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长江中下游历史考古论文集

蒋赞初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01-01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蒋赞初  

页数:

313  

Tag标签:

无  

前言

蒋赞初教授是我大学时的同窗。那是抗战胜利后第二年的冬天,我们同在南京丁家桥入学中央大学理学院地理系一年级,住同一间宿舍,一起去教室听课。第二年迁四牌楼,他转入文学院历史系二年级,又过一年,我也跟着转入历史系。我们又在文昌桥同室而居。在解放前夕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日子里,我们少不更事,却在一起感受时代的脉搏与呼吸。妄借敦诚赠曹雪芹诗中的两句话,恰合“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的情景。第四年,他先毕业了,分配到南京博物院工作。再过一年,我也分配到该院,真正是亦步亦趋、跟得是很紧了。他有幸立即参加了六朝陵墓石刻的考古调查、南唐二陵、杭州老和山遗址、西安半坡村遗址以及南京市区北阴阳营遗址、锁金村遗址等的田野发掘。因为工作的需要,他调回南京大学历史系,讲授考古学课程。“文革”后期,我们分别在各自的单位全家下放农村劳动。回城之后,我们极少见面。他一面教书,一面不断带领学生到各地做田野作业,先后有南京大学校园内东晋大墓、湖北江陵楚都纪南城凤凰山秦墓、陕西咸阳秦都遗址、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宜兴古代陶瓷窑址、湖北鄂城吴国都城遗址、徐州北洞山汉代大型岩墓、镇江北固山孙吴东晋南朝的铁瓮城等处的调查和发掘。在我们都老了的时候,反而有了频繁的接触。在各式各样的专业会议上,我们互通有无,互赠图书资料,或则热线畅通,不时交流各种学术信息。他现在应邀要出一本带纪念性质的文集了,一下子两番给我三、四十篇经过选择的论文复印件,“非你莫属”,嘱我在半个月内写出一篇序文来。杨万里有诗句云:“忆昔与君同舍日,感渠将雨作秋声。”他长我一岁,半个世纪以来,我总是踵他的后尘,读他研究的成果,虽未能做到“朋友切切偲偲”,他的研究,我仿佛之中,大体仍是知道的。学长面命,不敢有违,只得硬着头皮来完成这一情不可却的任务。这些论文中创见迭出,就总的数量和重点来看,大致有三类:六朝考古、陶瓷研究和南京历史。我不敢对它们做出什么评价来,只拟归纳为三点感受。一是他总是从江苏做起、从田野做起、从出土文物具体做起,脚踏实地、无征不信,探索特点与规律,从不放言高论,也无华丽的辞藻。这些论著,既属奠基性的研究,又具学术价值。成果集中体现在对研究对象的探源和所做的断代与分期上,其中包括印纹硬陶与原始瓷探源、南方青瓷系统的成就和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江苏陶瓷史的分期、南京历史的分期、宜兴陶瓷史的分期,东吴西晋与东晋南朝墓葬的分期与断代,东晋东、西帝陵地点考证及其规律的归纳。二是在方法上努力探究“个性”,与有可比性的对象做比较研究。在“共性”中找“个性”,排除“个性”就不可能抽绎出“共性”来。这正是马克思接受黑格尔(G.w.F.Hegel)的观点,而由列宁讲出的话:“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内容概要

  《长江中下游历史考古论文集》收集了作者1957~1998年间的主要论文和发掘报告40篇,所涉及的地区为长江中下游流域,以六朝考古、陶瓷考古、南京地方史研究三个方面为重点。文集分别就长江中下游六朝墓葬的分期和断代、南京东晋帝陵的特征与分区、古武昌的六朝城址与墓葬、长江中下游的几何印纹硬陶与原始瓷、东汉六朝青瓷、南唐二陵出土陶俑、江苏宜兴陶瓷以及南京的历史变迁与文化特点做了较全面的论述与分析。  《长江中下游历史考古论文集》可供国内外考古学、历史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及学生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关于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几个问题的再认识关于秦淮河流域古代文化的一些问题试论江苏发现的史前陶器及青铜时代陶瓷器关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几何印纹陶问题关于我国早期南方青瓷的发展问题中国南方原始瓷器与早期瓷器研究的新进展论长江下游青铜文化的阶段性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试论长江中下游陶瓷文化的历史地理背景长江中游地区六朝考古的重要发现长江中游地区东汉六朝青瓷的初步研究关于长江下游六朝墓葬的分期和断代问题长江中游六朝墓葬的分期和断代——附论出土的青瓷器长江中下游孙吴墓葬的比较研究鄂城六朝考古散记湖北鄂城六朝考古的主要收获六朝武昌城初探鄂城六朝墓发掘资料的学术价值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南京东晋帝陵考南京六处六朝佛寺遗址考关于金陵长干寺与禅众寺之舍利六朝隋唐时期武昌城与京口(润州)城的兴废及其城址的变迁谈关于越窑和秘色瓷的兴衰论南唐二陵出土陶俑所代表的身份及其艺术价值南唐二陵出土的玉哀册和石哀册考古随笔两则——关于南唐二陵的发掘和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的发掘谈杭州老和山宋墓出土的漆器江苏出土古代陶瓷简述关于宜兴陶瓷发展史中的几个问题近年来宜兴古陶瓷研究的新进展宜兴紫砂的历史及现状从时代背景看陈鸣远对紫砂工艺的突出贡献明代“两京”建城之比较南京明代刑部及都察院遗址调查记南京城的历史变迁南京地名考略南京地名探源关于南京地方史(古代部分)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十代故都古都南京的历史特点与现代化建设蒋赞初论著存目后记AbstractAuszug

章节摘录

插图:1973年发表的《略论青莲岗文化》(以下简称《略论》)心]一文,采取了分别江北和江南两大类型来分期叙述其特征的方法,工作做得较细,可以说是迄今为止论述有关“青莲岗文化”最全面的文章。但是,大概也受到了原定“青莲岗文化”的“共性”过于广泛的影响,只能提出各期的特征,未能总结出该文化整体的基本特征。而在论述该文化居民经济生活的共同特点时,又不免要提出“共性”太广或“个性”太偏的工具、用具和农作物。如说:“较常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有:砍伐用的石斧、石锛,翻土用的石铲,收割用的石刀,獐牙勾形器,加工谷物用的石磨盘、石磨棒等。在崧泽和草鞋山下层都发现过炭化稻粒,崧泽的稻粒经鉴定为籼稻,水稻应是当时主要的农作物”。其中石斧、石铲、石刀以至石磨盘、石磨棒等均未指明类型,只能说明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共性”;獐牙勾形器仅见于所说的“江北类型”和山东的“大汶口文化”,而未见于“江南类型”。至于水稻,在“江北类型”中尚未发现过,也不能说是该文化共同的主要农作物。因此,根据目前已经发表的考古资料看,还是将“青莲岗文化”分解为几种各具“个性”的地域性文化为好,而不一定仍然笼统地包人同一文化之中。至于分为哪几种各具“个性”的文化,我觉得《略论》中所叙述的各期,可以作为讨论的基础。关于《略论》中提出的“江北类型”各期,“刘林期”和“花厅期”在文化特征即“个性”方面,与被考古界公认的“大汶口文化”基本上一致,而且地域相连,自然环境相同,又都属于远古东夷族的活动范围。再据大汶口、西夏侯、大墩子和花厅村4处典型遗址的人骨研究报告[3],也说明他们应属于同一种族类型。因此,“刘林期”和“花厅期”似可归入“大汶口文化”之中,不必另立文化称谓。至于“江北类型”中“青莲岗期”如何处理的问题,现在一种意见是也归人“大汶口文化”,还有一种意见是保留“青莲岗文化”的名称,把它作为“大汶口文化”的前身来处理。我觉得《略论》中所说的“青莲岗期”的资料过于贫乏,作为代表性遗址的淮安青莲岗又不够典型性,而该期墓葬也仅在新海连一地发现8座。所以,在目前情况下尚难作出定论。关于“青莲岗文化”的“江南类型”,《略论》中把它分为前后相继的三期,即马家浜期、北阴阳营期和崧泽期。对于各期特征的叙述,我大体上是同意《略论》一文的,但对于各期之间的相互关系,则有不同的看法。

后记

这本集子是我献给母校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一份薄礼,也藉以向师友们汇报一下我的科研工作。此集的编选出版工作是在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负责人水涛同志的督促和具体协助下完成的,并且得到了历史学系系主任崔之清同志与副系主任朱瀛泉和夏维中同志及考古教研室全体同志的大力支持。并承我校名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题写书名;原南京博物院院长梁白泉研究员撰写序言。全书的编排、制图、摄影等繁重的工作均由考古专业的吴桂兵同志承担和安排,历史专业的邹劲风同志负责英文目录和提要的翻译,安然女士(Annette-KieSer)帮助撰写德文摘要。闫向东和孙莉同志为本集的编辑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均向他(她)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辑推荐

《长江中下游历史考古论文集》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长江中下游历史考古论文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