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普通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基本要求

教育部社政司 高教京
出版时间:

2004-7  

出版社:

高教京  

作者:

教育部社政司  

页数:

61  

内容概要

  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在普通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教育部社政司组织部分高校的相关学科专家学者对普通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全面修订。本次修订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高校思想理论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力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在认真总结近几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广大教师对教学基本要求使用的意见和建议并注意吸收了思想理论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本教学基本要求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规范和依据。

书籍目录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基本要求的修订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基本要求“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基本要求附记

章节摘录

  三、自然界的系统演化  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有有序和进化,又有无序和退化。有序性就是对称性的破缺。对称破缺导致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自然界不仅在空间上展开其多样性,而且有时间上的历史。时间是与不可逆过程相联系的有箭头(方向)的。现实的自然过程是不可逆的。局部的、暂时的、相对的可逆过程,并不否认自然界系统演化的不可逆性。进化是指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增长。自然界的系统进化,大体上由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所构成,是微观系统与宏观系统的共济进化。分叉、突现是自然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体现了稳定性与不稳定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一般认为,非线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是复杂性的根源。确定性的非线性系统能够内在产生出随机性,即所谓“内在随机性”。它体现了随机性存在于确定性之中,从根本上消除了拉普拉斯决定论的可预测性的幻想。  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普通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基本要求 PDF格式下载



买回来不是我想要的书


相关图书