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学计算机基础案例教程

申艳光 科学
出版时间:

2007-9  

出版社:

科学  

作者:

申艳光  

页数:

362  

前言

  传统的教学方式偏重知识的灌输,重理论轻实践,以教师为中心,是代理式的学习方法,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轻视应用,没有将学用结合,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鉴于以上原因,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尝试探索了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技术,以适应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更新快、内容多、课时少的状况。  与国内现有同类教材比较,本教材特色如下。  (1)依据教育部“采用项目教学”的精神要求、按照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编写各个知识点,选择与知识点紧密结合的案例,将知识点融于案例中。本教材采用“学习目标一实现方法和步骤一相关知识”的案例教学的新模式,符合学生思维的构建方式。  (2)本教材是在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基础上编写的。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知识结构的基础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掌握抽象的概念,而且具备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传统教材过多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忽视了重要的应用特性。本教材案例的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极具实用性和趣味性,以案例带动知识点,既易于学生接受,便于快速入门,又兼备了实用性。  本教材共分为7章,包括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电子演示文稿制作、网页制作和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基本应用。  本教材由河北工程大学申艳光(第2章至第6章及附录)、华北科技学院郭红(第7章)和安阳工学院姬秀荔(第1章)编写;统稿工作由申艳光、郭红完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河北工程大学张永强教授和贺洪江教授的精心指导以及河北工程大学领导和教师们的大力支持;张永强教授审阅了全部书稿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对所有帮助过我们的同志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及时间仓促,加之对案例教程的研究尚处初探阶段,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和指正,以使其更臻完善!

内容概要

本教材既强凋教材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应用案例系统地深入浅出地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教材采用“学习目标—实现方法和步骤—相关知识”的案例教学的新模式,符合学生思维的构建方式。本教材共7章,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电子演示文稿制作、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基本应用。每章后附有本章提要和典型案例实训,有助于知识系统化;附录中大量的基本知识选择题和操作综合练习题,有助于读者巩固所学知识。本教材附有配套的电子课件和案例。
本教材是中国科学院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部级),可作为大、中专院校教材及各类计算机技术培训教材,以及不同层次从事办公自动化的文字工作者学习、参考素材。

书籍目录

第1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
1.1.1 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1.1.2 信息技术
1.1.3 信息化与信息化社会
1.2 计算机概述
1.2.1 计算机的发展
1.2.2 计算机的特点
1.2.3 计算机的分类
1.2.4 计算机的应用
1.2.5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2.6 计算机工作原理
l.3 微型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1.3.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3.2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与主要特性
1.4 信息的表示与编码
1.4.1 计算机中的数
1.4.2 计算机常用编码
1.5 多媒体技术
1.5.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1.5.2 多媒体应用中的媒体元素
1.5.3 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与应用
1.6 信息安全
1.6.1 信息安全的概念
1.6.2 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1.6.3 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本章提要
习题一
第2章 操作系统
2.1 操作系统基础
2.1.1 操作系统概述
2.1.2 典型的操作系统
2.1.3 windows xP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2.2 案例1 设置个性化桌面
2.2.1 学习目标
2.2.2 实现方法和步骤
2.3 案例2 信息资源管理
2.3.1 学习目标
2.3.2 预备知识——文件和文件系统
2.3.3 实现方法和步骤
2.4 案例3 利用控制面板进行系统设置
2.4.1 学习目标
2.4.2 实现方法和步骤
2.5 Windows工具
本章提要
习题二
第3章 文字处理
3.1 文字处理基础
3.1.1 中文输入法
3.1.2 Word 2003基木操作
3.2 案例1 校园简报
3.2.1 学习目标
3.2.2 实现方法和步骤
3.3 案例2 个人简历
3.3.1 学习目标
3.3.2 实现方法和步骤
3.4 案例3毕业论文的编排
3.4.1 学习目标
3.4.2 实现方法和步骤
3.5 案例4试卷编排
3.5.1 学习目标
3.5.2 实现方法和步骤
3.6 Word的其他功能
3.6.1 文档检查技术
3.6.2 对象的嵌入与链接
3.6.3 宏操作
本章提要
习题三
第4章 电子表格处理
4.1 Excel 2003基础
4.1.1 Excel的基本概念
4.1.2 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4.2 案例1 教师工资管理表的建立与编辑
4.2.1 学习目标
4.2.2 实现方法和步骤
4.3 案例2 学生成绩管理
4.3.1 学习目标
4.3.2 实现方法和步骤
4.4 案例3 教师工资管理的数据库应用
4.4.1 学习目标
4.4.2 预备知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4.4.3 实现方法和步骤
本章提要
习题四
第5章 电子演示文稿制作
5.1 PowerPoint 2003基础
5.1.1 PowerPoint 2003的窗口组成
5.1.2 PowerPoint 2003的视图方式
5.1.3 幻灯片的基本操作
5.2 案例1 电子贺卡
5.2.1 学习目标
5.2.2 实现方法和步骤
5.3 案例2 公司简介
5.3.1 学习目标
5.3.2 实现方法和步骤
本章提要
习题五
第6章 网页制作
6.1 FrontPage 2003基础
6.1.1 网页与HTML
6.1.2 FrontPage 2003的基本功能
6.1.3 FrontPage 2003的窗口
6.2 案例1 个人网站
6.2.1 学习目标
6.2.2 实现方法和步骤
6.3 案例2 公司网站
6.3.1 学习目标
6.3.2 实现方法和步骤
本章提要
习题六
第7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基本应用
7.1 网络的基本知识
7.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7.1.2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
7.1.3 局域网基本技术
7.2 Internet概述
7.2.1 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
7.2.2 Internet在中困的发展
7.2.3 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
7.2.4 Internet基本技术
7.3 案例1 小型局域网的构建与应用
7.3.1 学习目标
7.3.2 实现方法和步骤
7.4 案例2 信息浏览与搜索
7.4.1 学习目标
7.4.2 预备知识——万维网概述
7.4.3 实现方法和步骤
7.5 案例3 电子邮件的使用
7.5.1 学习目标
7.5.2 预备知识——电子邮件概述
7.5.3 实现方法和步骤
本章提要
习题七
附录一 单项选择题
附录二 操作综合练习题
附录三 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社会效率和效益大大提高。例如,通过卫星照相、遥感遥测,人们可以更多更快地获得地理信息。  (5)先导功能  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技术基础,是高技术群体发展的核心,也是信息化、信息社会、信息产业的关键技术,它推动了一次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大力普及应用新技术可实现对整个国民经济技术基础的改造,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可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5.信息技术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主流是积极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经济的影响。信息技术有助于个人和社会更好地使用知识和智慧,使其充分发挥其潜力,缩小国际社会中的信息与知识差距;有助于减少物质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知识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提高了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管理水平、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2)对教育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服务于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有助于教学手段的改革,例如电化教学、远程教育等,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教育向学习者开放并实现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对管理的影响。信息技术有助于更新管理理念、改变管理组织,使管理结构由金字塔型变为矩阵型;有助于完善管理方法,以适应虚拟办公、电子商务等新的运作方式。例如,政府通过网络互联将逐渐建立网络政府,开启政府管理的全新时代,树立了各级政府的高效办公、透明管理的新时代形象,同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对科研的影响。应用信息技术有助于科学研究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提高科研工作效率;有助于科学研究成果的及时发表。  5)对文化的影响。信息技术促进了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的交流与学习,使文化更加开放化和大众化。  6)对生活的影响。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电脑、Interner、信息高速公路、新能源、新材料、纳米技术等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向着个性化、休闲化方向发展。在信息社会里,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甚至社会形态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例如,“虚拟社会”、“虚拟演播室”等诸多社会现象将给思想家、哲学家提出理论的挑战,并将不断促进人类思想产生新的见解和新的突破。  信息技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泛滥。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爆炸,信息量的增加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接受能力,有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2)信息污染。随着信息流动量的增大,“信息污染”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例如,一些错误信息、冗余信息、污秽信息、计算机病毒等,侵占了信息存储容量,影响了信息处理和传输速度,污染了信息环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学计算机基础案例教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