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全球化中的社会变迁

佐佐木卫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1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佐佐木卫  

页数:

215  

字数:

217000  

译者:

李升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全球化中的社会变迁:日本社会学者看现代中国》基于近20年的实地调查资料,对中国社会结构变动进行探讨,提出“基层结构范式”的社会变迁的理论研究框架,通过采用访谈调查等方式生动描绘现代中国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将结构变动的逻辑模型化,进而基于实证性的资料对社会变迁的社会学理论和概念进行验证。
《全球化中的社会变迁:日本社会学者看现代中国》可供从事现代中国社会研究和东亚社会变迁研究的专家学者、教师及学生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李升(Li Sheng)
1981年出生,博士,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等。

书籍目录

序绪论第一部分 试论中国社会结构的分析框架第一章 关于现代中国社会动力学的试论性框架一、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的专题研究三、关于中国社会变革的试论性框架参考文献第二章 全球化下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从基层结构范式的视角出发一、引言二、如何把握全球化三、为何是“基层结构范式”四、现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动的特征五、从“基层结构范式”看现代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六、结语——东亚的全球化和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特征参考文献第三章 中国村落的社会结构一、引言二、三河市M村和西L村的社会概述三、从财务报表看西L村的村落结构四、中国的村落结构及其社会性格第四章 中国现代家族的结构——从分家和养老看现代中国家族一、引言二、亲族集团的结构三、现代家族的形态和婚姻圈四、分家和养老五、小结参考文献第二部分 青岛地区的社会变迁第五章 地域社会的动力学一、青岛市社会概况二、青岛市的人口和地区概况三、从住宅区看青岛的社会概况四、流动者的聚集地区参考文献第六章 开发中的社区一、引言二、从渔村向城市住宅区的展开三、S村的社会概况四、小结第七章 流动的地域社会:青岛市的都市社区一、存续于城市中心的“村落”社会二、新开发的住宅区三、门禁社区(Gated Community)四、社区意识调查五、“社区”在何处如何存在第八章 都市移居者的社会网络:青岛市的中国朝鲜族事例一、引言二、流动者的关系网络三、青岛朝鲜族社会的支援者四、小结参考文献附论关于H社区(G科园一小区、J华庭)的居民生活——基于"2009青岛建立乐居共生家园的调查问卷”一、引言二、调查概要三、年龄和性别四、出生地和地区流动五、阶层教育经历、职业和收入六、社区意识参考文献后记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全球化中的社会变迁:日本社会学者看现代中国》的作者是日本神户大学教授佐佐木卫先生,现任日本学术振兴会北京代表处所长。          佐佐木卫先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中国基层社会进行考察,主要在山东和河北等的城乡社区开展田野工作。在此后的20多年内,他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多年的田野调查实践,获得了有关中国基层社会的丰富资料。《全球化中的变迁:日本社会学者看现代中国》一书正是基于其近20年的实地调查资料而对中国社会结构变动进行了探讨。这其中包括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城乡社区发展的重要数据资料、作者的深度访谈资料以及社区个案的问卷调查资料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深入剖析,作者提出了研究中国社会的“基层结构范式”,尝试以一位日本学者的视角揭示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动力学原理和基层社会人们生活的逻辑。正如作序者李路路先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所言,“本书可以称之为典型的社会人类学研究,不仅体现在对中国当地资料的系统收集方面,也体现出‘以我眼看中国人眼中的中国社会’的社会人类学视角,同时也是日本学者一向的‘精细化的微观研究’主张的代表性成果。”在过去的30多年,伴随着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很多国外学者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激发了国际社会现代中国学研究的热潮,现代中国学研究似乎已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个专业研究领域。该书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社会发展及相关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可供从事现代中国社会研究和东亚社会变迁研究的专家学者、教师及学生参考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全球化中的社会变迁 PDF格式下载



一本译著,觉得可能还算好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