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1世纪散文典藏

谢大光 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谢大光 编  

页数:

50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岁月沉淀在文字中,酿成精神世界的水和空气。散文最贴近人生百态与自然万象,也最适合在倾诉与聆听中。作者与读者一道分享哲学的尊严、艺术的冒险、文字的微妙。
《21世纪散文典藏(2000-2010)》选收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2000——
2010)国内最具品格和立场的散文随笔,以编年的方式,辑录了散文家们洞达人情世事的诚意表达。一卷在手,可饱阅21世纪的第一茬散文收成。
《21世纪散文典藏(2000-2010)》由谢大光编选。

书籍目录

2010年
纪念王泗原 叶兆言
漂流者 孙郁
墙上的墙 苍耳
没有破解的谶语 铁穆尔
再见,原配的世界 王开岭
一块土地 贾平凹
难忘的燕京岁月 刘德伟
上帝,也送我一把小提琴 文婧
2009年
隐形埋名 范晓波
影子 王月鹏
富锦的想象 阎连科
二〇〇八上课记 王小妮
陈姑娘,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 章诒和
冯亦代之悔 朱正
2008年
转身 塞壬
墩麻扎村禁地 刘亮程
怀念耿庸先生 林贤治
鹿 王族
夏至 周晓枫
北京册页 习习
天使寻访记 阿贝尔
2007年
何谓日常生活 于坚
怎得长相依聚 宗璞
地中海边界 张承志
百灵 王世襄
常熟之秋 黄裳
敦煌七里镇看树 第广龙
孩子们 李娟
2006年
山南水北 韩少功
无人看见的城市生活 傅菲
江上的母亲 野夫
我不曾识见曾梦见 潘向黎
兄弟 陈霁
笔记/笔记 黄一鸾
怀揣植物的人 王晓莉
2005年
生命需要等待 詹克明
自由不是免费的 刘醒龙
好时光悄悄溜走 迟子建
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 史铁生
2004年
崔健时代与张楚时代 魏微
下江人 戴明贤
桧溪笔记 雷平阳
对一种沉静的怀想 汤世杰
泥与焰 黑陶
2003年
一个让人内疚的日子 裘山山
永生羊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
等待清洁 朱以撒
筑万松浦记 张炜
勺园花木 舒芜
失踪的生活 夏榆
丧乱 朝阳
2002年
陪考一日 莫言
捕蝶者 筱敏
我的大舅舅 王安忆
2001年
麦田中央的坟 谢宗玉
我跳舞,因为我悲伤 冯秋子
一次没有表白的爱 朱鸿
人倚松门 方方
生命的节日 季栋梁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周涛
夜里戴草帽的人们 黎晗
2000年
春雪化时 鲍尔吉·原野
祖先的深度 张锐锋
藏羚羊跪拜 王宗仁

章节摘录

  纪念王泗原 叶兆言 王泗原先生见过很多面,衣着朴素,看上去很干瘦,愁容满面,虽是长者,却不多见言笑。享誉学界,后来也有人以国学大师头衔相赠,与许多著名的文化人相比,这位王泗原还算不上大名鼎鼎。他是祖父的老部下,也是祖父最信任的人,有人甚至把他戏称为叶圣陶的左臂右膀,年龄要比我伯父还大,应该是比吕叔湘先生略小,如果活着,差不多也有一百岁了。  王泗原送父亲的书,居然称“至诚”兄,这让人觉得很搞笑,父亲也觉得太过太客气,毕竟他要比父亲年长许多岁,而且学问太高太深,而且他是那样的严肃,因为严肃和不苟言笑,要比实际年龄看上去老很多。说老实话,直到现在我都弄不明白王泗原出生于哪一年,上网去搜索,没想到宣传条目不少,吹捧文章也有好多篇,出生年月还真一时找不到。  上世纪八十年代,祖父病重住院,院方规定每周只有三个下午可以探视,王泗原关心祖父的病情,又不愿违背医院规定,便改成每天去家里咨询,向轮流陪同祖父的家属打听情况。照例是问昨晚睡得如何,体温可好,胃口是否开了,然后说一声这很好,也不喝一口茶,就心满意足地走了。大家都觉得这老头十分古怪,天天都如此,其实打一个电话就行,可是谁也不敢这么提醒,有些话一说就俗了。说给祖父听,祖父也很感慨,只能用“真是个古人”来评价。  我考上大学,祖父很认真地说,我们老开明的人,是看不上什么大学生的。这话伯父说过,父亲也说过,让我觉得很奇怪,相当长一段时间不明白什么意思。祖父不是大学生,伯父和父亲也不是,狭隘地想,因为他们不是,所以难免有吃不着葡萄的心理。后来明白不是这样,对于老一代人来说,不上大学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譬如祖父就是因为要养家糊口,没钱上大学,伯父因为高考时患猩红热耽误,父亲上了大专没几天就去革命。按照我的傻想法,大学之门进总比不进好,有无学问,与上大学并没有太大关系,只是世上有文凭的人多,大学生研究生如过江之鲫,真有学问的人太少,以学历和文凭取人,看走眼是经常。  其实执着于文科的人,完全可以在家自学。王泗原倒是考上过大学,因为家贫,很快退学,他的学问功力,一方面得自家传,一方面全靠自习。  说到学问好,祖父经常称赞与自己相熟悉的两位,一位是吕叔湘,一位就是王泗原。坦白地说,我最后没有走上做学问的道路,既与喜欢写小说有关,也与那些有学问的人太有学问有关,活生生地是被吓住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知道自己不可能像他们那样去做学问,这两位实在是太认真太厉害,认真得让人没办法效仿,厉害得可望而不可即。学问是人做的,然而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  王泗原出身名门,世代书香,祖父王邦玺是进士,写一手很好的字,与湘人名流王先谦同科,曾任国子监司业及光绪皇帝的南书房行走。也绕不明白这“司业”和“行走”究竟是多大的一个官,反正是在皇帝身边,侍候着天下第一号人物,有很多可以说的掌故。王泗原偶尔也会透露一些,譬如关于老佛爷慈禧,与外面传得就不太一样,听上去更像一位邻居老太太,我父亲生前常说,王泗原要是把自己知道的这些事都写出来,会非常有意思,可惜他并不太喜欢与人家卖弄这些破烂。家道中落是乱世的必然,王泗原的祖父得罪了李鸿章,然后就是被贬,告老还乡。老人家讲经学,在王泗原出生时已过世,因此对王的影响并不太大,影响大的是父亲王仁照,他当过师范学堂的监督,这职务在晚清相当于校长,讲究文字声韵训诂,教子甚严,教导儿子的首要认识,就是“做学问是一种责任”。  王泗原做过小学和中学老师,做过很长时间编辑,这两项工作都很普通,却说明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脚踏实地,都可以做出非同寻常的成绩。当然麟角凤毛,通常只对老派的人才有效,真正脚踏实地,不受人间影响和诱惑又谈何容易。现如今中小学的师资队伍,多如牛毛的各路编辑,真正能做出王泗原这样学问的人,怕是再也找不到。时乎时,不再来,时代变了,人也全变了。我也说不好王泗原有多大学问,只好借别人的眼光,我祖父的观点不能完全作数,说一说张中行先生的评价。张中行是老北大出身,积累很厚、学问过人,又是王泗原几十年相处的老同事,评价可算是知根知底。他觉得王泗原“有所作就重如泰山,甚至压倒古人”,觉得他的文章“不读书破万卷就写不出来”,因此,那些想走上古典征途的人,请先细心读读王泗原的书,“当作厉兵秣马,以免仓猝登程,碰到小小坎坷就摔倒在地”。  最早见到的是《离骚语文疏解》,这是王泗原的第一本书,显然是一本很难读进去的书。虽然至今我还能马马虎虎地将《离骚》背出来,可是对于这本“疏解”,还真是一读就坎坷,一读就明白自己的学问太差。在书的空白处,王泗原写下了一大段文字,对祖父表示谢意: 圣陶先生: 这本书出版了,我带着感激,拿第一本样书送到您的面前。  一九五〇年的冬天,您从我交给组织上的自传里知道我写了这样一本书。您亲自到我办公的地方,亲切地问我,说想看看。我写信到上海取来,请您教正,您看过了,说可出版,并介绍到开明书店。您多次谈到它,有时候有一两句称许的话,我听了只低着头,不能说什么,我不敢用虚文来对答您的那样质朴的话。稿子整理过后,适逢开明书店出版方针变更,您又介绍到俞平伯先生和文怀沙先生。付排以后,每一次见面,您总是很关心地询问排校的情形。您想到这本书的时候比我自己还多。这使我深深感念,永远不忘。  泗原 一九五四年八月十七日  ……


编辑推荐

  阅读散文不但可以拓宽视野,还可以与智慧对话,启迪心智、激发思维,终生获益。 谢大光编选的《21世纪散文典藏(2000-2010)》是一本代表着21世纪散文创作中最高水平的多篇优秀作品的文集,这些散文,有的长于抒情,有的侧重叙事,在思想的解放、艺术的创新和风格的多样等方面,都很值得学习和研究。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优秀散文的选本,使之一册在手,便能通览多篇给人以精神启迪和审美享受的精彩华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21世纪散文典藏 PDF格式下载



名家之作,值得一看,适合大点的孩子看。


整一个精典收藏 好书一本


书如其名,确为经典,赞!


文章很美,大家之作


儿子老是要求买的,应该还好


这本书是在书店发现的,翻了翻,感觉选文不错,里面的文章很多均能代表当前的散文创作水平,就有了买的冲动。到当当网发现打折不少,就下了单。喜欢散文的,这本书不会让你失望。


还可以吧,毕竟是选登的。


书不错就是角折了。


很好的一本书,就是字有点小


购书不少,一直对人文社的排版十分信任,但这本《21世纪散文典藏(2000—2010)》的字竟变得象蚂蚁一般小!让我惊愕!书还没读,先写此评论。


书不错,内容很值得一看,文笔细腻,思想深刻。但是书的保存似乎不太好,压痕明显,实物的装帧质量比图片差很多。


这本书印制较粗糙,折扣也高,不值得购买,我买后悔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