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考古(套装上下册)
2012-4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 科学出版社 (2012-04出版)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 编
《东方考古(第9集上下)》(作者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第9集是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建立40周年纪念文集,收录历届校友研究论文46篇,内容涉及中国旧石器时代至历史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环境变迁、文化交流、社会发展及动植物考古等方面的研究。
上 册回顾发展历程,开创辉煌未来——庆祝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建立40周年(代序)福建旧石器时代考古初步研究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研究思路及最新进展试论仰韶时代中期的社会分层中国鼎鬲文化的形成与演进刍论——兼谈鼎鬲文化的齐鲁情结黄河流域史前人口年龄构成研究山东史前雕刻艺术及相关问题墓地空间结构与社会关系的关联性思考一以大汶口文化时期墓地为例桐林遗址龙山文化时期聚落与社会之观察马家窑文化的渊源与属性大南沟墓地分析——基于ACESS的数据发掘公元前2000年:中原大变局的考古学观察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青铜器文化的发现和研究镶嵌铜牌饰的寓意诸问题再研究商周吉金与纪史新谭商周蜗体兽纹铜器研究汉魏洛阳西周城与西周洛邑探索试论先秦时期的角形杯与兕觥东周时期的孰、砸与首饰挂架东周时期秦齐殉人墓的比较研究清华竹书《耆夜》跋新泰出土陶文十品山东地区越文化遗存分析试论齐国的交通三代至两汉玉器纹饰分期研究 下 册西汉石椁墓与墓葬美术的转型西汉三件汉镜铭文再识鲁中南汉墓出土铜镜的分类与分期关于汉代历史人物故事图像的几个问题花纹砖装饰之车轮纹演变的初步研究——以重庆地区墓葬发现为例重庆库区汉代博山炉的初步考察北朝时期的胡人俑克孜尔中心柱窟分期及影响初探从高丽青瓷在中国的发现看宋元时期中韩航线的变迁内蒙古地区蒙元城镇的分类研究手工业考古论要后李文化生业经济初步研究岳石文化农业初探山东滕州庄里西龙山文化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分析殷墟时期渤海南岸地区盐业生产性质中国古代石刀功能的实证分析——基于大辛庄商代石刀的显微观察周代鲁国的工商经济微痕及淀粉粒分析在海岱地区史前农业考古研究中的应用刘敦愿先生与山东龙山文化研究——纪念刘敦愿先生逝世15周年夏公百年祭——再评《考古学和科技史》历代鉴藏款印与古书画的污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学习的理解和体会
版权页: 插图: 灵井遗址动物埋藏学研究也是整个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开始时即对研究方案进行了设计: (1)依据牙齿的萌出顺序、牙冠高度、牙冠磨蚀程度等因素判断原始牛、蒙古野驴、普通马这3种遗址中数量特别丰富的哺乳动物的死亡年龄,继而产生各自的死亡年龄分布模式,推断这几种动物的可能死亡原因;结合各骨骼单元的丰度差异、骨骼表面改造痕迹等,综合推断上述特定动物类群与人类及食肉动物的关系(是人类还是食肉动物的猎捕,或是食腐动物的行为所致);将上述动物与分类位置相近的现生动物的生活史进行比较,推测人类可能的对该遗址的利用季节以及对大型食草动物的获取策略。 (2)统计原始牛、蒙古野驴、普通马等几种动物的各骨骼单元的可鉴定标本数(NISP)、最小个体数(MNI)、最小骨骼单元数(MNE);对原始牛、蒙古野驴、普通马的长骨标本按照远端、骨干、近端分别统计最小骨骼单元数(MNE);根据不同骨骼单元或其不同部分在遗址中的不同数据表现,分析特定物种各骨骼单元丰度产生差异的原因(是由各骨骼单元的密度不同所致的自然性差异保存,还是古人类、食肉类动物、食腐类动物的改造所致)。在此研究方法中,原始牛、蒙古野驴、普通马等几种动物的不同骨骼单元及同一骨骼不同部位的密度值、各种营养指数将是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的重要参考依据。 (3)对遗址内出土的大中型食草动物的骨骼标本,进行表面改造痕迹的观察研究,依次按照肉眼观察、16×放大镜观察、显微镜下观察3个步骤,分辨并照相、记录其表面改造痕迹,包括人工痕迹、食肉动物啃咬痕、啮齿动物啃咬痕、风化程度、踩踏痕迹、磨蚀痕迹、钙化痕迹等;最后再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标本做进一步的SEM(扫描电镜)观测。观察与记录的重点放在食肉动物的牙齿压痕、划痕以及人工的砍砸痕、切割痕等性状方面,因为它们是判断人类和食肉动物对骨骼进行加工改造顺序的更为可靠的证据,并且能够揭示古人类对动物性资源的获取方式(狩猎或食腐)及加工方式。最近十多年的考古学研究表明,长骨标本的不同部位因其营养状况及力学强度的差异,能够更为敏感地反映古人类、食肉类动物(如猫科)、食腐类动物(如鬣狗)对生物肉体的利用关系,因此,对这些标本而言,更是严格按照骨骺段、近骨骺段、中间骨干段分别进行观察记录,统计各种自然与人工痕迹在上述各段上的比例分布,结合欧美民族考古学、原始生态实验以及人工控制实验观察的成熟结果,对标本上的各种痕迹进行合理的考古学解释。 (4)观察遗址发现的以大中型食草动物为主的长骨标本的破裂模式与破裂面特征,并进而推断其破裂原因;在动物群标本保存完整、地层位置清晰的情况下,对部分长骨标本进行拼合研究,以期最大限度地真实复原遗址中的各骨骼单元的相对丰度,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动物骨骼进入遗址的动因;设计安排敲骨取髓的考古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遗址中的考古标本的破裂特征进行比较印证,以进一步推断其与人工或其他自然因素的关系。 (5)在可能的情况下,对遗址地层中的与人类生存模式最密切的几种食草动物的标本分别进行死亡年龄、骨骼单元丰度、人工切割痕、动物齿痕以及破碎程度的统计研究,然后将两组相应的统计值依次进行卡方检验,以分辨可能存在的生计方式以及群体组织的变化情况。 (6)根据以上各研究项目的相关结果,综合分析遗址的形成过程,判断古人类、食肉类动物、食腐类动物对遗址动物群形成所起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推测古人类对该遗址的利用规律以及对动物类资源的获取方式、搬运方式、加工方式等,并探求古人类的生计方式及群体组织方面的特征与面貌、演变规律及其与环境背景压力的关系等。 以往,旧石器考古遗址中的动物群研究是以进行种属鉴定、对动物群进行分析对比、提取古环境信息、探求动物地理区系演变等为主旨的,这些研究无疑都有助于恢复古人类生存时期的环境背景与生态条件,是遗址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直接进入古人类与古环境相互关系的层面,所采用的埋藏学研究,则是从另一全新的角度诠释古人类遗址的形成过程、探求古人类与自然界、与动物之间的竞争与捕食的动态的生态关系,并从中去伪存真地分辨出可以反映古人类生计方式的重要信息,如对遗址的季节性利用、对动物性资源的获取方式以及古人类的群体组织形式等方面。获取这样的信息应是研究古人类遗址的首要目的。这一研究将从静态的物质遗存中,剥离出动态的人类行为的线索,从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认识人类进化和行为演化乃至技术进步的动因。
《东方考古:第9集(套装上下册)》是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编辑的关于考古学和古代东方文明研究的系列丛书,分集陆续出版。本系列丛书以中国东方地区和东亚地区考古学为重点,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考古学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它的出版,将对推动中国考古学和东方文明研究的进步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可供从事人类学、考古学及史学研究者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