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信息检索

杜伟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杜伟  

页数:

271  

前言

  依据1984年教育部下达的[84]高教字004号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许多高校开设了文献检索或信息检索之类的必修课、公共课或选修课。经过20余年的检索课教学实践与探索,信息检索课程正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的课程。相当多的院校已基本上形成了新生入学时的“入馆”教育、本科生的文献检索课程教育、研究生的专业信息资源查找和利用教育的教学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高校适时地开设了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课程。  在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全面信息化,劳动者是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掌握着高技术的现代人,劳动对象主要是信息和知识,劳动工具是由计算机控制的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机器和现代工具,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将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将成为主导和支柱产业。信息环境的变迁、信息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及信息资源的增多,使良好的信息素质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就对信息素质做了定义。总之,在信息时代里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应具备6个方面的信息技能:能知道何时需要信息,能鉴别解决疑难问题所需的信息,能查找出所需要的信息,能评价信息,能组织信息,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解决遇到的问题。

内容概要

本书立足于介绍现代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术,在对信息检索基础知识、信息检索工具基础知识进行全面阐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国内外重要电子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也对部分重要印刷型资源的检索进行了介绍,为读者提供了较全面的信息检索知识。 本书是一本工具型书籍,提供的信息检索学科知识范围广,内容尽量以最新版本为主,是一本适用性强的学习信息检索方法和技巧的图书。 本书既可以作为师范院校、综合性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又可以作为教学、科研及各界信息用户的参考工具书。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1章 概论 1.1 信息检索的意义 1.2 信息资源的类型 1.3 文献信息的类型第2章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2.1 检索语言  2.1.1 检索语言基础知识  2.1.2 检索语言的作用  2.1.3 检索语言的类型 2.2 信息检索的功能和技术  2.2.1 信息检索功能  2.2.2 信息检索技术 2.3 信息检索的途径和方法  2.3.1 信息检索的途径  2.3.2 信息检索的方法第3章 检索工具基础知识 3.1 检索工具 3.2 缩写 3.3 音译第4章 美国《工程索引》 4.1 概况 4.2 出版形式 4.3 报道范围 4.4 印刷版文摘正文编排及著录格式 4.5 辅助索引 4.6 检索词表  4.6.1 工程主题词表  4.6.2 工程索引叙词表 4.7 来源出版物目录 4.8 附表 4.9 光盘数据库检索 4.10 网络检索系统第5章 英国《科学文摘》 5.1 概况 5.2 结构 5.3 主题词表 5.4 文摘著录格式 5.5 索引体系 5.6 ISI Web of Knowledge INSPEC数据库检索 第6章 美国《化学文摘》 6.1 概况 6.2 类目 6.3 文摘的编排与著录格式 6.4 索引体系 6.5 关键词索引 6.6 普通主题索引 6.7 化学物质索引 6.8 索引指南和索引指南增刊 6.9 分子式索引 6.10 登记号索引和登记号手册 6.11 环系索引 6.12 专利索引 6.13 作者索引 6.14 资料来源索引 6.15 光盘版数据库 6.16 网络版数据库——SciFinder Scholar第7章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7.1 概况 7.2 出版物类型 7.3 结构与编排 7.4 著录格式与编排细则 7.5 光盘数据库检索(Windows版) 7.6 网络数据库检索——WOS和WOK系统中的SCl检索第8章  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8.1 概况 8.2 网络版数据库检索第9章 专利信息检索 9.1 知识产权 9.2 专利和专利文献 9.3 专利信息检索的目的、类型和途径 9.4 国际专利分类表第10章 会议信处检索 第11章 标准信息检索 第12章 中英文数据库检索系统选介第13章 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第14章 搜索引擎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 概论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人类社会已经迈进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信息、能源、材料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成为人们的终身需要,人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复杂的信息环境要求人们具有获取、加工、分析、处理信息与知识以及掌握和使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即信息素质能力。信息素质将是21世纪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生存能力之一,不具备信息素质的人将成为21世纪的新文盲。  高等院校不仅是出人才,而且也是出成果的摇篮,应该培养出既有创造能力又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人才,使之走向工作岗位后,善于解决问题,富有创新的勇气和技能。这就要求我们有效地利用前人已经积累的知识宝藏,把自己的研究探索工作放置于一个较高的起点之上,快、准、全地查获所需的信息,进而独立地从事学习和科研,要想做到这_点,就必须具有信息素质能力。  1.1 信息检索的意义  1.信息检索的定义  “信息检索”一词由莫尔斯(Calvin W.Mooers)于1949年首次提出,并且把它定义为一种“诞生性通信形式”,“在时间上从一个时刻通往一个较晚的时刻,而在空间上可能还在同一点”,这种看法的出发点是从整体上把人类的信息传递看成是一种通信形式,即发生在当代人之间或者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一种思想、文化、科学上的交流。而信息检索是实现信息传递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本身就意味着人类的“通信”。在某种程度上,信息检索可以和通信理论相比较。所以,从本质上来看,信息检索就是一种通信。  也有人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理解信息检索。认为信息检索主要是围绕信息检索系统如何处理信息和信息结构这一基本问题,来探讨数据库管理系统、联机检索系统等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技术,以及信息检索在各个方面的应用等问题的。这种观点把信息检索看成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认为信息检索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文献检索的范围,还包括银行、医院、国民经济等部门中的管理信息,甚至包括经过分析和重新组织的各学科专家的知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信息检索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