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循环
2010-4
科学出版社
袁鼎生
550
在许多学者勤奋研究学术的时候,袁鼎生教授却在研究“学术研究”本身。这部《超循环:生态方法论》,为学术研究勾画一条从基础到顶峰的路线图,为普通学人从学者到大师,构建了一个宏大的但却是艰难而扎实的学者人生规划。我们发现,在学术界沸沸沸扬扬打击学术腐败、呼唤学术真诚的时代,这部著作的出现何等及时,何等重要。 许多人热衷于言说,但不知道他在言说什么。许多人热衷于写书、出书,出很多很多的书,但不知道这些书的学术价值究竟何在。实际上有的书出版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废纸。然而凭借这些“等身”的废纸,成就了为数不少的“专家”、“名家”甚或“大师”。而且,他们还在相关领域里享有至高无上的话语霸权,影响着或者说“引领着”学术研究和学术发展的方向。学术界有的时候看起来很热闹,但热闹之余回头反刍却令人伤感,没有留下多少值得咀嚼的东西,没有沉淀下多少能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的砂石。浮躁和价值标准不明,是成就一些没有什么思想却不断言说着的人的两大原因——浑水好摸鱼。袁鼎生教授的这部著作无疑是一副清醒剂,它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才是专家;怎样做才是大师级的学术研究。它告诉我们,要经过怎样的艰辛,具备怎样的创造力,做出怎样的贡献,才能真正从一名普通学者走向大师。他给各种学术头衔制定了标尺,有什么成就戴什么帽子。
基于哲学方法,筹谋学术战略,标划学术人生的超循坏;根据科学方法,营运学术方略,生发学科系统的超循环;遵循技术方法,施展学术策略,推进学术活动的超循环。三者环回圈升,形成方法生态系统。方法生态与学术生态同一,学术生态与研究对象的生态同一,研究对象的生态与所属生境、环境的生态同一。在这种同一中,超循环的生态方法实现了与社会之道、自然之道的结合,跟思维之道、存在之道的同构,发展为网络生态辩证法。
袁鼎生,1955年6月生,广西全州县人: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文学院教授;广西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候鸟型”专家,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1994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研究生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90年以来共获得16项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著书10部。主编著作11部,合作著书8部;发表论文l00余篇。生态美学方面的代表作有:《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生态艺术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生态美的系统生成》(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序前言第一编 学术战略——学术人生的超循环 第一章 学术目标 第一节 学说的目标 第二节 学人的目标 第三节 学术目标的确立原则 第四节 学术目标的实现机制 第二章 学术素质 第一节 学术素质循环对生的结构 第二节 学术素质的整生规律 第三节 学术素质与生态辩证法 第三章 学术范式 第一节 学术范式的生态结构 第二节 生态范式 第三节 整生范式 第四章 学术路线 第一节 学术路线与学科构建的规律 第二节 学术发畏的辩证对生路线 第三节 学术路径与学科超越 第二编 学术方略——学科系统的超循环 第五章 应用研究的螺旋生发 第一节 应用研究的价值 第二节 应用研究的规则 第二节 应用研究的规程 第六章 史论生态圈 第一节 史与论对生环升 第二节 美学史螺旋演进的范例 第三节 文学史立体环生的范型 第七章 理论生态圈 第一节 抽象化与具体化耦合环进 第二节 理论网络立体旋升的机理 第三节 民族艺术生态学理论网络立体环进的模型 第八章 比较研究的生态化圈升 第一节 比较学科的生态研冤 第二节 比较学科生态研究的发展 第三节 比较学科网络研究的整生范式 第九章 元学科的引领性环进 第一节 元学科是学科学 第二节 元学科使所属学科自觉自由发展 第三节 元生态人类学的范例 第十章 前沿学科生发圈 第一节 学科生态的耦合旋进 第二节 前沿学科圈与生境及环境的耦合环升 第三节 前沿学科的群落态圈升第三编 学术策略——学术活动的超循环 第十一章 研究性学习 第一节 建构性学习 第二节 预测性学习 第三节 耦合性学习 第十二章 再造性欣赏 第一节 体悟文学本体的方法 第二节 文本与读者的对生规程 第三节 文学欣赏再造规律的推广 第十三章 生态性批评 第一节 生态批评的本体性规范 第二节 生态批评实验 第三节 文学生态批评规律的普适性 第十四章 系统性写作 第一节 写作过程 第二节 修改过程 第三节 写作策略探寻新范式 生发元范畴(代后记)——袁鼎生教授访谈录参考文献
学者的第二个功能是诠释与批判。这是一种建构式的诠释与批判,而非散点式的注释与评点。也就是说,他要揭示经典特别是经典之间的逻辑生态与历史生态,形成学科的活态发展结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批评。具体言之,他要把经典的逻辑构架、逻辑关系理清,分辨出它们对本时代学科发展主潮的凝聚性与结晶性,分辨出它们对前代学科逻辑的承续性与转换性,分辨出它们对后代学科逻辑的影响性与启迪性,从而形成学科发展的整生结构,生发研究性、创造性、建构性的学习与接受。这样的学者,有着推进学术生态发展的潜能,而非仅仅是一本“活字典”,或者一个“数据库”。 学者的第三个功能是承传。他要从经典的历史发展中,学科历史化的逻辑生态中,准确地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科学地预测学科发展的趋向,以利合规律合目的地实现学科的创新与创造,自然而然地展开对学科的承传。这种承传,超越了知识传递的承传,形成了学科本质生长与发展的承传。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学科生态发展意义上的承传。 显而易见,这是从学科生长的角度来要求学者的,是从学人实现其后发展目标的需要来要求学者的,是创新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对学者的本质要求,是学者本质的新发展。学者只有四维时空地把握学科发展的生态图式和生态谱系,才可能实现学说目标与学人目标的耦合并进。这就说明,学者是选择性与批判性的学习造就的,是经典性和系统性的学习造就的,是研究性、创造性、熔铸性、建构性学习造就的。 ……
可能和自己的专业有些距离,所以读起来有点深奥,深入理解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