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世界自然遗产地

吴宁 等著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吴宁 等著  

页数:

282  

字数:

440000  

内容概要

本书以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与黄龙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出发点, 详细阐述九寨—黄龙的生态环境与保护概况、区域的气候特点以及最近几十年的气候变化情况; 从核心景区森林植被的水源调节功能与湖泊水量的关系角度, 论述森林生态系统在维系核心景区水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分析旅游干扰对核心景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揭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体质量变化的关系, 并对生物监测的关键物种选择提出了建议; 在对核心景区生态环境承载力与容量进行定量评估的基础上, 提出了缓解旅游压力的时空分流体系,以及生态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措施与对策。
本书可供生态学、环境科学、林学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和高校师生, 以及生态环境建设、自然保护区管理、生态旅游等领域的管理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总序
前言
第1章 九寨—黄龙的生态环境与保护概况
1.1 生态保育与世界自然遗产
1.2 九寨—黄龙保护与旅游事业的发展
1.3 九寨—黄龙景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1.4 九寨—黄龙景观特征及其地质水文条件
1.5 九寨—黄龙的生态状况及其变化
第2章 气候变化对九寨—黄龙核心景区水循环(降水)的影响
2.1 九寨—黄龙核心景区气候变化特征
2.2 九寨—黄龙景区气候变化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2.3 九寨—黄龙景区水循环要素的变化特征及气候变化的影响
2.4 九寨—黄龙景区水循环的基本过程与异常机理
第3章 旅游干扰对九寨—黄龙核心景区沿湖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3.1 旅游干扰对沿湖植被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3.2 旅游干扰对九寨—黄龙景区沿湖土壤的影响
3.3 旅游干扰对九寨沟景区湖岸林下地表径流、侵蚀量与水质的影响
第4章 九寨—黄龙核心景区生物多样性与湿地植物
4.1 九寨沟水生植物群落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
4.2 九寨沟水质与浮游植物的动态监测
4.3 生物监测方法的建立
4.4 九寨—黄龙珍稀植物及外来植物
4.5 干扰对九寨—黄龙自然保护区的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第5章 九寨—黄龙森林生态系统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5.1 森林植被对水分传输与转化过程的调节机理
5.2 森林水文过程的模拟研究
5.3 九寨—黄龙景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效益评价
第6章 九寨—黄龙核心景区旅游的环境容量研究
6.1 九寨—黄龙核心景区现状诊断
6.2 九寨—黄龙核心景区生态环境容量研究
6.3 九寨—黄龙核心景区服务管理容量研究
6.4 九寨—黄龙核心景区空间环境容量研究
6.5 九寨—黄龙核心景区环境容量模型
6.6 九寨—黄龙核心景区分流体系设计
6.7 九寨—黄龙核心景区生态保护及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九寨―黄龙的生态环境与保护概况  1.1生态保育与世界自然遗产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物质文明的空前进步,人类的生态觉醒在过去40年间也迅速爆发。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第17次大会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纪遗产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并于1975年12月17日生效。该公约的诞生标志着全球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世界遗产公约》的宗旨是依据现代科学方法,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有效制度,共同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目前,全世界共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缔约成员,列入名录的遗产地800余处。世界遗产委员会要求各缔约方对自然、文化遗产的辨明、保护和养育作出承诺并保证其世代传承。1985年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999年10月,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目前中国拥有的遗产地数量居世界第三位。  世界自然遗产的定义:①从美学和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②从科学或保护的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种群生态区;③从科学、保护或美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为人类保护具有突出而普遍价值的共同遗产提供了一个具有约束力的通行标准。其要点可归纳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日渐损坏和消失,造成全球各国遗产破坏和丢失,自然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此部分需要作为全人类遗产共同保护;新的重大威胁不断产生,参与对具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成为全体国际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各缔约国有责任确认、保护和养育这些遗产,以完美地传承给下一代;在UNESCO建立保护具突出普遍价值自然文化遗产的世界遗产委员会;该委员会将对有必要保护的遗产建立名录;各缔约国可以要求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该国内的具突出普遍价值的遗产保护提供帮助(赵汀和赵逊,2005)。截至2008年,全世界共有自然遗产174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5项。中国拥有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南方喀斯特、江西三清山、大熊猫栖息地等世界自然遗产和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在世界范围内来看,绝大多数的自然遗产地要么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和关键地带,要么是独特的地质和自然地理单元,需要加以特别的保护与管理。例如,我国的自然遗产地九寨和黄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陡跌的生态交错带,地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所确定的1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之一的岷山山脉南段,具有自然景观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印开蒲和鄢和琳,2003)。滇西北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生物地理区域的交汇处和动植物基因交流的南北通道,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但该区域同时面临着新构造运动活跃导致的地质灾害频发,全球变化导致的冰川退缩、雪线上升、湖泊收缩,以及岩漠化和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王嘉学等,2005)。南方喀斯特和大熊猫栖息地等自然遗产地也同样属于中国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  通常情况下,位于世界遗产地行政管辖和总体规划范围内的核心区因受到当地的法律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管理和生态保育的力度相对较大。为了缓解、减少或削弱外围对遗产地的不利影响或干预,往往在核心景区以外设定出于对遗产资源管理和保护目的而限制其用途的缓冲地带;缓冲区外围还存在较大尺度空间范围和地域纵深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周边区域。从核心保护区逐渐向外扩展,对于遗产地外围和周边区域的保护力度会有所减弱,这也是生态脆弱区自然遗产地生态保育的困难地段。事实上,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及其周边地区属于遗产地景观地貌的延伸,是遗产地生物栖息地、物种生存迁徙的走廊和通道,在维护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物地理过程和地貌特征的完整性、维持整个生态系统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于贵瑞,2001)。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我国的自然遗产地(包括双遗产地)多位于我国中西部的生态脆弱区。近年来,自然遗产地所在区域逐渐增强的社会经济活动(如大型工程建设和区域开发),以及全球变化与区域气候波动等自然因素,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区域大多是旅游业等人为活动影响比较剧烈的地区,世界自然遗产的光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导致环境压力的剧增(李文华等,2006)。因而,世界范围内的自然遗产地几乎无一例外地面临着旅游开发与生态保育的两难选择。在我国,旅游产业的持续升温,使得自然遗产地保护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在过去10年的西部生态建设中,生态恢复工程多集中于严重退化的区域(程国栋等,2000),使自然遗产地仿佛成为“绿色的孤岛”,点缀在退化的群山峻岭之间,开发的力度远远大于保护。  1.2九寨―黄龙保护与旅游事业的发展  九寨沟和黄龙景区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生态交错区内,生态环境脆弱,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植被类型与高山湖泊众多,为世界上最独特的自然景区之一。九寨沟和黄龙风景名胜区于199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7年被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是我国境内较早得到确认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之一。另外,九寨―黄龙也是我国最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全国优秀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区2000年被评为中国首批AAAA级景区,2001年2月获得“绿色环球21”证书。近10年来,九寨―黄龙景区在保护与开发中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绩,位列四川省三大旅游精品之首,是四川省自然风景旅游业的一张名片,并逐渐成为国际国内不可缺少的自然风光旅游目的地(印开蒲和鄢和琳,2003)。  九寨沟景区被誉为“童话世界”,位于东经103°46′~104°4′和北纬32°54′~33°19′,行政区划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简称阿坝州)九寨沟县,因沟中原有荷叶、盘亚、亚拉、尖盘、黑果、树正、则查洼、热西、郭都9个藏族村寨(藏寨)而得名。游览区海拔2000~3100m,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季凉爽,四季美丽。九寨沟集翠海、叠瀑、彩林、雪山和藏族民俗文化于一体,原始和天然是她的个性和特征。在呈“丫”字形分布的树正沟、日则沟和则查洼沟三沟内,分布着114个翠海、47眼泉水、17群瀑布、11段激流、5处钙华滩流和9个藏寨。景区总面积1320km2。水是九寨沟的灵魂,因其清纯洁净、晶莹剔透、色彩丰富,故有“九寨沟归来不看水”之说。水、倒影、石磨、藏寨、经幡和藏羌歌舞等,构成了九寨沟独特的旅游文化。  黄龙景区被誉为“人间瑶池”,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与九寨沟毗邻,距成都仅391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3°46′~104°4′和北纬32°54′~33°19′,面积18.5km2。该景区属古冰川谷地貌,地表钙华堆积形成绵延3.6km的乳黄色长坡,分布在海拔3145~3578m,坡上钙华堤层层嵌砌,形成了千百块似鱼鳞状又好似梯田状的池塘,宛如一条黄龙。  各梯湖彩池,面积大小不一,数量众多,如蹄、如掌、如菱角、如宝莲,千姿百态;水流沿沟谷漫游,越堤、滚滩、穿林,水声叮咚;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晶莹透亮、五彩缤纷。景区以其奇、绝、秀、幽的自然风光闻名中外。  从1984年正式对外接待游客到现在,黄龙和九寨沟知名度不断提升。尤其是近年来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九寨―黄龙景区的旅游事业得到迅猛发展。进入九寨―黄龙景区的最主要交通线是九寨沟环形公路线(九环线)。由成都出发,可经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至九寨沟和黄龙;也可经广汉、绵阳、江油、平武、九寨沟县和松潘县到达这两个景区。另外,由213国道上的甘肃文县、宝成铁路上的广元或江油均可转道进入景区。尤其是2003年9月九寨黄龙机场的通航,以及川主寺至九寨沟新城区口的公路扩建、改建工程的实施,更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直阻碍九寨―黄龙景区旅游业发展的交通瓶颈,游客量尤其是高端游客大大增加。在景区建设方面,九寨沟完成了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景区内公路整治、景区综合整治与绿化系列工程建设,使得景区可进入性、旅游容纳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建立移动通信机站、安装程控电话、接入宽带网,景区通信实现无缝覆盖;架设高架电线,实现电网并网;对景区栈道进行改扩建,修建了集餐饮、商贸、休闲、科普、娱乐于一体的游客服务中心,极大地提高了游客接待能力。据统计,九寨―黄龙景区所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在2001~2004年的4年间共引进外资27.6亿元,参与景区开发和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目前,九寨沟和黄龙景区的游客由最初的每年几万人次增加到现在的上百万人次。从1996年起游客数量连年迅猛增长,2007年九寨和黄龙两地接待游客416.56万人次,门票收入76826.40万元。游客大量涌入景区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九寨沟县和松潘县县级经济结构中第一、第二产业比例急速下降,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中,九寨沟县自1999年以来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一直超过60%,在2005年第三产业的比例甚至达到71%。旅游业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还可以从旅游业对GDP的贡献程度中得到很好的反映。1998年旅游业对九寨沟县GDP的贡献率为23%,2002年为42%,2004年高达55%。据相关标准,旅游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8%以上就可以称为支柱产业。因此,九寨沟的旅游业从1997年以来一直为该县的支柱产业。  九寨―黄龙核心景区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区。随着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游客数量不断上升,九寨―黄龙的核心景区及其周边地区面临着旅游开发与生态保育的两难选择。自1984年旅游开发以来,九寨―黄龙景区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九寨沟和黄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当地政府,以及科研院所和民间组织等多年来定期针对自然遗产地核心景区及周边地区的群众,组织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另外,在核心景区及其周边区域开展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居民外迁与生态移民工程等,建立了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核心景区水质在线监测体系。在环保设施方面,九寨―黄龙景区和旅游集镇实施了清洁能源工程,建成了日处理能力38000t的九寨沟彭丰火地坝和黄龙景区污水处理厂,以及日处理能力400t的九寨沟县和松潘县垃圾处理厂,并完成了九寨沟县永乐和漳扎自来水厂以及黄龙景区自来水厂的建设。尽管这些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九寨―黄龙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但是,对于九寨沟和黄龙这样的生态脆弱区世界自然遗产地及周边地区,其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生态保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1)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九寨―黄龙地区在核心区生态退化和周边地区景观片断化、水土流失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得到遏制,有些问题还日益突出,而这些问题在我国中西部生态脆弱区的自然遗产地中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和典型性。随着旅游业的逐步发展和游客人数的不断增加,旅游压力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给自然遗产地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随着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不适当的“绿化”,外来物种和广布型物种改变了当地生物区系,开始影响到核心景区的生物多样性。  据统计,九寨―黄龙地区有外来动植物物种50余种,其中,植物有30余种,动物有20种左右。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加以足够的重视,这些外来物种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冲击。另外,周边民族社区的相对贫困与核心景区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巨大的旅游市场面前,周边民族社区发展相对边缘化,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造成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2)九寨―黄龙核心景区与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区存在重叠。尽管重叠区域的面积相对狭小,但核心景区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保护区的重要集水区和汇水部位,集中了自然保护区的绝大部分水体,极大地影响或支配着自然保护区各类生境的空间分布、动物栖息地和活动范围。在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下,核心区的保护往往被旅游需求冲淡,生态敏感地带的环境可能被破坏,并由此引发整个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损伤。  3)九寨―黄龙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森林植被为主导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以湖泊水体为中心的水生生态系统和旅游景观资源。九寨―黄龙景区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构成是以水为中心的,水量和水质扮演着“生态水”和“旅游水”的重要角色。该景区的地表水体既浅又窄,流量不大,流速平缓,自净能力有限,旅游活动的开展对其干扰较为直接。从近十几年的生态变化趋势看,水环境的变异度居于首位,九寨―黄龙景区生态系统中水环境为最脆弱的部分。水资源的变化既与旅游经济及其相关产业引起的下垫面改变所导致的水文循环改变有关,又与游客污染源等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破坏有关。一旦发生人类活动与水环境的不协调,对九寨―黄龙景区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毁坏将是灾难性的。水环境承载容量是旅游开发活动的限制因子,也是生态保护的重中之重。正因为如此,以水为核心和灵魂的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如何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年际动态节律不受影响和破坏,既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保护九寨―黄龙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安全的关键所在。  1.3九寨―黄龙景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地处岷山山脉南段尕尔纳峰北麓,景区内地质结构复杂、地形高低悬殊、气候多样,一半以上的面积为原始森林所覆盖。九寨沟的自然景观以举世罕见的高寒区岩溶地质地貌景观为特色,在特殊的地质和水文背景条件下,形成了以绚丽多姿的岩溶堰塞湖群、钙华滩流、钙华瀑布、钙华彩池等为主,包括古生物化石景观、地质剖面景观、地质构造景观、洞穴与洼地景观、第四纪冰川遗迹景观、地质灾害遗迹景观、山岳地貌景观、矿物岩石景观、奇特与象形山石景观、峡谷地貌景观等的景观组合,具有无可替代的保护价值和极高的观赏价值。黄龙风景区四周地势险峻,海拔5000m以上的山峰就达10余座。黄龙风景区内形成了3000余个碧透斑斓的钙华彩池,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造型最奇特的高山喀斯特景观。黄龙钙华遍布景区沟底,总面积约63.5hm2,规模宏大。其主要钙华景观分为钙华边石坝彩池、钙华滩流、钙华瀑布和钙华塌陷洞等自然景观。除此之外,黄龙风景区内地质结构、冰川遗址、江源地貌均保护完好,动植物资源丰富,与钙华池一起形成了核心景区风光。  九寨―黄龙景区地处我国北亚热带秦巴湿润区与青藏高原波密-川西湿润区的过渡地带。气候上隶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雨热同季,寒暑分明。其东南受龙门山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多停留在龙门山东坡,西南受邛崃山阻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也较难达到,故降水偏少。另外,九寨沟北部有高大的秦岭山脉屏护,大大削弱了冬季从蒙古高原南下的冷高压寒流对该区域的影响。因此,在气候上表现出冷凉而干燥的季风气候特征。九寨沟1月为最冷月,平均温度-3.3℃,极端最低气温-20.2℃;7月为最热月,平均温度17.9℃,极端最高气温32.6℃。九寨沟年均降水量为675mm,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沟内以地形风和山谷风为主,全年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在早春季节风速较大,平均风速1.4m/s,平均风速较小值主要出现在夏末秋初,平均风速1.0m/s。黄龙海拔比九寨沟景区平均高约1000m,按照温度递减率,其平均温度比九寨沟要低6℃左右。  ……


编辑推荐

《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与黄龙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精)》由吴宁、包维楷、吴彦等人著,本著作的完成仅仅标志着九寨一黄龙世界自然遗产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对于保护与管理中的许多问题,还有待于今后的深入研究。目前,九寨一黄龙核心景区的管理服务已逐步与国际接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核心景区一些地段仍然存在严重的人为干扰现象,不断改善管理措施、合理调配游客流量依然是今后长期面临的任务。此外,对于自然遗产地的有效保护来说,建立长期的监测体系也是当务之急。监测范围应该涉及动植物生长、湿地与森林动态、水体与土壤污染及山地灾害情况等,但这些工作对于我国的每一个自然遗产地目前都还是十分缺乏的。同时,应该加强严重干扰地段的植被恢复(包括周边地区),在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改善景区及周边地区的植被景观。并且,要加强对游客的生态保护宣传和教育,这也是实现真正生态旅游的重要环节。对此,不仅是景区管理部门,所有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科技工作者都应该把普及科学知识作为保护事业的中心议题,而不是把门票收入看成是旅游业发展的唯一指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名录中的遗产成为惠及子孙万代的真正遗产。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世界自然遗产地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