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城南少年游

夏烈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夏烈  

页数:

211  

Tag标签:

无  

前言

很难形容夏烈这本新书给人的强大冲击,像烈焰与柔光同时闪现眼前,那情感是强烈炽热的,余韵却诗意而悠缓。是时光的省思,也是初老的凝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白门,再见》的作者终于也老了,只是老了也还有亚热带阳光那种暑热蒸腾的光影,闪现在斑驳的日式瓦房木板墙缝隙间,散发着郁热。土木博士,桥梁专家,写小说成名,近年竟回台湾清大教起现代文学来,还出版了一本扎实的教材《近代外国文学思潮》。打橄榄球的写起文章来,一样天生手感,敏悟天成。英文名为“菲特烈”(Frederic,同尼采名)的夏烈,他的书和人,一种冲突下的和谐感,奇异地平衡着。

内容概要

由凄美的爱情、无情的战火、细腻的亲情,到深沉的哲理、机械的工程、奥妙的科学……夏烈用他那支充满了男性的性感与感性彩笔,写下了这个时代的冲突、柔情、忧郁、绮丽与平淡。书中二十余篇优美乃至震撼的散文,蕴涵了夏烈感性、理性及知性的生活。幻想与期待、现实与梦境、天堂与墓园、含蓄与虚无……夏烈以诗的语言深刻地抒刻了他的散文美学——写给一般读者看,也写给有深邃思想的人看。有一位编辑说:“夏烈的文字就如和他的人一样迷人。” 这去美三十年多年的传奇人物,早年曾被评为长相酷似《四海一家》男主角安东尼派金斯,如今读者只能望着两鬓花白的男主角,去追想写《白门,再见》当年那跳舞、打斯诺克、谈尼采与史坦贝克的狷狂少年了。这像是林海音的儿子吗?然而你看他笔下那种热烈燃烧的意志,强大理性掩盖着冷静,不落言诠的沉默,谨严又逾矩,兼有男性的霸气和女性的细腻,又真是像的。那只栖在窗前倔强又优美的蓝鹊,是林海音,是何凡,也着实是承继了文学贵族血统的夏烈。

作者简介

夏烈,原名夏祖焯。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工程博士,曾任桥梁工程师、大地工程项目经理、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理事等,现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文学教授及成功大学客座专家。

书籍目录

夏之烈焰(序) 张瑞芬夏日之光(代序) 夏烈美丽中国的林间海音城南少年游鹿与犬一些琐事桐花千姿舞春风旁观诺贝尔文学奖红叶流光逝川春晖彼岸文星殒落我与橄榄球卡桑,降雪了阳光小红马帝王蝶谷虹桥机场昨日尼采之尼斯建中毕业五十年红木——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夏季会议演讲词文学中的感情——在台南市的演讲记录我的美丽文学及科技世界——2005年11月23日在北京清华大学的演讲附录犹见楚天千里清秋——专访夏祖焯老师 蓝雅婵 萧婷文

章节摘录

插图:小说家的第一本散文集,是《秋阳似酒》,晚成了些,却毫芒不减,触手犹有余温。多年来,夏烈的小说也是量少质精,仅有《最后的一只红头乌鸦》(1990)、《夏猎》(1992)两本,前者还收录了半数他早期之作《白门,再见》等。《年轮》、《猎户之星》、《最后的一只红头乌鸦》诸篇,男女之爱与兄弟之情,加上时代与地域性,故事本身并不抢眼,处理倒很细腻,充满了意在言外的隐喻与象征。例如讲一桩绑架案的长篇小说《夏猎》,有志难伸的文人薛景鸿伙同朋友,绑架了前妻男友理工巨子余肇嘉的小女儿,这夏日的猎杀与竞逐,把两个男主角设定为高中足球队友,刚好分摊了夏烈真实性格的各一半。而他的文学根底,可不仅限于尼采或福克纳,从那酷似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最后的一只红头乌鸦》开头:“十几年以后,当追踪他的队伍在半山腰进入梦乡时,徐兆鸿自秋夜的微寒中冷醒,仰望着由草寮顶滤进的月光,他模糊地回忆起和小丽一起去猎乌鸦的童年。”清晰可见。夏烈自言:“好的散文或小说一定有许多细节,粗枝大叶的写不成好文章,”“工程令我精确,有助于写作。”这种工程师头脑用在散文上,每每主题写到一半便荡开去,若无其事地严谨说理,再巧妙地兜回转,最后以直观抒情结尾,严丝合缝,余韵悠远。初看违反传统散文一线直下的逻辑,却使得散文格外有层次,有景深,远山迭嶂,针脚细密,这果然和林海音、何凡没什么相关,完全是凭天分的自创曲,理工结合人文的新思维,比陈之藩的科学散文更纯文学,纯艺术。书中《红叶》写奄忽人生,《彼岸》是桥梁千秋,《小红马》、《帝王蝶谷》叙述儿女成长史,《阳关》回望岁月流失,惊见自己水中倒影,我们谈到哪里了,卡桑?喔,我们来谈“纯文学出版社”的结束吧!那时您决定结束“纯文学”,结束您人生的一个阶段,老了。您把九万本存书全部捐赠各地图书馆、学校、慈善机构,数百本已买断的版权无条件还给原作者,干净利落地收场。为何结束?外界猜测纷纷,只有您和我知道为什么。“纯文学出版社”是台湾第一个具有规模的文学专业出版社,在它二十八年的过程中,坚持“纯文学”的路线——以纯文学始,也以纯文学终,从来不出通俗文学的书。因为您从未说过以纯文学的优越性压倒通俗文学的话,我无法获知您对通俗文学的真正看法。然而您的作风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清晰地了解,在我的身体里流着纯文学的贵族血液,我知道如何维护这个高贵的血统,不和通俗文学的平民血液相混,以免破坏了贵族血统的纯正性。这种血统与教育程度、财富、官位无关,而是和一个人的天生文学气质相关。文学的阶级性就在此呈现。您站在出版社的窗前,望着窗外雨景,许多车子溅水而去,几个妇人撑伞小心翼翼地通过门前。一个运货工人以台语与您交谈,他工作一天才赚两三千元,车租就是六七百。您无奈地回答:“人就是这样的吗?”工人又不经意地问您:“公司关了,要移民出去?去美国?”“我到美国去干什么?”您说,“这里是我的家乡啊!”“纯文学出版社”关门了,我站在历史的尖端,文学在我面前。


编辑推荐

《城南少年游》:卡桑,夜已将近,黎明即将列来,我彻夜未眠。前尘种种,往事如烟,我又回到桌前,对您说话,告诉您我心里的想法。您已走了,现在,在我写这文章时,您又活了。您不会孤单,在您躲的上方,您听到我孩童时细辞的脚步声,我找到了您,您听到我的声音,于是您所梦的又回到了甜蜜与温暖。那个留了小平头跑来跑去的小男孩,用他稚气的声音说:我爱你,妈。于是您安心而满意地进入梦乡。一阵强烈的东北风,载着您,在空中色,飞到我窗外,您微笑地看着我,而此时我也望着窗外,看到您在天空中飞翔。您敲窗子,要看看那个小孩怎么样了。他长大了吗?他苍老了吗?  ——夏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城南少年游 PDF格式下载



真是一本好书!我还只看了第一篇“美丽中国的林间海音”,就感动得泪流满面了——这是怎样的铁骨柔情呵!
作者用诗般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林海音真挚的感情!让人领略了有着“文学贵族血统”的工程博士的才华!
我还没看完就送人了--因为愿有人分享我读书的感动与快乐!
所以,自己就再买一本喔!


城南一游?


这本书的作者是城南旧事作者的儿子,我是因为这个才买的,;-),挺不错


这家人的基因太特别了,理工科那么好,而文学素养也是那么高,理工科的思维展现自己的文学素养,文章更是卓然不群。


书很不错,名如其实。


很喜欢作者的文笔 不解释 看着有想落泪的冲动


老早就想买了,这本书带给人的感觉很强烈,只能说作者站在了一个常人无法领略的境地,读完后我就想起艾略特的一句话,纵使语言为人类所共有,但多数人立身处世仿佛各有其道,向上的路与向下的路都是一样的。然而他却拥有自己的世界
这书给我的有点褶皱,要是都能像我买的另外两本包起来就好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