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
2007-7
科学出版社
白丽民
228
无
《鄂温克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一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鄂温克民族的文化遗产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从自然风光、服饰、饮食、居舍、生活用品、生产交通工具、婚丧嫁娶、文化娱乐、风俗礼仪、宗教信仰、历史人物等方面予以分类,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对鄂温克民族文化的弘扬、发展和传承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序前言自然环境衣食住行 (一)服饰 (二)饮食 (三)居舍 (四)生活用品 (五)交通、生产工具婚丧嫁娶文化娱乐宗教信仰历史人物后记
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和嫩江流域各支流是鄂温克族人繁衍生息的地方。这些地方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水草丰美、自然资源丰富,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鄂温克族人民。 蜿蜒雄伟的大兴安岭全长1400公里,宽二三百公里。在大兴安岭的北段,森林茂密,树木参天,河流众多,是使鹿鄂温克人的游猎及放牧驯鹿的场所。这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鄂温克人提供了衣、食、住、行的需要。他们在森林中,追寻野兽的踪迹,寻找驯鹿喜食的苔藓丰厚的地方,进行频繁的搬迁,但他们的足迹,始终没有离开过大兴安岭。 鄂温克旗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东南部,总面积19111平方公里,境内有大小河流263条,其中主要河流伊敏河、辉河纵贯全旗。水草丰美的鄂温克草原是个天然的大牧场。每到盛夏,草原上鲜花开放、牧草碧绿、牛羊成群、骏马奔驰、景色迷人。地上资源有森林和湿地,森林面积110万公顷。其中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带面积30万公顷,是全国最大的樟子松林基地。辉河湿地面积为4218.48平方公里。森林和湿地中有多种珍禽异兽,生长着各种野果、野菜。草原上生长着蘑菇、黄花菜等。地下资源以煤为主。鄂温克族人自1732年奉清政府之命调驻这里后,一直在这片草原上从事畜牧业生产,直到现在。 嫩江流域各支流两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无霜期长,适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迁徙到这里的鄂温克人受周围兄弟民族农业生产的影响,逐渐放弃了狩猎而从事农耕生产,种植稷、小麦、燕麦、大豆、玉米等,还在房前屋后的园圃里种植各种蔬菜,自给自足。
《鄂温克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由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