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本科大学发展模式与发展方略研究

李志平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李志平  

页数:

153  

前言

  由于李志平是我在20世纪90年代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时的秘书,且志平公选到哈尔滨学院任副院长九年尤其是攻读博士学位以来与我保持着有效的沟通,所以我乐为志平所著《中国本科大学发展模式与发展方略研究》作序。  邓小平曾说过,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从建构主义角度看,研究发展规律和发展模式很有必要。研究发展规律和发展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发展,故提出要素的基本发展方略也很有必要。  发展模式是事物发展的标准样式,即事物发展的共性规律表达。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它既与事物内部的要素有关,也与事物对外界作用的功能有关。该书就是对中国本科大学的内部要素进行了并列性分类,提出了面向并列性要素的中国本科大学成长期的规模协调发展模式;然后对中国本科大学的内部要素进行了结构性分类,提出了面向结构性要素的中国本科大学成熟期的均衡功能发展模式。这个研究结果属于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层面,有着很好的理论价值。该书提出的中国本科大学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学术管理、校园文化等内部要素的基本发展方略也有着很好的实践价值。  我很赞赏志平把管理工作作为科学对象进行研究探索的习惯。所以,简作此序,与同仁共勉。

内容概要

  《中国本科大学发展模式与发展方略研究》系统地研究了发展理论和模式理论,提出了得到事物发展模式的方法,系统地概括了世界大学的层次发展和功能发展历程、中国本科大学的科类发展和型式发展历程;提出了中国本科大学的并列性要素分类和结构性要素分类两种本科大学内部要素分类方法,通过对内部要素的功能耦合分析得出了中国本科大学是一个稳定的组织系统的结论;通过对中国本科大学的并列性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面向并列性要素的中国本科大学规模协调发展模式;同时,以技术结构模型为理论依据对中国本科大学的结构性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面向结构性要素的中国本科大学均衡功能发展模式。另外,还提出了中国本科大学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学术管理、校园文化等内部要素的基本发展方略。  《中国本科大学发展模式与发展方略研究》可供高等教育研究人员、高等教育管理人员和高校教师参考。

作者简介

  李志平,男,1962年生.管理学博士.研究员。哈尔滨学院副院长,哈尔滨工程大学兼职教授,日本北海道浅井学园大学客座教授:黑龙江省思维学会副会长,哈尔滨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与管理、政党政治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课题2项,省重点课题3项;著有《创新论》、《创新与研究生教育》、《高校211工程规划理论与实践》、《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等著作: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7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5篇,其中10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或收录;获黑龙江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哈尔滨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第二节 研究脉络和主线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发展理论第二节 模式理论第三节 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理论第四节 功能耦合原理和技术结构模型第三章 本科大学发展模式的研究第一节 本科大学发展模式的国外研究第二节 本科大学发展模式的国内研究第三节 本研究的视角第四章 大学的层次发展第一节 单层次高等教育第二节 双层次高等教育第三节 三层次高等教育第五章 大学的功能发展第一节 大学的三种功能第二节 德国大学的功能发展第三节 美国大学功能发展第六章 中国大学的科类发展和型式发展第一节 中国大学的科类发展第二节 中国大学的型式发展第七章 中国本科大学内部要素分类第一节 中国本科大学并列性要素分类第二节 中国本科大学结构性要素分类第八章 中国本科大学是一个稳定的组织系统第一节 中国本科大学内部要素问的功能耦合分析第二节 中国本科大学是一个稳定的组织系统第九章 面向要素的中国本科大学发展模式第一节 面向并列性要素的中国本科大学规模协调发展模式第二节 面向结构性要素的中国本科大学均衡功能发展模式第十章 中国本科大学学科专业的基本发展方略第一节 本科大学学科专业的内涵第二节 本科大学学科专业建设内容第三节 本科大学学科专业的基本发展方略第十一章 中国本科大学师资队伍的基本发展方略第一节 本科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本科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第三节 本科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机制第四节 本科大学师资队伍的基本发展方略第十二章 中国本科大学学术管理的基本发展方略第一节 本科大学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本科大学的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第三节 本科大学的学术民主管理第四节 本科大学学术管理的基本发展方略第十三章 中国本科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发展方略第一节 本科大学文化的界定、结构、功能和特征第二节 本科大学文化的“体”与“形”第三节 中国本科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发展方略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1.(科技)知识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0世纪70年代初,托夫勒提出“后工业经济”,1982,年奈斯比特提出“信息经济”,1986年福来斯特提出“高技术经济”,1990年联合国经贸组织明确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世界经合组织)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年度报告中做出明确的定义: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  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主要是看知识产业,即高新科技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美国是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知识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已占其GDP的40%以上,并且仍在继续增长。1997年,美国经济增长的80%源于电子计算机的创新。所以,莱斯特?瑟罗指出:今天,知识和技能已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因素,也是比较优势的唯一源泉。皮特?德拉克和迈克尔?波特也指出:知识经济和知识生产力是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竞争的关键。目前,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增长中,科技知识的贡献率已达80%,知识成为推动和牵引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力量和决定性因素,成为经济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的最核心要素。  一般认为,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被推向经济社会的中心。也就是说,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从经济社会边缘走向经济社会中心,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库、知识库、思想库、产业孵化器。这和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且大学具有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等功能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帕帕多朴勒司指出:理解全球知识经济的根本是大学教育的经济意义。


编辑推荐

  《中国本科大学发展模式与发展方略研究》就是对中国本科大学的内部要素进行了并列性分类,提出了面向并列性要素的中国本科大学成长期的规模协调发展模式;然后对中国本科大学的内部要素进行了结构性分类,提出了面向结构性要素的中国本科大学成熟期的均衡功能发展模式。这个研究结果属于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层面,有着很好的理论价值。该书提出的中国本科大学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学术管理、校园文化等内部要素的基本发展方略也有着很好的实践价值。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本科大学发展模式与发展方略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