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家书
2010-3
人民文学出版社
陈漱渝 注释
301
陈漱渝 注释
无
陈漱渝,资深鲁迅研究专家。曾担任2005年新版《鲁迅全集》书信卷修订人。
致许广平信(78封)致周作人信(18封)致母亲信(48封半)致周心梅信(1封)致阮善先信(1封)
广平兄: 今天收到来信,有些问题恐怕我答不出,姑且写下去看。 学风如何,我以为和政治状态及社会情形相关的,倘在山林中,该可以比城市好一点,只要办事人员好。但若政治昏暗,好的人也不能做办事人员,学生在学校中,只是少听到一些可厌的新闻,待到出校和社会接触,仍然要苦痛,仍然要堕落,无非略有迟早之分。所以我的意思,倒不如在都市中,要堕落的从速堕落罢,要苦痛的速速苦痛罢,否则从较为宁静的地方突到闹处,也须意外地吃惊受苦,其苦痛之总量,与本在都市者略同。 学校的情形,向来如此,但一二十年前,看去仿佛较好者,因为足够办学资格的人们不很多,因而竞争也不猛烈的缘故。现在可多了,竞争也猛烈了,于是坏脾气也就彻底显出。教育界的清高,本是粉饰之谈,其实和别的什么界都一样,人的气质不大容易改变,进几年大学是无甚效力的,况且又有这样的环境,正如人身的血液一坏,体中的一部分决不能独保健康一样,教育界也不会在这样的民国里特别清高的。 所以,学校之不甚高明,其实由来已久,加以金钱的魔力,本是非常之大,而中国又是向来善于运用金钱诱惑法术的地方,于是自然就成了这现象。听说现在是中学校也有这样的了,间有例外者,大概即因年龄太小,还未感到经济困难或花费的必要之故罢。
无
还原出了一个真实的鲁迅形象以及风云激荡的时代旧影。
特别喜欢三毛的书,原来有一本被朋友借走了,现在这一套是深得我心
看了这本书,看到一个不同于战士形象的先生,一个深情的爱人,一个孝顺的儿子,一个慈爱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