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海南省博物馆研究文集

丘刚 主编,海南省博物馆 编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丘刚 主编,海南省博物馆 编  

页数:

209  

内容概要

丘刚主编的《海南省博物馆研究文集》共收录28篇论文,包括博物馆篇、考古篇、民族篇、书画篇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年来对海南省人文、历史、民族、艺术等领域的研究水平,学术价值较高。适合考古、历史、艺术等领域研究人员及爱好者等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Preface
前言
博物馆篇
海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述略
博物馆免费开放中的公共安全挑战及对策——以海南省博物馆为例
关于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探析
借助免费开放的契机,提升基层博物馆临展的质量
考古、历史篇
海南岛贝(沙)丘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海南考古六十年
距今1万年前后岭南古文化格局的考古学观察
略谈西沙文物所传递的历史信息
海南洋浦神头港区的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
海南洋浦盐田遗址
海南青铜文化及其相关问题
海南省新发现的旧石器材料
太宜人李氏墓志铭解读
明代海南文化兴盛原因浅析
略述安特生与中国近代考古学的情结
沉船遗址的考古埋藏学初探——以西沙“华光礁I号”为例
海南与“海上丝绸之路”
民族篇
“岛夷卉服”和古代海南黎族的纺织文化
海南岛黎族丧俗及其生死观初探
海南黎族传统的农耕方式——刀耕火种
黎族竹文化探析
对有关清代黎族图像资料的认识
从黎族民间雕刻看黎族传统工艺的美学特征
黎族美孚方言戈烈人哨官制度调查
浅谈博物馆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海南传统手工技艺为例
书画篇
明邓廷宣款《琼黎风俗图》鉴定刍议
《龙舟大神宝像图》考
豪情重彩画孝道——读徐燕孙《二十四孝图》册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三)志愿服务缺乏激励机制合理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是调动志愿者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它需要一套合理的评估体系作支撑。然而,对于志愿者评定机制,还没有一个较统一的评定标准。尤其是大学生志愿者,学校的鼓励和志愿者文化的培育措施还不到位。除此之外,社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认同和理解也是大学生参与动力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根据抽样调查,“14.7%的志愿者反映,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中曾经受到精神伤害,这些伤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我国广大公众对志愿者和志愿活动的了解还很缺乏,对志愿服务的行为不能理解;不尊重志愿者的动机、劳动和价值等”。很明显,如果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感到未能得到足够的尊重和有价值感,他们何来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和激情呢?对志愿者的回报不是市场条件下的那种等价交换,而是可以有多种形式:一是精神的奖励,如宣传表彰、给予一定的政治待遇;二是给予少量的经济补偿,如用于志愿服务的物资成本费、交通费和餐饮补贴费等;三是政策性补偿,如在入学、就业时对志愿服务的参与者优先进行考虑;四是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以便在自己需要时,能从社会支取。回报制度建立建成之日,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机制形成之时。三、加强博物馆志愿者建设的措施和建议(一)应建立制度化的稳定参与机制为解决当前志愿服务方面存在的缺乏连续性和持久性这一问题,博物馆应建立制度化的稳定参与机制。加强志愿者的梯次建设,保持志愿队伍的动态稳定。志愿者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运作能否顺利进行,与管理和制度息息相关。多数博物馆都由宣教部门承担着博物馆志愿者的管理工作,对志愿者进行统一注册,接受志愿者的报名申请,开展培训和拓展志愿者服务项目以及建立博物馆志愿者档案等。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博物馆志愿者管理制度,来指导和规范博物馆志愿者工作。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博物馆与高校共建实践基地或志愿者基地的建设步伐,力争使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使服务活动朝着越来越健康的方向发展,保持志愿服务活动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海南省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先后与海口经济技术学院、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共建实践基地活动,先后有50多名大学生参加博物馆志愿者工作。


编辑推荐

《海南省博物馆研究文集》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海南省博物馆研究文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