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归化与异化

朱安博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朱安博  

页数:

265  

Tag标签:

无  

前言

朱安博的书稿《归化与异化: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百年流变》在我的桌面上放了一个多星期,我看着“归化与异化”这熟悉又难做的题目在他的笔下不落俗套,以此来考察中国文学研究的百年流变,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例分析,这体现了一位年轻学者的扎实功底。朱安博是方汉文先生的高足。方先生是我国当代比较文学界重量级的人物,著述颇丰、影响深远。我们虽然来往不算太多但也时有接触,我很钦佩他的学识以及他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正是在方老师的培养和指导下,朱安博继承了乃师的学风和文风,把复杂的理论问题说得平白易懂,把纷繁的史实叙述得条理清楚、令人信服。在世界上漫长的翻译研究过程中,从传统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发展到当代的“归化”和“异化”之争,翻译已经从单纯考虑语言层面逐渐发展到考虑文化层面以及制约交际活动的各种社会、政治、媒介等因素,视角的差异、国别的差异、时代的差异乃至个体的差异都会引出迥然不同的结论。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更是从具体方法上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动态地研究归化异化之间的关系,这对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都是有益的。现代的翻译理论流派很多,这些理论可以启发我们的思路,对翻译现象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但是理论的最后落脚点还是用其来审视过去、指导现在、展望将来。我倒很同意朱安博的意见,“在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上。

内容概要

  现代的翻译理论流派很多,这些理论可以启发我们的思路,对翻译现象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但是理论的最后落脚点还是用其来审视过去、指导现在、展望将来。“在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上,我们要针对本土文化的特点,借鉴其他学科理论的研究成果,使翻译研究从封闭的、狭隘的小圈子走向与现代学科结合的道路,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动态地研究归化异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求一个符合时代需求的翻译策略,以达到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目的。”《归化与异化: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百年流变》一书正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书籍目录

序代序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通约引言 归化、异化意义述略 第一节 归化、异化的源起及含义 一、归化、异化的意义 二、归化、异化的发展历程追溯 第二节 归化与异化VS直译与意译 一、直译与意译 二、从方法到策略 第三节 归化与异化之争及面临的问题 一、归化与异化之争的缘起 二、归化与异化之争的实质与意义 三、归化、异化的策略体现了翻译的政治 四、归化与异化之争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第四节 多元系统理论的整合 一、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的提出 二、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对翻译研究的启示第一章 译在言外:近代文学翻译的归化策略 第一节 近代文学翻译的文化取向 一、近代文学翻译的文化语境 二、一个用归化策略调和的个案:《福尔摩斯侦探全集》 三、西学东渐的思潮:以严复为代表的学术翻译 第二节 近代翻译理论思想——“信、达、雅” 一、“信、达、雅”整合了归化与异化为一体,构成了一个求同存异的理论体系 二、翻译理论在实践中逐步形成 第三节 以林纾为代表的归化翻译策略 一、林纾的文学翻译 二、林译的选材与翻译策略 三、林纾的归化翻译策略对中国文学翻译的影响 第四节 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开端 一、翻译文学的本质属性:归化的文学翻译 二、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二章 译味深长:“五四”时期的异化翻译 第一节 “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翻译的现代转型 一、文学翻译实现“异化”转型的背景 二、文学翻译策略的“异化”转型 第二节 “牛奶路公案”:归化与异化之争 第三节 归化与异化与文学翻译的权力话语 一、翻译是一种话语权力的建构 二、《哀希腊》翻译的不同风格例子 三、翻译文本的本土化进程第三章 译步留神:20世纪中期的归化翻译 第一节 “为革命服务,为创作服务”的归化 第二节 翻译文学经典的重构与新生(以《牛虻》为例) 一、《牛虻》翻译的时代背景 二、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牛虻》翻译的个案解读 三、归化的翻译策略 四、经典的重构与新生 第三节 翻译研究中的权力话语第四章 译彩纷呈:20世纪后期的文学翻译 第一节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一、“文化转向”的趋势及意义 二、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三、反思“文化转向” 第二节 西方译论的引进思潮对归化、异化的重新思考 一、归化与异化的辩证统一 二、从源语和目的语差异看归化和异化的相对性 三、对归化与异化的反思 第三节 归化、异化的均衡:张谷若的译作分析 第四节 语言领域的帝国主义 一、中西语言的差异到文化的不平等 二、语言的殖民 三、语言环保:英语挤压下的中文危机第五章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归化与异化研究 第一节 归化异化研究与比较文学之间的联系 一、文学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 二、WhiteHouse:“白屋”还是“白宫”——译介学层面的阐释 三、归化与异化:“同”与“异”的关系 第二节 从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看“中华龙”和“Dragon” 一、归化与异化:“中华龙”的两种翻译策略 二、归化与异化:共谋与抵抗的文化策略 三、归化与异化: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话语权力 第三节 西方文论术语中的归化与异化翻译 一、术语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的策略 二、文化之间的差异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结语 译朝译夕 一、超越翻译研究归化、异化的二元对立情结 二、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归化、异化的二元对立 三、语言与文化共生:解构归化、异化二元对立翻译观的通途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看看我国近代翻译西书的活动,就不难发现:比起注重保留原文的语言文化特色的‘异化派’来,注重适应目标语的语言文化规范的‘归化派’一直占有明显的优势。以英语翻译界为例,近一百年以来,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一些翻译大家,从晚清时期的严复、林纾,到三、四十年代的朱生豪、吕叔湘、张谷若,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杨必等人,个个都是“归化派”的代表;这些代表人物之中,除严复、林纾之外,其他人的译作至今还在广为流传,并深受译评界的赞赏。而在‘异化派’的代表译家中,鲁迅虽是中国新文化的旗手,但其译作因为过于拘泥于原作,故而远不像其创作那样广受欢迎;董秋斯的译作虽然力求忠实,但有时过于拘谨,缺乏文采,因而其感染力也大打折扣;卞之琳等译家虽然成功地用诗体翻译了莎士比亚的戏剧,但影响似乎还及不上朱生豪的散文译本”。60中国的文学翻译实践已经表明,归化是根本,是基础。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必须了解目的语的行文规范,使用异化策略要考虑特定时代、特定读者群的接受限度。“总结中国翻译的诸多理论标准,我以为至少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大多数标准均强调以目的语为依归,即较强调‘归化’的译法。二是标准本身均较含混,经不起论证分析……结果偏重归化便成了中国翻译界一贯的传统。……有人明确总结说,19世纪末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百年的文学翻译是以归化为主调”。因为一个民族的语言的词汇和句法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即使要吸收外来表达方式,也是有选择性和渐进的。可以说,任何译文都是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相互结合的产物,对异域语言和文化规范的接纳和吸收必须在本民族语言文化规范的基础上进行。

后记

在敲完电脑上最后一个字符的时候,不知不觉,脑海里又浮出了母校苏州大学的前身原东吴大学的校训“unto a full grown man”,从字面意义来看,意为“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现在苏大的校徽也印着这个英汉双语标识:“unto a full grown man”,“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第一次看到这个LOGO时,感觉有些迷惑:“unto a full grown man”可以这样翻译吗?如果从字面意义来看,二者相差很大。但是仔细体会,又觉得特有意蕴。“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是东吴大学的校训,今天依然被刻在钟楼后面的老东吴大学校门两旁,每每经过必瞻仰。作为东吴精神的精髓,成为苏州大学的经典象征。“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原出自孙中山先生的手书,该墨宝至今仍保留在台湾省的中山纪念堂内。“养天地正气”见《孟子·梁惠王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正气本指一种养生之道,后经文天祥《正气歌》,其内涵得到了充分的扩展,将天地正气赋予了高尚品德、坚贞气节、疾恶如仇、维护正义和为民效力等人格化内涵。“法古今完人”是崇尚追求尽善尽美的个人道德情操,培养顶天立地之人格。有高尚之道德,方有高尚之人格,有高尚之人格;方有高尚之人生。“unto a full grown man”译成“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就是典型的归化策略。“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汲取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精髓,激励无数东吴学子们成就辉煌,领略到其中的真意以及蕴涵的丰厚精神.寄托。当我们伫立在校训之下的时候,会时时警醒自己:能否禀遵正气精神,尽力做到维护公平与正义?能否恪守信誉和诚实,勤勉尽责地完成今日所要面对的责任?


编辑推荐

《归化与异化: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百年流变》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归化与异化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关于归化与异化理论写的非常详尽,而且也涉及了其他方面的翻译理论知识,语言通俗易懂,很赞


书是正版,对于喜欢翻译的同学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本书应该作者的博士论文,读来十分枯燥,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真不知道汪榕培先生是出于什么目的为此书作序的。


话题感兴趣,多多关注。


还没看内容,质量还不错啊,送货速度也很快~


朱安博先生谈“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百年流变”,作如此宏大的学术史梳理,一人之功,确实不易也。居然被他轻松拿下,可感。


写毕业论文用的,内容还可以。


写论文挺有用得。。


作为一个苦逼的英语专业学生,选择了翻译方向作为毕业论文方向……这本书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归化策略在中国的发展,适合做这个方向研究的学生~


翻译的书看多了,这样的书眨眼的功夫就看完了!留着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时给学生看,省嘴力。


为了毕业论文,买这本书的。很不错,不贵,包装精美,纸质也不错。对论文很有帮助。要写关于归化异化的人可以选这本书看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