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迷失故事的墓穴

哈罗德·品特,奥·帕慕克,勒克莱齐奥,科尔姆·托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哈罗德·品特,奥·帕慕克,勒克莱齐奥,科尔姆·托宾  

页数:

397  

译者:

仲平 选编  

Tag标签:

无  

前言

《迷失故事的墓穴》发在《世界文学》二○○九年第一期上。那一期刊发的美国当代小说家威廉·沃尔曼的作品小辑,包括三个短篇小说、一篇墓志铭(貌似),还有一篇随笔。《迷失故事的墓穴》是那三个短篇里的一篇。从文脉上看,那篇名叫《一本珍爱之书的墓志铭》的所谓墓志铭,应当和排在它后面的《迷失故事的墓穴》有某种对应关系:讲的都是美国小说家爱伦·坡的事;或者说藏在小说和墓志铭背后的人物,都是时运不济、生前屡遭命运捉弄、死后还毁谤缠身的美国作家爱伦·坡。根据这个小辑的译者在前言里介绍,《迷失故事的墓穴》选自威廉·沃尔曼出版于一九九一年的短篇小说集《13个短篇小说和13篇墓志铭》。如果我所猜不错,不止是选入这个小辑的这两篇东西,集子里的墓志铭和短篇小说之间,都应该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有所谓“互文性”。说《一本珍爱之书的墓志铭》是一篇貌似墓志铭的东西,指的是它作为墓志铭的似是而非:它状似给一本被称为“珍爱之书”的书写墓志铭,其实是假托爱伦·坡之口,给自己那些已经写出来的或者未完成的作品写墓志铭,又像是小说作者威廉·沃尔曼给爱伦·坡所有的作品写墓志铭,尤其是给坡一系列小说的女性主人公写墓志铭;当然,最终那墓志铭还应该是写给爱伦·坡本人的,写给他那被爱情、写作、疾病、赌博、毒品、酒精,还有毁谤分割成无数碎片的人生。上述三个维度,都出现在小说《迷失故事的墓穴》里。坡谈着他的爱情,时而烂醉,时而为人诟病,时而被债主追逐,写着他的诗和小说,歌咏着他的死亡,一路走近的,应该就是那个“迷失故事的墓穴”。先说说《迷失故事的墓穴》的题诗吧。据说坡一生写过两首名叫《致海伦》的诗,一首收入一八三一年出版的诗集《阿尔阿拉夫、帖木儿及小诗》,另一首发表于一八四八年,即诗人去世的前一年。第一首《致海伦》很短小,大约写于一八二五年左右,灵感来自简·斯坦纳德夫人——诗人的一位名叫罗伯特.斯坦纳德的同学的母亲,一位美丽端庄的妇人。爱伦。坡在里士满的私立学校读书的时间大约是一八二。年至一八二五年,在那一段时间里,他暗恋上了简·斯坦纳德夫人。这一段恋情有可能是爱伦·坡有案可查的第一段恋情。斯坦纳德夫人于一八二四年病故,坡有很长时间为此黯然神伤。另一首《致海伦》是写给美国女作家萨拉·海伦·惠特曼夫人的。坡于一八四八年遇到惠特曼夫人。当时坡的状况颇有好转,正从丧妻的哀伤和颓丧、酒精,还有病痛之中解脱出来,旋风般地进入演讲、朗诵、社会活动和恋爱的新周期里。他正是在此时,先是深深地爱上“安妮”(南希·里士满夫人),之后又疯狂地追求惠特曼夫人,甚至说动她嫁给他。这一场恋情最终告吹,据说是有关爱伦’坡放荡不羁、酗酒、赌博之类的传闻把惠特曼夫人给吓跑了。《迷失故事的墓穴》的题诗署名《致海伦·惠特曼夫人》,并不是那第二首《致海伦》,而是同时期写给惠特曼夫人的另外一首诗。请注意这个句子:“他周围的伧夫俗子”。所谓“伧夫俗子”,指的首先是那位鲁弗斯·戈里斯沃德——爱伦·坡生前指定的遗稿管理人。坡死后两天,纽约的一家报纸登出了一篇悼文,署名为路德维希,指责坡生前气量狭小、骄横易怒,说他的行径简直就是“酒徒、恶棍”,这篇悼文的作者竟然就是鲁弗斯·戈里斯沃德。此人后来的作为更加可怕,他竟借编纂爱伦·坡选集的机会篡改坡的书信,伪造坡的作品,发表坡未经修订的作品(犯了坡的大忌),甚至后来还歪曲事实地编写坡的传记,对坡极尽诋毁之能事。或许还应该再提一下美国诗人朗费罗。一八四五年,坡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文章,其中一篇批评剽窃的文章涉及到朗费罗,引起了一场被称为“朗费罗战争”的私人论战。这场论战给坡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接着出现的奥斯古德夫人,即弗朗西斯·萨金特·奥斯古德夫人,美国女诗人,是作为和那些“伧夫俗子”相对立的人物出现的。一八四五年爱伦·坡曾写诗表达对她的爱慕。坡死后,面对戈里斯沃德对坡的诋毁,奥斯古德夫人曾撰文反驳,称坡是“优雅、高贵和宽宏大量的典范”。 文中多处出现小妹和姆迪。 小妹即弗吉尼亚·克莱姆,爱伦·坡的表妹,他后来的妻子。一八三五年,二十六岁的坡和年仅十三岁的表妹弗吉尼亚秘密结婚,婚后他一直和妻子、岳母住在一起。坡的一生被人窥视、遭人诟病处颇多,他和他的表妹弗吉尼亚最初隐秘后来公开的婚姻,是其中之一。一个多世纪之后,纳博科夫出版小说《洛丽塔》,可以看成是这种诟病的余响,一种奇妙的变奏。姆迪,即玛丽亚·克莱姆,弗吉尼亚的母亲,爱伦·坡的岳母。有人说,坡娶弗吉尼亚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玛丽亚·克莱姆对坡照顾得无微不至;还有一种说法,坡对克莱姆也怀有对异性的恋情。这些说法贬低了坡对弗吉尼亚的爱情,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克莱姆和坡之间的感情。弗吉尼亚死后克莱姆一直跟着坡,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的生活,从岳母变成了母亲。波德菜尔说克莱姆“是诗人的生活的精神太阳……她的形象将不停地飞翔在文学殉道者名册的上方”(波德莱尔:《埃德加·爱伦·坡的生平及其作品》,郭宏安译),这简直是对圣者的评价,却极准确。以下作品依次出现在《迷失故事的墓穴》里,都是坡重要的小说或诗歌作品:《贝瑞尼斯》、《莫瑞拉》,爱伦·坡早期短篇小说,均发表于一八三五年。坡后来写了一系列同类的短篇或中篇小说,诸如《丽姬娅》、《厄舍府邸的倒塌》、《艾蕾奥瑙拉》等,都有这两个短篇里的基本构成要素:阴森的环境(阴暗潮湿的峡谷、大宅邸里的图书室)、罹患重病的女性、萦绕在男女主人公之间阴冷的氛围、女主人公的早天,等等。《迷失故事的墓穴》,指的首先就是坡的这些小说。它后面还提到一个名叫麦德林·厄舍的人,就是《厄舍府邸的倒塌》中的女主人公,一个罹患怪病,最终天折的女人。《汉斯·普法尔》,有译成《汉斯·普法尔历险记》的,坡的第一个长篇,有科幻色彩,讲的是鹿特丹一个风箱匠登月的故事,发表于一九三五年。《尤娜路姆》是坡创作于一八四七年的一首诗,弗吉尼亚于这一年的一月去世,可以想见这首诗一定与弗吉尼亚的死有关。《尤娜路姆》说的是诗歌叙述者的灵魂和古罗马神话里的“灵魂之神”赛姬的一次漫游和交谈,漫游的地点是奥伯湖畔的维尔林地,时间是在充满肃杀气的十月。叙述者的心情如火山爆发一般强烈起伏,而周边的环境却是鬼气森森。在一扇墓门之前,叙述者问赛姬墓门上刻着什么字,她回答道:尤娜路姆,尤娜路姆。这个尤娜路姆,可以看成是弗吉尼亚的化身。 《丽诺尔》,爱伦·坡创作于一八三三年的一首诗,是一首挽歌,咏唱一位名叫丽诺尔的早天少女。丽诺尔这个少女的名字,后来还出现在坡的另外一首名叫《乌鸦》的诗里。最后说说《迷失故事的墓穴》的作者威廉·沃尔曼。这个小辑的译者在“译者前言”里把沃尔曼称为“美国重要的后现代小说家”,大概是因为沃尔曼经常把不同文体放在一起,制造文类的杂烩,比如他的《13个短篇小说和13篇墓志铭》,还有他二○○五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长篇小说《欧洲中心》。其实后现代不后现代的,是一个不大容易说清楚的问题。我们不妨把沃尔曼写作上的这种特点,看成是一个当代小说家在他的作品里把握现实和历史材料的方法,看成是他个人——也许是一群人——对于在小说里制造文本间性的偏好。那是一种才华横溢、雄心勃勃、炫技,时常还相当切合历史和观实复杂状况的方法,是一种由当下这个多媒体和网络链接大行其道的时代得到强化的偏好。至于“时常还切合历史和现实的复杂状况”云云,指的是在这些作家们看来,还有一些时候,文本恰恰应该颠覆历史和现实的状况。焦庸鉴

内容概要

  《迷失故事的墓穴:《世界文学》五年小说精选》是从《世界文学》杂志2005至2010年间发表的短篇小说中精选出来的世界各国最优秀的短篇小说,《迷失故事的墓穴(世界文学五年小说精选)》包括加拿大最杰出的作家玛·阿特伍德的《霍拉旭的叙述》、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 帕慕克的《凝望窗外》、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的《我觉得船儿驶向小岛》、科尔姆·托宾的《著名的蓝雨衣》等。

作者简介

玛·阿特伍德(1939——),当代加拿大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有“加拿大文学女皇”之称。她在小说、诗歌、文学批评诸多领域都有建树,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四部诗集、十二部长篇小说、七个短篇小说集和三部文学评论集。
哈罗德·品特,英国当代剧作家,马丁·艾思林在《荒诞派戏剧》中设专章讨论的一系列当代重要剧作家之一,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奥·帕慕克(1952——),土耳其作家,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代文学国际化写作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让-玛里·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1940——),法国作家,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科尔姆·托宾(1955——),当代爱尔兰作家,其作品曾多次入围布克奖短名单。
……

书籍目录

代序我们是如何寻找来洛尼亚的奥菲丽娅事件小提琴家的灵魂相安无事只不过是幽灵罢了阿朗松之夜风雪夜老狐物语邻居激情解救年轻的格西背对世界夏之花霍拉旭的叙述凝望窗外关于奇迹纳奥米·坎贝尔的漫步当鸟儿带来太阳迷失故事的墓穴我觉得船儿驶向小岛公务员郎帕尔和他的抽水马桶阿里的跳绳著名的蓝雨衣黑眼睛宙斯家的晚餐(外三篇)地狱天堂八月之夜太挺的男人

章节摘录

版权页:多年之后,我们兄弟俩都进入老年,头发几乎全然银白。看来,我们的含辛茹苦快要得到回报了。在浩如烟海的地图当中,在其中的一张上面,我们找到了:来洛尼亚。我们高兴极了,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又蹦又跳,还放声歌唱,接着夺门而出上了街,进了一家小吃店,吃奶油点心,外加热茶。我们大谈特谈这个成功,一连谈了几个小时,心里满意之极,又回到家里,要再次仔细欣赏这新发现。哎呀,咳!偏偏在这个时刻,又遭到了天大的不幸。显然,在我们蹦跳踢踏之时,大批图书文件被碰翻,混成一堆。我们虽然花了很长时间努力清理,却再也没有找到印着来洛尼亚的那张地图。我们在整座房屋里仔细查找了数十天,几十个星期,抖搂遍了每一张纸片——全都是白费。那张地图好像是钻到地下去了。我向你们保证:我们是丝毫也不含糊的,细心查找的程度无以复加。尽管如此,还是没有重新找到那张地图。我们感到疲惫不堪,心灰意懒,因为这一切都预示着我们永远也达不到目的。我弟弟头发全白,像只白鸽,我的头发则几乎全部掉光。我们没有力量继续寻找,我们诅咒如此沉重地欺瞒了我们的命运。我们几乎已经失去了重新找到来洛尼亚的希望。然而,嗨,一个新情况忽然出现,帮了我们的大忙——有一天早晨,邮差给我们送来一个小包裹。我们收了包裹,等邮差走后才查看寄信人是谁。请想象一下我们当时的表情吧:邮戳上赫然印着:来洛尼亚。我们惊果了,一时竟哑口无言。但是,我弟弟是个理智的人,他马上呼叫:“快,快去追邮差!他准知道来洛尼亚在什么地方,是他先收到邮包的。快!”我们立刻去追赶邮差,在楼道里抓住了他。这倒霉的人以为我们要杀死他,因为我们向他猛扑了过去。我们立即说明了情况。“对不起,先生们,”邮差说,“我不知道来洛尼亚在哪里。我收邮包是为了投递,只熟悉几条街道,其他地理知识一点儿也没有。不过呢,邮局领导也许知道的。”“太对啦!”我弟弟大喊,“找邮局领导去!”没费周折就找到了邮局领导。他接待了我们,很和气,很友善,可是,我们刚一提问,他便摊开双手,表示无法可想。“对不起啦,先生们,我实在不知道来洛尼亚在什么地方。我的地理知识不超过这个城区。不过,我可以出个主意。你们可以去见见邮局更高一级的领导:他收取国外信件和邮包。他应该知道。”于是我们去找更高一级的领导,可是,不容易,因为更高_级的领导工作很多,十分忙碌,不能立即接见我们。我们必须作出长时间的努力:找关系,求人,打电话,办理各种证明书,提出申请。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十多个星期吧,但是,多重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更高一级的领导同意接见我们。约定接见时间为凌晨五时整——更高一级的领导真是太忙了呀。因为担心睡过了头(我们已经没有钟表,因为都已经变卖,用以购买地图),我和弟弟一夜没睡,所以前往那办公大楼时又困又累。然而,希望和欣喜充满了我们的心胸,因为现在我们已经确知,我们的辛劳已有终结之日。更高一级的领导也十分和气,十分诚恳,用香茶和姜汁饼干招待我们,十分耐心地听完了我们的请求,然后点点头。“啊!先生们,”他终于开口,“我理解你们的忧虑。可是你们两位能看出来,我脑子里的事太多,不可能什么都记住。世界上的国家很多,我不可能都一一记住。真对不起,我不知道来洛尼亚在哪里。”我顿时感到绝望,一切又归于徒劳,但我弟弟实在是聪明得很。他呼叫道:“既然如此,您是更高。一级的领导,您的下属一定有人知道,因为他们脑子里的事应该比较少,一个人管几个国家吧。”“真是说对啦,”更高一级的领导说,“我马上给我的四名副手打电话,问问他们有谁分管来洛尼亚的业务。”接着,他拿起电话听筒吩咐:“请接南方业务处。”线接通后,他问:“处长先生,南方有来洛尼亚这个国家吗?”处长回答:“绝对没有——它一定是在别的地方吧。”片刻之后,北方业务处处长的回答也是如此,紧接着,东方业务处处长也如此回答。这时候我们确信,西方业务处处长必然听说过来洛尼亚,因为来洛尼亚是一个地方,一个国家嘛。但是,西方业务处处长回答更高一级的领导的问题说:“不不不,来洛尼亚绝不在西方。”更高一级的领导摊开双手:“对不起。先生们,关于来洛尼亚我们都无可奉告。”“既然我们收到了来洛尼亚的邮包,”我说(因为我也有三五分的聪明,虽然比不上我弟弟),“那就必定有人把这包裹运来,这个人也就一定知道来洛尼亚在哪里了。”“很有可能,”更高一级的领导说,“很可能有人知道。不过——我不知道这个人是谁。”我们都很灰心。可是我弟弟还是努力抓住了另一个机会。


编辑推荐

《迷失故事的墓穴:〈世界文学〉五年小说精选》是从《世界文学》杂志2005至2010年间发表的短篇小说中精选出来的世界各国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包括《解救年轻的格西》、《只不过是幽灵罢了》、《公务员郎帕尔和他的抽水马桶》、《地狱天堂》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迷失故事的墓穴 PDF格式下载



书被水洇过,很可惜。好书管理不善。


印象最深的是《背对世界》。帕慕克那篇实在平平


有好的也有不喜欢的,小说集就是这样。。。


可以当教材来讲座小说的欣赏与写作


现在没什么时间去广泛阅读了,有这么一本精选,对于文学的潮流多少有些触摸。书的质量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