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有机化学实验

赵建庄 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7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赵建庄 编  

前言

本书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根据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有机化学教学研讨会(浙江)上制定的《有机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曾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9)的《有机化学实验》基础上编写了这本实验教材,供农、林、水高等院校和其他生物学科各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供有关院校及农林科技工作者参考。有机化学实验既要配合有机化学的讲课,又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系统性。对学生要加强基本操作训练,使他们能够做到使用仪器正确,基本操作规范;重视制备实验,熟悉验证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到的有机化学知识。制备实验以常量为主,同时也选取了个别“微型”和“小型”实验,以减少污染、节省药品、缩短反应时间。书中包括了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基本操作、有机化合物制备、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鉴定、“微型”和“小型”实验简介及附录共八个方面的内容。基本操作实验选编了有机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操作,涉及了绝大部分常用的有机化学实验仪器,介绍了有机化学实验中主要操作项目,除简要叙述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外,大部分项目还编写了实验内容,可为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常用化学实验技能打下一定的基础。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基本操作独立进行训练,或者结合有机物制备、天然有机物提取等实验进行。制备实验使学生在基本操作实验基础上学会综合运用这些实验手段。在选择制备实验时兼顾了产物官能团类型、化学反应类型等因素。为了体现农林院校的特点和要求,天然有机物的提取和基本性质等方面的实验内容相对较多。书中对每个实验的难点与关键均有较详尽的注释,每个实验后均有思考题。附录中有多种表格供查阅。

内容概要

《有机化学实验》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根据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有机化学教学研讨会(浙江)上制定的《有机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曾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9)的《有机化学实验》基础上编写了这本实验教材,供农、林、水高等院校和其他生物学科各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供有关院校及农林科技工作者参考。
全书共由八个部分组成: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基本操作,包括蒸馏、分馏、萃取、重结晶、升华、熔点及沸点测定、色谱法等;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鉴定;“微型”和“小型”实验简介;附录。《有机化学实验》对实验的难点与关键有较详尽的注释,每个实验后均有思考题。附录中有多种表格供查阅。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一、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二、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三、常用玻璃仪器简介四、其他常用仪器设备简介五、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第二部分 基本操作液态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实验一 蒸馏实验二 分馏实验三 水蒸气蒸馏实验四 减压蒸馏固态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实验五 重结晶及过滤实验六 升华实验七 萃取实验八 熔点的测定实验九 沸点的测定色谱法实验十 柱色谱分离植物色素实验十一 纸色谱法鉴定氨基酸实验十二 薄层色谱法分离偶氮染料实验十三 气相色谱法分析苯与甲苯实验十四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仪定性分析硝基酚类化合物实验十五 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实验十六 阿贝折射仪测定乙醇的纯度实验十七 旋光度的测定第三部分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实验十八 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十九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二十 苯乙酮的制备实验二十一 4-氯苯氧乙酸的制备实验二十二 乙酸异戊酯的制备实验二十三 己二酸的制备实验二十四 乙酰苯胺的制备实验二十五 苯甲酸的制备实验二十六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第四部分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实验二十七 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及其性质实验二十八 烟草中烟碱的提取和烟碱的性质实验二十九 油料作物中粗脂肪的提取和油脂的性质实验三十 从胆汁中提取胆红素实验三十一 从槐花米中提取芦丁实验三十二 从果皮中提取果胶第五部分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实验三十三 元素的定性分析实验三十四 烃的性质实验三十五 卤代烃的性质实验三十六 醇、酚的性质实验三十七 醛、酮的性质实验三十八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实验三十九 胺和酰胺的性质实验四十 糖类的性质实验四十一 氨基酸、蛋白质的性质第六部分 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鉴定第七部分 微型与小型实验简介第八部分 附录一、常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二、试剂的配制三、乙醇溶液的相对密度及浓度组成表四、常用酸、碱溶液的相对密度和浓度五、常用酸、碱溶液的配制六、常用洗涤剂的配制七、指示剂的配制八、常用试纸的制备九、常见的共沸混合物十、常见发色团的特征吸收峰十一、红外光谱中的一些特征吸收频率十二、常用有机溶剂的物理常数十三、关于有毒化学药品的知识十四、有机物质的干燥剂十五、部分实验术语英文检索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二)玻璃仪器的清洗1.仪器的清洗实验中所用仪器必须保持洁净,实验台面放置的仪器、用具必须整齐。实验者应养成实验完毕后立即洗净仪器的习惯,因为当时对残渣的成因和性质是清楚的,容易找出合适的处理方法。如酸性或碱性残渣,分别可用碱液或酸液处理。最简单的清洗方法是用毛刷和去污粉或合成洗衣粉洗刷,再用清水冲洗。对于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盐,可用盐酸洗;银镜和铜镜可用硝酸洗;对一些焦油和碳化残渣,若用强酸或强碱洗不掉,可采用铬酸洗液(洗液的配制见附录六,铬酸洗液呈红棕色,经长期使用变绿色时,即告失效。使用铬酸洗液时应避免被水稀释。)浸洗。有时也可用废有机溶剂清洗。一般实验中所用仪器洗净的标志是:仪器倒置时,器壁不挂水珠。2.仪器的干燥(1)晾干:洗净的仪器,在规定的地方倒置放置一段时间,任其自然风干。这是最常用的干燥方法。(2)烘干:一般用电烘箱。洗净的仪器,倒尽其中的水,放入烘箱。箱内温度保持在100~120℃左右。烘干后,停止加热,待冷至室温取出即可。分液漏斗和滴液漏斗,要拔出活塞或盖子后,才可加热烘干。(3)吹干:对冷凝管和蒸馏瓶等,可用电吹风将仪器吹干。(4)用有机溶剂干燥:对小体积且急需干燥的仪器可用此法。将仪器洗净后,先用少量酒精或丙酮漂洗,然后用电吹风吹干。用过的溶剂应倒入回收瓶。


编辑推荐

《有机化学实验》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有机化学实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