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成都考古发现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2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页数:

656  

字数:

98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成都考古发现(2010)》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2010年度考古报告集。收录考古报告26篇,包括温江新庄村、天乡路、范家碾、永福村和郫县天台村等宝墩文化至十二桥文化遗址,以及成都市中海国际2号地点和成都高新西区亚光投资有限公司微波生产基地十二桥文化遗址发掘材料;凉山彝族自治州2010年发掘的高坡遗址、董家坡遗址材料;成都琉璃厂古窑址发掘材料;双流青桐村、华阳家益欣城汉、唐、宋时期墓葬发掘材料;还有蒲江鹤山镇、邛崃羊安、青白江包家梁子等五代、宋、明时期墓葬发掘材料等。
  《成都考古发现(2010)》可供从事中国考古学、历史学研究的学者参考。

书籍目录

四川汶川县布瓦遗址2009年调查简报
郫县曹家祠遗址先秦文化遗存试掘简报
温江新庄村遗址宝墩文化遗存试掘简报
温江天乡路遗址先秦文化遗存试掘简报
温江范家碾遗址先秦文化遗存试掘简报
温江永福村三组遗址先秦时期文化遗存试掘简报
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太平村遗址发掘简报
郫县天台村遗址先秦文化遗存试掘简报
成都中海国际社区2号地点商周遗址发掘报告
2007年成都高新西区亚光投资有限微波生产基地古遗址发掘简报
四川省都江堰市梳妆台商周遗址发掘简报
2010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高坡遗址调查简报
2010年德昌县董家坡遗址发掘简报
成都市琉璃厂古窑址2010年试掘报告
四川蒲江“残城址”2010年度发掘简报
四川彭州市红豆树墓群发掘简报
四川双流县青桐村汉、唐、宋代墓地发掘报告
四川双流华阳镇“家益欣城”地点西汉土坑墓及唐宋砖室墓清理简报
蒲江县鹤山镇五显坡五代、宋墓发掘简报
成都市青白江北部新区武海·中华名城唐五代墓葬发掘简报
成都市高新西区富通光缆通信有限公司地点宋墓发掘简报
成都市金牛区欢乐谷宋墓发掘简报
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宋墓清理简报
四川邛崃羊安墓群24号点宋明墓发掘简报
成都市青白江包家梁子宋明墓葬发掘简报
四川乐至县报国寺摩崖造像踏查记

章节摘录

四川汶川县布瓦遗址2009年调查简报汶川县文物管理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2009年4~5月,为科学、系统地推进布瓦群碉的灾后维修工作,根据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的统一部署,汶川县文物管理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布瓦黄泥群碉及民居村寨”田野考古调查及勘探工作队承担维修系统工程的前期考古工作,开展了系列的田野考古工作,对布瓦村境内的石棺葬遗存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发现和确认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依据考古学惯例命名为布瓦遗址),现将布瓦遗址的调查资料汇报如下(布瓦石棺葬遗存的调查资料已另文刊布[1])。一、地理人文环境及文化层堆积布瓦遗址位于汶川县威州镇布瓦村三组(龙山组),岷江与杂谷脑河交汇处附近(图一)。地处岷江西岸、杂谷脑河东北岸的四级阶地之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5′37″,北纬31°29′49″。遗址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最大长度约500米,南北最大宽度约200米,总面积约50000平方米。保存较好的中心区域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50米,面积近10000平方米,中心地点海拔高度为2134米。遗址所在布瓦村的地理位置处于较为重要的区位节点之上,为俯瞰杂谷脑河与岷江的交汇处,左控雁门,右依威州,北上沿岷江河谷可抵茂县、松潘县;西进沿杂谷脑河河谷直达理县,翻越鹧鸪山抵马尔康县、金川县;南下顺岷江河谷可至都江堰、成都。从川西北高原山地现有民族聚居分布的格局来看,布瓦处于羌区、藏区和汉区的交汇结合部。故布瓦历代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清时期布瓦村境内建有防御性质设施的黄土碉楼及石砌碉楼总数达49座[2]。布瓦遗址所在地范围内有过多次的考古调查工作。1964年3月,为了进一步研究岷江上游的石棺葬,四川大学历史系派遣童恩正赴茂县、理县、汶川地区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对一些崩塌严重的石棺墓做了部分发掘,其中在汶川县大布瓦寨发掘了2座墓[3],编号为SDM1、SDM2,均已残,方向为北偏东30°。据调查者记载,汶川大布瓦寨在今汶川县城(旧威州镇)以北,隔江相望,高出河谷约800米,墓地在大布瓦寨以西约1公里,当地人称“玉�依”(或许即今“帕依”),据勘察估计,墓葬区面积大约在5000平方米。1980年5月,四川大学教师林向只身赴汶川进行民族考古调查,采集到姜维城遗址出土的彩陶片,布瓦寨出土的石器、陶片等标本[4],记录了羌族的口头传说《羌戈大战》与《木姐珠与冉必娃》。另据汶川县文物管理所库房所藏文物档案记载[5]:1977年,汶川县威州镇布瓦村修建盘山机耕道时,挖出西汉石棺葬墓。县文化馆汪友伦同志闻讯后赶往现场,采集到一件带有刻划文字的泥质灰黑陶豆,其他出土的陶器均被农民挖毁。陶豆微敛口,折沿,斜腹,盘外底凸起,矮圈足,盘腹表面有对称阴刻篆书体“帝(?)朱(?)”两字(也有人认为是“辛未”两字),笔画纤细。2009年,汶川县文物管理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布瓦村境内的石棺葬遗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工作,在大帕依地点发现了一处石棺葬墓群,同时在大布瓦地点采集到随葬陶器50余件[6]。布瓦遗址周临地区也进行过多次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地质学家叶长青牧师、华西大学林铭钧就已在汶川县威州镇(应即姜维城遗址)发现了彩陶[7]。1964年,四川大学历史系在理县箭山寨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小规模试掘,并调查了汶川县姜维城遗址,均采集和出土了彩陶[8]。1975年在位于汶川县威州镇杂谷脑河南岸增坡村北山腰耕地中曾发现一处玉石器窖藏[9],当地村民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发现14件玉石器,现存12件,器形包括梯形斧、长条三角形斧、长方形斧、梯形首长方形锛、三角形锛、长条形锛、圭形凿、长方形凿。1979年秋,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唐昌朴在汶川县龙溪沟内的兰布村采集到彩陶碎片若干件[10]。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等地方文博单位也陆续进行了调查,在汶川县姜维城遗址等处采集有彩陶等遗物。1987年12月24日,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两名小学生在村北150米处耕地中玩耍时,偶然发现埋藏在地下的一件夔龙纹青铜�,�中盛一件螺旋纹柄山字格青铜剑,该�原系埋藏于土坎上方地下,数十年前因山洪随同山上泥土一起被冲下土坎并埋于今出土地[11]。2000年7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汶川县姜维城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12]。2003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汶川县姜维城遗址再次进行了正式发掘[13]。2009年,为配合汶川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汶川县文物管理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联合在布瓦遗址西北、杂谷脑河支流龙溪河东岸调查发现了龙溪寨新石器时代遗址[14]。上述考古工作表明,布瓦遗址及其周边地区的古代文化遗存内涵相当丰富,既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也有商周时期青铜器等遗物,还有汉代石棺葬、明清时期的碉楼和村寨等(图版九),表明人类长期在此定居生活。因此,布瓦遗址的发现有着极其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遗址表面原为斜坡状地貌,现已改建为多级梯田(图版一○),地表种植有果树、玉米、蔬菜等作物。调查时在遗址中心区域的断面之上发现了原生文化层,厚度0.3~0.5米,上部的晚期覆盖层厚达约3米(图版一一,1)。发现有灰坑、红烧土和炭屑堆积等遗迹现象。二、采集遗物在遗址范围内采集有较为丰富的陶片、石器等遗物,多为残件。其中石器为磨制的石斧、残石器和砺石各1件,打制的饼形砍伐器、刻划器及石片各1件。采集陶片的陶质陶色以夹细砂褐陶、夹细砂黑褐陶、泥质灰陶为主,其次是泥质黑陶、泥质红褐陶等,夹砂陶多为夹较细的石英颗粒(附表);陶器纹饰包括绳纹、划纹、细泥条附加堆纹、瓦棱纹、戳印纹、凹弦纹、锯齿状花边口沿装饰等,泥质陶表面多磨光;器形包括喇叭口长颈壶形器、侈口罐、凹沿罐、钵、杯、磨边陶片等(图版一一,2)。现分类予以详细介绍(采集器物标本编号为2009SWBW采:×,以下简称采:×)。1.石器斧 1件。采∶1,青黑色。仅存刃端,质地坚硬,表面局部磨光,弧刃可见使用而产生的疤痕。残长5.1、宽4.8、最大厚度2.3厘米(图二,2)。残石器 1件。采∶3,青灰色。断裂,表面局部磨光。残长3.7、宽4.3、最大厚度1.9厘米(图二,4)。砺石 1件。采∶50,红褐色细砂石。残甚,保留一个磨面。残高2.5厘米(图二,5)。砍伐器 1件。采∶2,一面为白色,另一面为灰色。握端打制平齐,两侧斜平,弧刃可见使用痕迹。长8.2、宽6.4、最大厚度1.8厘米(图二,1)。刻划器 1件。采∶35,灰白色石英石。背端斜平,下端有使用而产生的疤痕。背宽4.1、高3.6、最大厚度1.3厘米(图二,6)。石片 1件。采∶34,白色石英石。略呈长方形。长4.5、宽3.9、最大厚度1.4厘米(图二,3)。2.陶器长颈罐 3件。依据口沿部分的特征,可分为二型。A型 1件。沿外折。采∶8,泥质褐陶,表面磨光。侈口,尖唇,束颈。残高4.5厘米(图三,1)。B型 2件。沿外翻。采∶29,泥质褐陶,薄胎。方唇。残高2.2厘米(图三,3)。采∶45,泥质外灰内褐陶,薄胎内掺白色细石英颗粒。敞口,尖唇,溜肩。颈部表面饰纵向刷划纹。残高3厘米(图三,2)。喇叭口长颈壶形器 8件。采∶5,泥质褐陶,内外壁面磨光,厚胎。肩部残片。残高4厘米(图四,3)。采∶13,泥质灰陶。上腹部残片。器表饰横向泥条附加堆纹(表面又加压斜向绳纹),内壁有斜向抹划痕。残高6.5厘米(图四,1)。采∶21,泥质外褐内灰陶。腹部残片。器表饰横向的宽瓦棱纹及纵向细划纹,内壁有横向抹划痕。残高4.5厘米(图四,2)。采∶9,泥质灰陶,内外壁面磨光,薄胎。颈部残片。器表有抹痕。残高7厘米(图五,4)。采∶14,泥质灰陶,表面磨光。口部残片,侈口,卷沿,尖唇,束颈。残高3.5厘米(图五,5)。采∶15,泥质灰陶。腹部残片。器表饰横向泥条附加堆纹(表面又加压斜向绳纹)及斜向划纹,内壁有斜向抹划痕。残高5厘米(图五,1)。采∶17,泥质灰陶。腹部残片。器表饰横向细泥条附加堆纹(表面又加压纵向凹槽)。残高5.5厘米(图五,2)。采∶121,泥质灰陶。肩部残片。器表磨光并饰横向平行及斜向划纹。残高4.5厘米(图五,3)。侈口罐 3件。依据陶质陶色及装饰风格,可分为二型。A型 1件。夹砂陶,花边口沿装饰。采∶16,夹细砂褐陶。沿外翻,方唇。唇面压印凹槽成浅锯齿状花边口沿。残高2.5厘米(图三,4)。B型 2件。泥质褐陶,素面。采∶20,沿外卷,圆唇。残高3厘米(图三,5)。采∶33,薄胎,表面磨光。方唇,束颈。口径15、残高1.8厘米(图三,6)。凹沿罐 1件。采∶11,泥质黑褐陶。沿外翻,方唇,束颈。沿外壁饰斜向绳纹,颈部外壁饰纵向绳纹。口径18、残高5厘米(图三,7)。钵 2件。采∶31,泥质褐陶,薄胎。敞口,尖唇。残高1.5厘米(图六,4)。采∶47,泥质褐陶。敞口,方唇,沿外加贴一周凸棱,斜腹。残高3.2厘米(图六,3)。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成都考古发现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