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波-全三册

李劼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58-3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李劼人  

页数:

全3册  

字数:

983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上,几代作家在不同的时期创作了数以万计的长篇小说。我们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专业文学出版社,素有“新中国文学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之誉,长篇小说出版资源非常丰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从业已出版的长篇小说中遴选出部分优秀作品,汇集成“人民文学出版社·新中国60年长篇小说典藏”一次性推出。这些书目的选择,兼顾历史评价、专家意见、读者喜好,以及题材和思想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它们集中展示了新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伟大成就和发展变化,从文学的角度折射出中国特别是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入选作品大都经过了时间淘洗,是可以流传的上乘之作。阅读或收藏,均富有价值。

书籍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 在蜀通轮船上 第二章 保路同志会成立了 第三章 事情是怎么搞出来的 第四章 茶话 第五章 欢送会 第六章 流风 第七章 有了一点消息 第八章 短兵相接 第九章 这才叫做风潮 第十章 第一个浪头 第十一章 激荡 第十一章 轩然大波第二部 第一章 流血前后 第二章 同志军——学生军 第三章 又是一盘棋 第四章 像鸱鸮一样的人 第五章 城乡之间 第六章 新的冲突面 第七章 变 第八章 “悲欢离合一杯酒” 《大波》 第二部书后第三部 第一章 意外 第二章 端方来了 第三章 如此英雄,如此好汉 第四章 在汇为洪流的道路上 第五章 重庆在反正前后 第六章 举棋不定 第七章 垂死时候的勾心斗角 第八章 奇离的独立条件 第九章 成都也独立了 第十章 端方的下梢头 《大波》 第三部书后第四部 第一章 不平静的日子 第二章 山雨欲来时候 第三章 难忘的一天——十月十八日 第四章 “启发”以后后记

章节摘录

“我在宜昌听见你们李总理说,路基打了不到一百里,钱已用了几百万两。若是打到夔府,现在筹集的一千几百万两便光了。将来铺铁路,买火车,用钱的地方尚多,这钱又从哪里来呢?”尹委员官职太小,他怎配答应这种问题。好在葛太尊并不一定要他回答,他已经向他的老朋友周宏道说开了。“我在北京时,几位同乡京官要递公呈,特特来找我出个名字。我当时颇费踌躇:若是为我个人名誉计,倒乐得出个名字。因为领衔反对盛杏荪铁路国有政策的,恰就是前年奏参庆亲王的四海传名御史荣县翰林赵尧生。这人,又是我的老上司周孝怀的老师,要讲渊源,认他做太老师也该的。然而从国家的体统上着想:盛杏荪是邮传部大臣,也就是旧官制的各部尚书中的一位。外面各省的总督、巡抚,转到京官,便是尚书、侍郎,也就是新官制的大臣、副大臣。赵尧生以御史资格,揭参他,反对他,都可以。为什么呢?因为御史就是言官,品级虽然不高,外放出来大也不过道台,寻常只是知府。可是我这个出钱捐的过班候补知府,既无言责,而竟出名反对部大臣,那成什么体统呢?这是一。那时,我已想到:川汉铁路自从光绪二十九年锡清弼制军奏准划归商办,光绪三十年又奏准随粮附加亩捐作为路款以来,好容易才筹集了一千四五百万两,距离七千万两的额子,还很远很远。路程哩,三千里,从宜昌直到成都。现在开工两年,路基尚未打到一百里,离夔府尚有五百多里。若只打到夔府,岂不还得五年多?再加上打隧道,架过山桥,直至铺铁路,走火车,有人说,起码也要九年。九年是从前估计修通全路三千里的时间,而今只这六百里的险工,便要九年。国家现正奋起图存之际,列强也正鹰瞵虎视之时,九年之久,不知要起多少变化。三年已经嫌多,何况九年!……”

后记

《大波》第四部未竟稿和读者见面了。它反映了辛亥年(一九一一年)四川假独立后,立宪派对反动派的妥协投降,对混乱局面的束手无策;封建政客大肆活动,浑水摸鱼;赵尔丰复辟阴谋开始暴露,激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尹昌衡乘机攫取政权,改组军政府,自任都督等等。《大波》旧版,曾于一九三七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凡三部。解放后,在党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和文艺政策的鼓舞下,劫人先生在担任成都市副市长之余,有更多的时间重新整理有关《大波》的资料,旁搜博采,在旧版的基础上,再次酝酿,发展为四部。第四部原决定写四十多万字,还将涉及的史实是:同志军开进成都维持秩序,镇压了叛军;赵尔丰复辟阴谋继续暴露,在同志军和群众的压力下,尹昌衡杀了赵尔丰;同时期,重庆蜀军政府在吴玉章同志主持下,镇压了极其危险的复辟活动,成渝两军政府合流;反动政客胡景伊篡夺了四川的军政大权,给窃国大盗袁世凯造成复辟声势等等。不幸的是:劼人先生仅写了四章,约十二万字,就在这色彩斑斓、紧锣密鼓的历史场景面前辍笔了,永远辍笔了!这第四部,动人先生计划在一九六三年底完成。他对待写作勤奋而严肃,以古稀之年,在病倒的前一天,还坚持写了三十一行,每行约四十八字;就是躺在病床上的那些日子里,也一再叨念着这部未写完的三十万字。他曾说,只有解放以后,他的创作才达到新的青春时期,他有信心活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他要写到八十五岁才封笔。


编辑推荐

《大波1~3(套装共3册)》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波-全三册 PDF格式下载



过去的记忆找回来,重温是百感交集


好书,半价,


书还没读,折痕挺让人失望的


折皱严重,令人不满。应该是在装箱之前,就碰撞过的,不应该再给客户这样的书籍。其他的书籍保存的较好。


书的装订质量都很好。


收到时,书已经严重变形了,包装和快递都不仔细


质量很好,早就想要这一套书了。


不管是阅读还是收藏都好喜欢书的封面和装帧


  
  整天写花的写好吃的写臭美的,要坐定下来写点精神的,竟然有点难度,不由得提醒我莫要玩物丧志了喲。
  
  《大波》看完有两天了,说是看完了,其实人家“菱窠”主人还未写完第四部就去世了,颇为遗憾。《大波》讲的是四川辛亥革命之前保路运动的故事,跟着讲到辛亥革命后四川“假独立”,可惜还未讲到赵屠户(赵尔丰)假复辟被杀,作品就未完而完了。这段历史,实在应该波澜壮阔,轰轰烈烈;但是你要是耐烦耐细地跟着把三大部头读下来,就会觉得“何解硬是没有一个英雄咯?”
  
  比方讲,保路运动的蒲殿俊七月十五赵屠户一场戏竟业已把胆子骇破,四川“独立”后被推举为总督,又是个小事必要躬亲,大事必要犹豫的领导人;东校场兵变,九子枪还没响几声,就带着自家破裂的胆子不知遁往何方了。龙泉驿兵变一场,的确是重要;但是人家“革命”又的确不蛮像我们听来的看来的革命模板,只是听说湖北革命党在武昌拉起了革命旗,就通红着脸,眉飞色舞地吼叫道“我们为什么不也个他妈的一场命?横竖弟兄伙已经不听招呼,领起他们闹革命,倒还是一条路”。弟兄伙们呢?以为革命就是不再为别个人卖命,一听还要打仗,不由得要泄了气。政治事件,政治事变,在工笔画一般的细描之下,只不过一场生活的妥协,道路走到分岔路的一项选择,或者是一群政客在公馆炮制出的一场戏;至于那些有用搭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理想的同盟会员们呢?竟至被绅士政客大员们完全排除在“独立”之外,更被他们誉为贴在哪里烂哪里的狗皮膏药。好一场大波,经不起放大镜去看。
  
  不过,读从《暴风雨前》读到《大波》总感觉李劼人先生在写一个写不完的故事,这个故事既不以人物的离世而终结,更不以某重大事件的发生而停止,生活简直就是那条锦江,所以李先生对付它的唯一方法,就是记录记录在记录;又因着他那么的爱人并爱物,你叫他舍弃点混着江水而下的小花儿小叶简直是件极为残忍的事儿;所以读着读着常常失却了方向。李先生写小说似乎不是以人物为主,而是以事情为主;至于写人物呢,那是为了编织事情;所以,人物们常常在这条锦江水里出没,一忽儿浮起出来,一忽儿又沉了下去,即没有头,也没有尾。读完四大本,黄太太跟楚用的姐弟恋还是那样不愠又不火,吴凤梧依旧在血盆里抓饭吃,至于伍大嫂哩,总之是发了福,有点正经人家老婆模样了;可是,可是又怎么样哩?怎么就硬是没得一个让人印象深刻,记挂的人物哩,怎么就不像《死水微澜》一样有那样鲜活的菜大嫂和罗歪嘴哩?失却了跨越时空存在的文学人物,《大波》的魅力怎么不会大打折扣呢?
  
  画中国画有个讲法,要“有笔有墨”;《大波》就好像要是也既有笔又有墨就好了。
  
  可是——为什么我还是看得津津有味?只好承认自家实在是一个很罗嗦很八卦的人,所以还是要推荐。
  
  


看津津有味?


已经改过来了。:-)


看完《死水微澜》时,就觉得五味皆全,而独不够味儿,呵。


有没有电子版?我也想看。
之前也看过暴风骤雨,是大概2003年左右看的,还在高中的时候,问一个同学借的。
上瘾了。~~


刚把成都三部曲看完 地道方言与成都风土人情 很是安逸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