是范宝华的扮演者于和伟,成了我新偶像;还有何赛飞也非常不错。
  
   打算有机会再找几本张恨水的书来看,很具现实意义啊。


   1.人的堕落和进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是一样没有上限。
   2.有关男人女人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共性总是大于个性。
   3.落魄遇难时总会为自己找一个不是理由的借口。
   4.时势造英雄,美女亦如此,只有适合美女生存的时代才能够让其如鱼得水。
   5.时代的发展总是有迹可循,生活亦如此,没有合理与否,只有自我拯救。
   6.怎样让自己纷繁复杂的思绪变成概括而又直抵核心的文字呢?我总在想,感觉像是散落的珍珠,需要一条明确而又清晰的主线,把所有只言片语串在一起,才能够成为璀璨夺目的项链,体现出它的价值。而我,正在寻找这样的一条指引,大部分时间我还是感觉自己很肤浅、很片面,所以我认为,自己要从书里、生活里汲取更多的营养,在对生命的追问里,在万象众生的现实里,拨开虚幻的浮云,努力成为理性而睿智的生活中的当局者……
   ——最近最大的感触,应该为时不晚。
  
   开始,很好奇的,中间,很无精打采的,最后,很震撼的看完了《纸醉金迷》,这是一种我从未有过的欣赏状态 ,开始很好奇是因为之前就看过一些它的简介,我对田佩芝这个大美人的人生历程很感兴趣,看到中间实在是太多有关婚后生活的琐碎,情节进展缓慢得很想让人睡觉,最后所有人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说是很好的结局。而以上罗列的六点,就是我看完这部作品后得出的结论,甚至我认为每一条会对我潜移默化的产生影响,张先生的这部作品,多少可以作为当今社会的折射。
  
   你是不是个拜金的人?似乎每个人面对这样犀利直指内心的问题,有三个态度1.狂骂乱炸2.虚伪掩饰3.嗤之以鼻。我自己很诚实的说我也在这三类人当中,但我永远不会告诉你我内心真实的答案,因为不论答案是或否,永远都是虚伪的掩饰。当然了,要根据具体的情境来衡量,譬如,令无数男人都想一亲芳泽的大美女田佩芝当她经历过清贫而卑微的生活后,大声说“我是爱钱,怎么了,爱钱有错吗,世上有哪个人敢说自己不爱钱的?”你看她满腹委屈、泪眼婆娑的样子,在那一刻,当你看到这个被婚后生活摩挲过的美丽女人为自己寻找的这个爱钱理由,也变得有些楚楚动人、合情合理了?所以我说什么问题都不能很绝对的回答,以免自掘坟墓,所以我这人从不轻易许诺,从不相信什么誓言,全都是狗屎!
  
   继续回到田大美人儿,这个才貌双全的女人,心高气傲,曾经也有过伟大的理想,但是,在动乱的年代,只要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了,在颠沛流离的逃难途中结识了她后来的丈夫——魏端本,记得他曾向人如此介绍自己的姓名,只见他低三下四的说“免贵姓魏,名端本,端是端端正正的端,本本分分的本。”真是名如其人,他说话时那种唯唯诺诺、卑微到骨子里的语调真的让我非常反胃!姑且让我称他为端本先生吧,我很在意他那个姓!他在清得能照出人影的清水衙门资源委员会做一个小小的科员,害怕麻烦,遇到棘手的问题就想绕道而行,想在那污浊的在办公室里明哲保身,直至因妻子田的贪婪爱财差点把自己的命断送,他也没有过半句怨言,他是真正爱佩芝的男人。只可惜,他的爱太不食人间烟火。人的际遇总是因为另一个人的出现而发生无法预知的未来,偶尔上天会给我们开一个小玩笑,在充满戏剧性的经历中因祸得福,捡个大便宜,最后让你发现原来是场黄粱美梦。有此番际遇的主人公应该说是在那个动乱年代里的所有投机倒把的人,他们都曾做过这样的繁华一梦,在那个金钱、美色甚嚣尘上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像一只贪婪的野兽,无孔不入的寻找着所有发财之道。
  
   姿色美丽的女子到底在怎样的时代里才能够如鱼得水?女人爱虚荣,男人爱面子,女为悦己者容,男人天生是视觉动物,在这里,我们不用惺惺作态,想起来曾经在那本书上看到过的几句话,关于男人女人本质的描述:男人上半身是修养,下半身是本质,女人上半身是诱饵,下半身是陷阱。其实这话并不无一定道理,放在漂亮女人身上,放在那些爱美女的男人身上,在某种意义上,人的共性总是大于个性,所以漂亮女人要嫁有钱人,男人们为温香软玉的娇嗔和推搡弄得心醉神迷,其实不过就是你情我愿罢了,各自心怀鬼胎。当田佩芝成为重庆著名的交际花后,在各色男人间周旋,由开始内心承载的道德、操守、家庭观所驱使的忐忑不安最后变成奢侈享乐的心安理得,看她眼光流转,在觥筹交错、奢华迷乱的上流社会与政界要人间若即若离、以退为攻的手段,仿佛在上演一出美人心计,最后她把自己的一切当成了这场赌注里最大的砝码,当我们都以为她的好归宿如期而至的时候,命运再次和她开了玩笑,莫名其妙的被扣上了汉奸情妇的帽子,在监狱里被倒腾一番后失魂落魄的出来,被范宝华收留,其实想想在那个年代,姑且先不论结局怎样,范宝华应该算是个不错的男人了,比洪五爷更懂得怜香惜玉,其实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又不像端本先生那样老实得一棍子打不出响屁来,而且还有那么一点点资本,一点点头脑。
  
   选择爱情还是选择面包?我们总是觉得,在爱情里,物质和精神永远不能两全其美,幸福永远在山的那一头,就比如袁园羡慕佩芝拥有家庭,而佩芝又厌倦了那样贫穷的生活而羡慕那些物质上富足的人。也许人生本就如此患得患失,选择的取向不同,结局也就不一样。在这个年代,我想人们在精神上都是孤独的,物质的匮乏,让人们对黄金梦趋之若鹜,让人们享受了短暂的纸醉金迷的生活后,先是黄金梦的破碎,然后是抗战胜利的鞭炮彻底的把发财梦炸醒。朱四奶奶说她恨这个时代,她恨男人,男人们把她变成了一个娼妇,所以她要报复,把世界变成一个大妓院。我觉得人的积极和他的沉沦一样没有上限,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当曼丽和袁园踏进朱府的那一刻,就是开始了一场繁华美梦。只可惜费尽心思的苦心经营,最后却落得了个雨打风吹去。直到最后才会看到一些人性当中温情的一面,也许正是一些人跌入深渊无法自拔的时候,而另一边人性本身的善良和纯净的信仰它们却形成了越发鲜明的对比。
  
   到底是谁把他们变成了魔鬼,是那场战火,是朱四奶奶,是范宝华,洪五爷,还是被捉襟见肘的生活所迫?当中,最多的人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有什么资格说我是xx,就算我是xx,那你连xx都不如。”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选择有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和冠冕堂皇的借口。那么厌恶他人对自己的引导。我想真的不能怪谁,一切都是点点衍生,那么环环相扣。其实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自己能把自己打败,自己才能把自己拯救。可是,那些人原本坚持的信仰却在那样的时代里微弱的曙光之下显得如此孱弱无力,也许这就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悲剧。
  
   真的很佩服张先生,似乎早在那个时代就看清楚了男人女人的本质,以及在中国这个人情大国里的利欲熏心下的世态炎凉,真不愧是当今社会的写照。而不论什么时代,女人都要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拥有独立的人格,这样才不会成为丈夫的附属品,才不会在琐碎的家务事中变得庸俗。只有坚实的生活基础,爱才能有所附丽。
  
   最后,繁华落尽见纯真。在全民投机的赌注里,谁是最大的赢家?就像范宝华说,来去赤条条,不过黄粱美梦一场。人哪,就是这样,当一无所有后才清醒,买黄金,为什么最后反而让人疯了心,纸醉金迷,其实过眼烟云。重庆六年黄粱梦一场。每个做过梦的人,最后心如死灰,各自心里的痛各自体会,我觉得结局和《红楼梦》倒有些异曲同工之妙。所有的一切都随着浩浩荡荡的嘉陵江水融入了时代的洪流中,亦梦亦幻,亦假亦真……
  


  最近各电视台都在热播《纸醉金迷》,又勾起一种情怀,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久都没有好好读一本小说了。书中的男男女女生活在灯红酒绿却又国破家亡的乱世,芸芸众生人性毕露。众多人物中,我最喜欢范宝华和袁园。范宝华可以算是奸商、无赖、阴谋家,但他可爱之处就是他还保存着人性的善良,他对田佩芝的照顾和同情,对袁园的痴情和执着,都让人觉得是个真正的男人。而袁园虽然只是个风尘女子,但在国家存亡之际,尚能脱离诱惑投身革命,也不能不算是一个奇女子了。


  只觉得这里面,范宝华很好,魏先生太懦弱了。很讨厌东方,朱四奶奶,还有那个阴阳怪气的跟班。这部小说,虽然死的死,散的散,但是结局还是挺好的。


  世间百态,人性人心,读得越多,看得越多,越是失望得多。
  
  以下简评
  
  田配芝(魏太太):抗战二房,姿色惹眼,小家女人,面子第一。没有一个资本雄厚的丈夫,最后的零售结局也是必然。只是可怜了两个孩子。
  
  范宝华:商人标本,没有底线,能上就上,如大多数人。
  
  公务员魏端本:为了个美人太太,忍让一流,仁厚,令人同情,半个模范丈夫。
  
  胖子李步祥:印象深刻,聪明机灵,有时正义公道,言语上不够机灵,在小说结尾黄金梦碎依然摆摊过活。
  
  陶伯笙:跑腿卖力,幸家有贤内助。
  
  四奶奶:场面上多见人物,人就是她的武器。她厉害在于能抓住人性。
  
  
  这小说值得无事一读。
  -----未完待续


  张恨水是以写爱情悲欢离合著称的小说家。但本书却一改以往的风格,写了抗战时期大后方重庆的另一面,从中可以看到那些大发国难财的人们丑恶嘴脸。


  黄金梦一场,和前几年全民炒股的形势何其相似?
  
  只不过一个是排队买黄金,一个是直眼盯着大盘指数...
  
  魏端本到底还是看破了这局游戏,国家怎么会平白无故地让利给百姓呢?! 哪有这么好的事儿,有的话,当权者早就自己做了~
  
  黄金也好,股票也好,总有看不开眼的人主动投到火坑中,却不知到头来只能是幻梦一场...
  
  又,还想替田佩芝说两句。
  
  小说最后魏端本叹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有那位田佩芝是不回头的。
  
  田佩芝的海哪里有尽头可言?回头和你魏端本回南京安份过日子,可是这厢你的正室来归,她又能怎么办呢?总是逃不了被始乱终弃的命运。
  
  抗战夫人...真是个讽刺的名称╮(╯▽╰)╭


我现在并不想批评她,也不想指责她,半年时间,在生活的艰辛里,我也突然明白了她的无奈。生出一种,深有同感的同情。
  小说里的人并不是给我们鄙视和说他怎么那么笨啊,如果是我才不会如何如何。那样
  的人都还太年轻,未经世事。只有你看完一本书,掩卷不语,对里面的人物无法轻易的下一个喜恶的判断,甚至老泪纵横的时候,你才知道,那时候你是真懂了。
所以说不成熟的人才是非黑即白


小说里很多细节都写魏太太娘家也不够富裕的。


 那个年代写的东西,这个年代也一再在重演。 精辟!


简评在哪里?在哪里?


还没看完,才看一半,以后补上。


好~期待...


呵呵,用文学角度看经济,未免随意了一些。
如今股票和黄金市场中的博弈的逻辑并非是官进民退或民进官退那么简单。


可能是我不了解专业知识,可觉得褪去层层光环,甩开种种规则,剩下的无非是利益。


你不了解专业知识
却有着比专业人士更敏锐的直觉


这个书很好看也很有哲理
希望大家多去看看


抗战夫人---还不是男性女性自己造成的,能说什么呢。
田佩芝---不是可怜之人也必有可恨之处吗?
可这人性可真让人失望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