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可持续发展基础

龚胜生,敖荣军 著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龚胜生,敖荣军 著  

页数:

266  

前言

  自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颁布,特别是1997年可持续发展战略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以来,国内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日益深入,对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也日益普及,众多高校的不同专业相继开设了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课程。  可持续发展理论进入大学课堂,教材建设是关键。近年来,国内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著作大量出现,但教材建设却显得相对滞后,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的地位以及可持续发展学术研究的繁荣极不相称。因此,为了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有必要编著一本既适合师范院校地理学专业教育,又适合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教材。  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一个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五大要素构成的生态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因此,编著本书,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以解析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思维为目的。在具体设计本书的内容体系时,作者力图将知识体系、学生发展、社会需要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做到“五个体现”:一是体现基础性,即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要素、基本结构、基本功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途径等基础性问题讲清楚,为学生们将来从事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二是体现系统性,即根据系统论思想来解析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用严密的逻辑关系来演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机制,以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质;三是体现前沿性,即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成果,激发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兴趣,推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普及和研究的深入;四是体现应用性,即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解释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以便学生将来在工作实践中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和系统评估;五是体现趣味性,即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提供专栏资料和背景知识,增强教材的可读性,以便在课堂讲授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为此,在布局本书内容体系时,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特性为主线,采用“系统综论一要素分论一区域总论”的逻辑结构和“大板块,小系统”的章节结构来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首先,概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内涵与实质、概念与原则,概述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其次,对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五大要素逐一进行分析,分析它们各自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领域和实施途径;最后,阐述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的内容、过程和方法,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在我国的具体实践。

内容概要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培养“地球公民”负责任的生活的需要,也是建设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协调的和谐社会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基础》正是这样一本弘扬可持续发展理念、阐述可持续发展原理、解析可持续发展系统、介绍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全书共9章。第一章,阐述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内涵实质与基本原则;第二章,解析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第三章,分析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四章,概述资源特性、资源经济学基础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第五章,概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环境价值理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第六章,概述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的关系以及农业、工业、旅游、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第七章,分析制度建设、科技进步、社会意识、民生保障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八章,介绍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理论以及常用的指标评价方法;第九章,阐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  《可持续发展基础》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课的教材,也可作为地理、经济、社会、环境等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专业教材,还可供从事可持续发展方面工作的政府官员、规划人员、环保人士参考。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绪论本章导读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实质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本章小结思考题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系统本章导读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结构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功能本章小结思考题第三章 人口可持续发展本章导读第一节 人口数量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人口素质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 人口结构与可持续发展第四节 人的观念与可持续发展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四章 资源可持续发展本章导读第一节 资源特性与资源开发第二节 资源经济学基础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章小结思考题第五章 环境可持续发展本章导读第一节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二节 环境价值论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六章 经济可持续发展本章导读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第二节 产业可持续发展本章小结思考题第七章 社会可持续发展本章导读第一节 制度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 社会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第四节 民生保障与可持续发展本章小结思考题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本章导读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的基础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的指标本章小结思考题第九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本章导读第一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本章小结思考题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区域抗逆水平是指区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它既受制于自然生态的特性,也受制于人类活动的特性。区域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其发生的频度和损失的程度影响经济的积累,影响社会的稳定,对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起着阻碍和抑制的作用。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技术、政策和管理等手段来提高生态系统的质量和人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区域发展支持能力  区域发展支持能力是区域经济利用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等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主要从区域的发展成本、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三个方面进行度量。区域发展支持能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经济支撑。  区域发展成本又称区域开发成本,是一个区域为了支持它的经济起飞并实现区域战略发展目标,必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所花费的成本。基础设施是指为直接生产部门和公众生活提供公用、共用设施,公用、共用条件,公共服务体系的设施与机构。表达区域发展成本的基础设施可分为生产型基础实施、生活型基础设施、社会型基础设施。影响区域发展成本的因素有区域的区位条件、自然特点等自然基础,经济积累、经济规模等经济基础,以及人口素质、开放程度和观念习俗等社会基础(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  区域发展水平是区域当前已经达到的发展程度,它是区域生态、经济、社会长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对区域现状的客观描述和分析是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区域发展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发展在空间上的不均衡性和时间上的不同步性,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措施必须因地制宜。影响区域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区域的生产能力、区域的资本形成能力和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  区域发展质量是指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以及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所有人的基本的和合理的需求,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的地区而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如果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社会成本,这样的发展是没有质量的。经济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可持续发展要求充分体现区域特性的空间结构,充分落实宏观调控作用的市场结构,充分体现知识经济特点的产业结构。


编辑推荐

  在布局《可持续发展基础》内容体系时,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特性为主线,采用“系统综论一要素分论一区域总论”的逻辑结构和“大板块,小系统”的章节结构来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首先,概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内涵与实质、概念与原则,概述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其次,对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五大要素逐一进行分析,分析它们各自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领域和实施途径;最后,阐述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的内容、过程和方法,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在我国的具体实践。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可持续发展基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