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金融学

张启文 主编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张启文 主编  

页数:

355  

前言

  金融学是研究货币与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货币运行与经济运行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宗旨是揭示货币、银行等金融领域所固有的内在规律,以便为政府制定正确的金融政策、提高金融效率、促进经济和金融业发展等提供服务。金融学不仅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跨入新世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金融业的发展来说,既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探求和努力,我国金融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且掌握着巨大的经济资源,在支持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书在广泛汲取国内外金融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总结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是编者长期从事金融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体会与总结。全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利息与利息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创造、中央银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国际金融与国际收支、货币供求与均衡、货币政策与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  本书依据教育部审定的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金融学教学大纲”编写。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不仅给出了现有相关教材的基本内容,同时还将国内外货币金融理论及相关专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合理地纳入本书的体系结构之中,以弥补以往教材的不足之处。不仅如此,我们还力求运用最新资料和数据,试图客观而及时地反映国内外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和成果,探索金融学的最新发展趋势。

内容概要

金融学是高等院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金融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为基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和方法论,研究有关货币、信用、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运行、宏观金融调控等经济、金融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同时介绍货币金融理论及国际金融的创新与发展。本书内容涵盖面广、涉及范畴多、体系完整、深入浅出。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从业人员的参考之用。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演变 一、货币的起源 二、货币的演变 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一、货币的本质 二、货币的职能 第三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及其构成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小结 基本概念 复习思考题第二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 利息的本质 一、利息的定义和本质 二、利息是否是货币资本的价格 三、利息的计量方法 四、关于利息本质理论的不同观点 第二节 利息率的体系 一、利息率的定义 二、利率的种类 三、利率体系及其结构 四、复利在经济中的应用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二、影响我国利率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利率与经济 一、利率调节经济活动的原理 二、利率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 三、利率与其他经济杠杆的协调 小结 基本概念 复习思考题第三章 金融市场第四章 金融机构体系第五章 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创造第六章 中央银行第七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八章 国际金融与国际收支第九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宏观调控第十一章 金融监管第十二章 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趋势,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化:  从货币的起源与发展理解货币的本质;  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重点掌握货币职能的特点与作用:  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  一、货币的起源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演变  货币是我们社会中最为常见的事物,人们对货币的研究是力求找到货币与经济中各种主要经济变量的关系,并试图利用对货币的调节达到控制经济的目的。为此,人们或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货币,或是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考察货币。人类社会在地球上已有百万余年的历史,货币只不过是几千年以前才开始出现在人类社会之中的。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中外学者对货币起源作出了解释,但是他们“无论是用人们的共同信用,还是先王的意旨和睿智,都解释不了货币为什么必然进入人类生活的本质联系”。马克思在借鉴前人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在理论上系统地、科学地论证了货币的起源,从而揭开了“货币之谜”。  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是从商品和商品交换着手进行分析的。商品是为了交换而产生的劳动产品,在商品经济内部存在三对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其中,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最基本的矛盾。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条件下,一方面,每个劳动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劳动者自己决定,生产成果归生产者个人所有,劳动表现为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劳动者联系紧密,彼此都为对方的需要而生产,每个人的劳动都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劳动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从而形成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一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只有获得社会承认的私人劳动才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因此,私人劳动必须向社会劳动转化。私人劳动能否顺利转化为社会劳动,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金融学 PDF格式下载



金融学这本书已经读完,受益匪浅


就是一本专业书,做这个行业就学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