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保护的经济学研究
2010-11
科学出版社
王铮 等著
193
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气候保护的经济影响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碳排放的复杂性,介绍了作者开发的基于经济动力学的碳排放预测模型,预测了我国2005~2050年的碳排放轨迹;本书还以作者提出的GDP溢出的多国气候保护政策模拟模型为基础,展开了国际减排方案的政策模拟评价;本书应用作者开发的面向气候保护的121部门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的软件工具,分析了我国实施碳税、碳关税等政策的部门经济影响。本书最后附有作者开发的“多国气候保护方案模拟系统”软件光盘一份。 鉴于上述内容介绍,本书既是一本气候保护政策模拟的研究报告,也是一本气候经济学的理论著作。本书的科学结论适合于有关部门的业务人员、管理干部、外交工作人员参考。本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适合政策模拟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供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等高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或作为基础教材使用。
前言第1章 气候经济学模型 1.1 概况 1.2 SRES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第2章 碳排放的复杂性 2.1 碳排放EKC曲线的由来 2.2 碳排放EKC的发展阶段 2.3 碳排放演变的复杂性 2.4 总结与讨论第3章 中国的省级碳排放 3.1 中国省级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 3.2 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泥生产碳排放估算 3.3 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碳排放汇总结果分析 3.4 总结与讨论第4章 中国碳排放结构演变 4.1 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 4.2 能源消费结构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 4.3 产业结构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 4.4 总结与讨论第5章 中国能源与碳排放EKC曲线 5.1 能源消费碳排放预测流程 5.2 经济-能源动力学关系 5.3 能源消费碳排放预测 5.4 总结与讨论第6章 中国碳的净排放曲线估计 6.1 水泥的碳排放 6.2 中国森林碳汇对碳排放的影响 6.3 中国CO2净排放曲线 6.4 总结与讨论第7章 多区域GDP溢出下气候保护模型 7.1 气候保护政策模拟系统概述 7.2 多区域气候保护模型的基本结构 7.3 模型方程体系 7.4 模型数据采集第8章 流行的气候保护方案评估 8.1 国际气候保护方案研究现状 8.2 配额分配原则下的减排方案分析 8.3 排放水平控制原则下的减排方案分析 8.4 方案小结第9章 中国分省域碳配额研究 9.1 区域配额分配原则概述 9.2 我国省域排放权配额计算 9.3 我国省域减排压力分析 9.4 较适合我国的分省域碳配额原则第10章 中国气候保护方案的经济影响分析 10.1 模型与数据 10.2 模拟结果分析 10.3 总结与讨论参考文献附录一 环境EKC附录二 面向气候保护的CGE模型的变量及参数意义表附录三 各树种自然死亡率及采伐情景设置
版权页:插图:第9章中国分省域碳配额研究上一章讨论了国际流行的减排方案,综合来说,人均累积排放权均等方案是较为公平的国际减排选择,有利于使发达国家为历史排放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使发展中国家获得较多的剩余排放权。因此,若在未来的国际减排方案谈判中能达成人均累积排放权均等方案下的国家间排放配额分配,我国就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减排行动,特别是各省需要共同落实减排政策,以把我国排放总量控制在配额目标以下。假设在国际减排的谈判中达成了以1990年为历史排放起点年的人均累积排放权均等配额方案,本章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国家的排放总配额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间合理分配?在配额分配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需要承担多少的减排压力?9.1 区域配额分配原则概述关于一个国家内部的排放权分配原则的研究还较少见报道,但是国家间的区域配额原则早已被提出,这可为我国省域问配额分配原则提供借鉴。在省域排放权配额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需要兼顾两个方面:一方面,省域间排放权配额需要保持区域间的公平性,然而难点在于目前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统一的对于“公平”的定义(Roseeta1.,1998),从不同角度会产生不同的公平性,如效率公平、排放权公平等,那么在我国应选取怎样的公平原则来分配排放权;另一方面,在省域间分配排放权配额时,由排放权导致的区域平衡发展问题得以凸显,目前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已经存在,而当排放权又成为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要素时,排放权缺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得不从其他地区购买排放权,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发展,有可能导致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在省域排放权配额上,我们需要在区域公平和区域平衡的基础上,选择一种合适的配额分配方案。
《气候保护的经济学研究》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