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地学基础

陈静生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8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陈静生  

页数:

386  

字数:

46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问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环境科学类专业基础课“九五”规划教材。其内容包括宇宙中的地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地球表层系统。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地学的基本技能,教材还包括了地图和遥感的基础知识。为便于使用,每章后附有参考文献、思考题以及实习。 本书是由毕业于地学各分支学科、近年来又从事环境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分工合作完成。其编写大纲经全国高等学校环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符合环境科学类专业的教学需求。

书籍目录

绪论 一、人类-环境系统 二、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当代学科 三、环境地学的内容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宇宙和天体  一、宇宙和天体  二、宇宙的形成假说 第二节 太阳和太阳系  一、太阳  二、太阳系  三、太阳系的起源 第三节 地球的年龄和演化  一、地球的年龄  二、地球的演化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  二、地球的外部结构(海陆分布) 第五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的公转第二章 岩石圈 第一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一、地壳的化学元素组成  二、矿物和岩石 第二节 内力作用下的地壳构造运动  一、地壳构造运动  二、地壳运动引起的环境灾害 第三节 外力作用下的岩石圈物质运动  一、风化作用与风化壳  二、重力作用  三、水力作用  四、风力作用第三章 大气圈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一、大气组成  二、大气的垂直结构  三、有关大气的物理性状 第二节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一、太阳辐射  二、地面和大气辐射  三、大气的增温和冷却  四、气温 第三节 大气水分  一、蒸发和凝结  二、降水 第四节 大气的运动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二、大气环境  三、大气运动的湍流性质 第五节 天气系统  一、气团和锋  二、气旋和反气旋  三、热带低压天气系统  四、对流性天气系统及其环境影响 第六节 气候  一、气候的形成因子  二、地方气候与小气候  三、气候的变化  四、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第四章 水圈 第一节 地球上水的水分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二、水循环  三、水量平衡 第二节 海洋  一、海洋的构成和形态结构  二、海水的周期性涨落运动——潮汐  三、海流与洋流 第三节 河流 ……第五章 土壤圈第六章 自然地域第七章 地图与遥感实习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绪论一、人类-环境系统(一)人类-环境系统——永恒的主题人类一环境系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等历来是地球科学(尤其是地理学)、人类生态学、哲学及社会学研究的主题。人们称这是一些古老而又常新的论题,无可回避的论题。因为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类就不可避免地要同其赖以生存的基点和舞台——地理环境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唯其如此,中外先哲都对这些关切宏旨的主题作过深沉的思考。近代,随着人类在愈益拓展着的深度和广度上向自然界进军,自然界也愈益强劲地回敬人类。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更加深切地引起世人关注。整个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人类更高层次文明的繁荣,亦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力。当前,人类正生活在一个转变时代,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日益突出。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全球环境问题,正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的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1992年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以“环境和发展”为主题的第二次人类环境大会。这些事实充分表明,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共同责任。“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环境与发展的相互关系”等问题,已列入联合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是今后长时期摆在各国科学家、政治家和高层决策者面前的重大主题。


编辑推荐

《地学基础》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地学基础 PDF格式下载



这本是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目,看了之后,感觉还是挺有收获的,因为作者大多是一开始研究地学后来深入到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些专家写的吧,挺适合对环境地学感兴趣的人参考一下的。


才开始,还没看完呢,不过感觉不错,严谨全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